陈氏书院

美丽春天(拒私聊)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借这个“美篇”我真心的希望没有看过“陈氏书院”的美友们一定要去看一看。绝不虚此行!我们去的这天,艳阳高照,灿烂的阳光洒在陈家祠(也叫陈氏书院),就在我走近陈家祠的那一瞬间,我口中不由自主的说出:“哇塞”……太惊艳了!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绚丽多彩的房顶、屋檐、墙壁……气势恢弘、宏伟壮观,各式的灰塑、陶塑、砖雕、木雕……只见人物鸟兽形态传神十分生动,雕工细致入微、立体逼真,真的惊到我了。我马上和一位陈姓的朋友开玩笑:“陈家太有钱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陈家祠堂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龙里34号,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是广府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陈家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落成,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它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之一,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聚贤堂,聚贤堂很大,大约有250平方米。它是以前人们议事、谈话、处事.⋯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这里就是供奉先人牌位的地方,那些牌位早已经被人为的破坏了,现在摆着的两个牌位只是给游客讲解用的,我画白框的地方放着两个牌位,听导游说当时陈氏家族要想上那个牌位要400两白银。你就知道这个祠堂为什么这么有钱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这就是铁铸通花栏板,上面石碑有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根据现有的资料,参加砖雕制的艺人有番禺的黄南山、杨鉴庭、黎壁竹,南海县的陈兆南、梁澄、梁进等。其中以黄南山雕刻的数量最多,雕式也极为精巧,技艺巧夺天工,十分有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整个陈家祠的构造主体和部件,都可见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灰塑、陶塑和彩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诗人郭沫若曾在60年前游览此地,并且还为之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足以证明陈家祠雕塑的精致与不可替代性,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b></p>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