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到潮州旅游,首选广济桥打卡。</p><p class="ql-block">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这是粤东地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民谣,歌中的”湘桥”就是广济桥。在潮州有两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看着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登南州奇观》(宋)杨万里</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中国四大名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韩江最重要的桥梁,也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桥墩用韩山的大青麻条石砌成,大小不一,石条叠合很有规律,石与石之间没有勾灰,全部卯榫。因为桥墩先后损坏,修复时期不同,又没有按照原来的规格修复,所以桥墩的高度不同,形态各异。广济桥的桥墩有二种造型,一种是六边型的船型墩,一种是五边型的半船型墩。所有的桥墩上游都做成尖型,有效地分解径流的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 浮桥由十八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船长14米宽3.6米,船中央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浮桥桥面宽5米,桥面二侧各有一段长约5米的船体。浮桥二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浮桥。浮桥可启可闭,闭合可连接二边梁桥,开启能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p> <p class="ql-block"> 桥亭都建在桥墩上,全部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形态多种多样,空间大小不一。殿式阁为东西向,横跨桥面,一阁独占一墩,屋顶以歇山、硬山和悬山等形式为主,规矩平稳威严,有如大殿,故称殿式阁。杂式亭台二亭合占一墩,分立大桥中轴线南北二侧。亭台多依地势而立,各具形态,屋顶为杂式攒尖,形式多样,有圆形、三角形、四角形、扇面等等。桥亭基本以一殿配二亭的形式,以大桥中轴线为轴纵向排列。</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上的桥屋可以为桥梁和过往行人提供遮护,使桥身和过往行人少受日晒雨淋。桥屋同时能增加桥身重量,增强桥身的稳定性,提高桥身的抗风御潮功能,延长大桥寿命</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桥屋跟西南的廊桥有很大的不同。西南的廊桥是走廊式,整座桥的桥屋连成一条走廊,比较封闭。广济桥的桥屋只建在桥墩上,互不相连。</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桥亭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大石柱支撑木构大屋顶,石柱粗壮,大屋顶厚重结实,重量和强度上都能满足抗洪御风要求。</p> <p class="ql-block"> 从广济桥上眺望远方,韩江的波光粼粼诉说着千年的变迁。站在广济桥上,望着远处的风景,心中涌起感叹,这桥,这城,这韩江,都是那么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座文化的殿堂。桥身上的石雕、木刻、彩绘等都独具匠心,传递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这些精美绝伦的细节,无不诠释着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无限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古朴的广济桥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得庄重典雅,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 走过古桥千年的石板路,心绪与桥影一同在江风中摇曳。</p> <p class="ql-block">拍摄小片段合成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旅游观光的绝佳之地。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 从桥的这一端走到桥的另一端,边走边感叹,广济桥这座桥不只是建筑奇迹,还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呀!</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不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走过这座桥感受着潮州历史的厚重与深邃。</p> <p class="ql-block"> 走过桥梁,对面就是潮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以其独特的潮汕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面积约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有着720多条走向讲究、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草创之初,是夯土城墙,宋代开始以陶砖易土。至南宋,终于形成长约5.3千米的城,仅城门就有11个之多。</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采用潮州古城的“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古城始建于东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集地域文化、旧城风貌和传统美食展示为一体的文化新街区,进一步丰富潮州古城旅游业态。</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 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p> <p class="ql-block"> 太平路上的牌坊街:</p><p class="ql-block"> 潮州文史专家陈贤武考据了历代的潮州地方志,写就《潮州牌坊街》。书中记载昔日潮州府古牌坊共有570座,至多3.3千米的府城范围内有103座,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建有牌坊29座。昔日长仅1.6千米的太平路上,有过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 来牌坊街走一走,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众多的牌坊中,坐落于大街铺巷口的“状元坊”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了。“状元坊”与其它坊相比,在外观上有很大的区别——它的第一层承载全亭上部的坊梁是整条的,有“国家栋梁”的象征,而其它牌坊则不是整条横石。“状元坊”是为明嘉靖壬辰科状元林大钦建。</p> <p class="ql-block"> 看每一座牌坊,仿佛走进了一个历史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座牌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在这里可以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 牌坊上的记载犹如历史的卷轴在眼前展开,仿佛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仿佛走进了一个历史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座牌坊都有着它的故事,在牌坊街,每条小巷也都藏匿着历史的痕迹,这条街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缩影,这里,时光仿佛凝固在每一座牌坊之间。</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文化气息的街道。漫步这里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沿着牌坊街漫步,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令人印象深刻,每一个石牌坊都诉说着一段历史,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也是人们散步、休闲、体验传统文化的理想之地。这里的古街小巷、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都是不可错过的体验项目。</p><p class="ql-block"> 作于2025-01-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