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西永新县坳南乡有一个青山碧水的小山村,这就是井冈山革命时期的红色名村——牛田村,当年中共湘赣省委、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曾在这里办公,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长征从这里出发。</p><p class="ql-block"><b> 图文作者:陈辉林(手机拍摄)</b></p> <p class="ql-block"> 走进风光秀丽的牛田村,一条溪流穿过村庄,两岸民居依溪而建,岸边绿树成荫,河水静静地流向远方。在这里红色的历史与美丽的村庄相得益彰,使人深深地怀念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走过红军桥,来到了当年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致使红军根据地范围日渐缩小。为保存实力,自1934年4月5日开始,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及红六军团,相继转移到永新牛田村一带的山区,进行突围西征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后至11月转移到山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有一条当年红军长征出发时的步道,和一位红军战士长征路上的石雕画像。</p><p class="ql-block">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奉命突围西征,从牛田村出发,历经艰苦转战,12月24日,与红二军团会师,26日召开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大会,宣布成立了以贺龙、任时弼、关向应为首的领导核心,并组建了红二方面军。</p><p class="ql-block"> 红六军团的战略转移,牵制、调动了大批敌军,缓解了中央苏区的压力,为中央红军的长征探明了路线、创造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 红六军团从1934年8月7日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突围西征,到1936年10月22日结束长征,历时两年两个半月,是长征时间最长的部队,为中央红军落脚点的选择和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为实现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的会师作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在庄严肃穆的“红六军团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碑高高的矗立在一片宁静的山丘上,碑的两旁是红军战士的群体雕像,仿佛诉说着当年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故事,使我感受到这片土地承载的历史重量与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我与一位老者闲聊,他热情的向我讲述了前辈们的事迹,那些勇敢、牺牲与信念的讲述,让这段红色历史变得更加鲜活生动。</p><p class="ql-block"> 离开牛田村时,我的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意。这里的每寸土地都写滿了故事,每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访问,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致敬,红色名村牛田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万岁,伟大的红军战士!</b></p> <p class="ql-block"><b> 编辑制作:陈辉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