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飞行使者

钟亚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影和基本素材:孙长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期和撰写编缉:钟亚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个月,小区摄影社举办了孙长庆老师拍摄的鸟类主题摄影展。展品内容丰富,各种鸟类有的展翅高飞,有的嬉戏觅食,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谈情说爱…一处处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成了飞鸟栖息的乐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观中我独独被一种奇特的鸟吸引了。孙老师介绍说:这是黑脸琵鹭,每年在大连庄河行人坨子岛繁育,深秋时飞到台湾那边过冬。这更加引起我的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观后,孙老师无私地向我提供了他拍摄的所有黑脸琵鹭的照片,还提供了记录他们辗转拍摄的艰辛和快乐的视频,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这使我有了写这个美篇的丰富素材和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有鸟类大熊猫之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鸟类保护委员会将其定为濒危(EN)保护物种。我们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1988年全世界黑脸琵鹭降到最低数量,只有288只,1994年达到400余只。由于人类加强了保护,现在已有6000多只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体长约80cm,体羽白色,腿为黑色,额至面部有黑色裸露皮肤,喙也呈黑色,先端扁平呈匙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因其扁平而长的嘴与中国古典乐器中的琵琶相似而得名,又名黑琵鹭或者黑面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繁育期,黑脸琵鹭头部的"杀马特造型"预示着繁殖季节的到来。雄鸟后枕部长出长长的羽毛,簇构成羽冠,颈部出现黄色颈环,虹膜也变得更鲜艳,以吸引异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在大连庄河形人坨島上空自由飞翔。它们姿态优美而平缓,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保持优雅的身姿和整齐的队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老师一行拍摄的经历真是不简单。他们先从北京抵达大连庄河市,从庄河坐船到石城岛,住在石城岛上民宿,再坐小船到一个叫形人坨岛上拍黑脸琵鹭。以下几张照片,记录了他们的辛苦和快乐,更觉这些照片来之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搭乘小船上岛,远望形人坨岛越来越近,每个人都异常兴奋!上岛后,背着沉重的拍摄器材,踏过一块块礁石,一片片险滩,辗转寻找最佳拍摄地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是候鸟,每年南下越冬,北上繁殖。它们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实拥护者,春天里,大连庄河形人坨岛水边的山崖成了它们最好的繁殖地。这是一座无人岛,四面环海,崖壁高耸,给了它们很好的保护。在这里筑巢安家比较安全,至少没有熊类动物偷吃蛋宝宝。但住在山崖顶上的黑嘴鸥也是自私恶劣的坏家伙,为了自己繁殖的营养,会偷吃鸟蛋甚至刚孵出的小宝宝,也要高度警惕。好在这是比较好对付的鸟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对生态环境要求极其严苛。目前大连庄河形人坨岛,是国内唯一的黑脸琵鹭繁殖地,近年春夏来此繁育的达到400余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喜欢群居,每群为三、四只到十几只不等,更多的时候是与其他水鸟混杂在一起。觅食的时候,黑脸琵鹭飞到水中、滩涂、湿地,用夹子一样的喙插进水中泥中,半张着嘴,在浅水中一边涉水前进一边左右搅动水体和底层泥沙,以喙部的触觉感知猎物,捉到鱼虾等小动物以后,宽大的喙可以夹住猎物,进而吞食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开展自1993年,自2003年起由香港观鸟会开始统筹。至2011年黑脸琵鹭的最大越冬种群仍然在中国台湾。2010年记录到了1280只,占当时总数量的5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于2024年1月19日至21日完成。根据最新普查结果,中国台湾地区依然是黑脸琵鹭全球最大越冬栖息地,总数达4135只。全球黑脸琵鹭的数量已达到6988只,相较于2023年的6633只增长了5.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深圳湾(深圳及香港)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达375只,较2023年增长25.4%;中国大陆(含海南岛)黑脸琵鹭总数为1630只,较去年增加了24.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这些腿上有红黄标志环的黑脸琵鹭,其迁徙和生活规律等被世界各地鸟类观察站统计记录,成为研究人员的重要依据。据说戴有这种红黄样式腿环的以及它的飞行团队是飞往台湾越冬的。它们真不愧是海峡两岸的飞行使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愿它们将大陆人民的友谊和思念带给台湾同胞。愿它们岁岁年年作为和平使者,飞翔在海峡两岸!</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