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相约六十春

子稣

<p class="ql-block"><b>  渐渐的,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古城西安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今年的年,与往年有很多不同。今年是乙巳蛇年,是我的生肖年,我来人间一个甲子啦;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14亿华夏儿女将与全世界的人一起过年;今年我和妻子还将加入春运大军,奔赴儿子儿媳生活的城市——成都过年,这还是我60年来第一次离开西安过年。</b></p> <p class="ql-block"><b>  小时候最盼望的节日就是过年,能穿新衣,能吃美食,能放鞭炮,还能跟家人们待在一起好长时间。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母亲就开始准备年货了。母亲在炉子边窝上豆豉,做上豆腐乳,再淹一些泡菜,买肉、买菜。父亲则杀鸡、宰羊、做冻肉。到了年跟前,父母一起炸丸子、炸油糕、炸麻叶,蒸肉包、蒸豆包、蒸枣馍。大年三十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住在院子最东头的道祥叔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声,惊起各家一桌子的孩子,拉开了放鞭炮的序幕,瞬间,各种炮声此起彼伏,淹没了整个院子。</b></p> <p class="ql-block"><b>  长大以后,我们工作了、结婚了、有了孩子了,虽然年的味道有些淡了,但回家过年仍是我们几十年不变的习惯,过年的意义更多的在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看春晚、发红包、吃饺子是最重要的几个活动。三哥是年夜饭的主厨,凉菜、炒菜、蒸菜做了满满两大桌,色香味俱全,给过年增添了许多色彩。父母身体尚可的时候,我们一大家人大年初一还逛过华清池,登过骊山。父母过世以后,一家二十几口一起过年的日子就成了回忆,年前给父母上完坟,弟兄们在一起吃个午饭,算是过年了,然后各回各家过年。</b></p> <p class="ql-block"><b>  因为今年要去成都过年,妻子早早就开始准备了。先是抢高铁票。今年春运,有5亿多人次坐火车出行,车票异常紧张,每趟车车票开仓以后基本都是秒光,妻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抢到我俩往返的连座票。更多的时间在准备过年的吃食。妻子提前十天去丈八北路“王力肉业”预订他家特制的“牛膝盖肉”,去“大唐博相府”品尝用无抗肉制作的梅菜扣肉和小酥肉。妻子用秦岭山深处养殖的黑猪肉包包子、剁饺子馅,还把海鲜做成半成品……年货装了两个行李箱,满满的都是母爱。</b></p> <p class="ql-block"><b>  六十年来,尽管过年的形式各式各样,但奔赴家人,陪伴家人的主题永远不变。人生在世,不管你多么高贵,多么卑微,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就是跟家人在一起。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尊老爱幼,这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b></p><p class="ql-block"><b> 明天就是除夕了,中国人将开启春节长假模式,我也将从乙巳年开启“蛇行千里”新生活。祝愿天下所有家庭美满团员,阖家欢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