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除夕,故乡已成回不去的故乡

鸿哥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除夕了,可是心里很迷茫,过年成为心里思念父母而解不开的结。自从父母离世后,我似乎就成为了孤儿,再没有人时刻叮嘱我好好做人做事,再没有人站在故乡的桂花树下盼望我归家吃饭。故乡是心底深深的记忆,故乡是灵魂浓浓的绻念,然而随着父母的归去,除了深刻入心的乡魂,我已经失去故乡的所有,我没有了宅基地,没有了耕种的土地,我已成为故乡那片土地上的过客,故乡已经成为我再也回不去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总盼望过节放假,因为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那时候故乡就是心灵的归宿和依恋。而今天,一到过节,再也没有一心要奔赴的地方,特别是今年除夕,很想回老家,很想在老桂花树下围坐着吃年饭,虽然粗茶淡饭,但其乐融融,可是没有人召唤了,逢年过节弟兄姊妹也不会再往老房子跑了。原来,对“父母在家就在”理解不深刻,而现在却是深入骨髓的体会,只是已经不可重来。</p><p class="ql-block"> 对故乡的依恋,是因为对父母的思念,是自己生长的地方,那是自己的根,那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已融入了灵魂,每年只要有时间就要带孩子回到故乡,我时常告诉孩子,那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她的生命之根,无论走多远,只有我的故乡才是根的地方,父母去世后,回去已不像原来呆的时间长,但只要有空,就会开着车回去,在老房子坐坐,去田边地角走走,特别是心情不好时就跑回故乡,站在老屋门口看着那株老桂花树,看着小时候经常翻越割猪草的大山,心里就会平静下来。只有在故乡,才会找到心灵的慰籍。</p><p class="ql-block"> 父亲已去世近十三年,母亲已去世快八年,最初几年还是回到故乡老家与老房子居住的哥哥们过年,每到要过年他们也会喊一声回去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也就淡了。虽然大姨子、妹妹们每年都邀去他们家过年,但毕竟还是缺少故乡老家的那种依恋。自从我知道老家的老屋、土地都被确权与我没有关联后,我就知道故乡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再加上有新规城市户口不能回农村构买土地建住宅,想回老家修缮老屋养老的心也渐渐淡了下来,看着那从小生长的地方,看着那曾经赤着脚耕种的田地,看着那时常翻越寻找童趣的高山,心里满怀惆怅,故乡已经成为我回不去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临近除夕,更为怀念故乡,午夜的梦里,又仿佛回到了父母仍在世,弟兄姊妹共聚一堂的日子。那时候,从一进腊月,母亲就会带着我们准备过年米,用石磨推苞米,用石碓捶谷子,一直要推头十天的石磨,踩五六天的石碓,一身腰酸背痛,但乐此不疲,因为辛苦十多天就可以到正月十五都不用推磨踩碓,每天就可以和寨子里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玩耍,一群孩童玩自己用木头制的刀枪、三轮车,不亦乐乎。到大年除夕,大清早母亲就烧洗猪头、推豆花,父亲会买鞭炮回来晚上放,也会给我们一些零钱买零散的鞭炮来放,吃了晚饭,就要蒸糯米打糍粑,而我们就守在旁边,等打好了就揪一坨来吃,那香香的味没法说。那时候我们渴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有大米饭有肉吃,还有点零花钱花鞭炮玩,还可以满寨子去跑,那时候过年一直过到正月十六才结束,家家户户煮肉推豆腐,走亲戚拜年,年味很浓,人情味更浓。</p><p class="ql-block"> 今天回首,那已经成为了回忆。偶尔回去,老家已经不是父母在世时的老家,除了那片生长过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让我难以忘怀,一切都不再是原来的样子,曾经的伙伴们已经苍老,有的已经死去,走在路上,很多都不认识了,要提起往事,他们才会恍然大悟:哦,你是某某某。我心里惆怅不已,原来故乡的人和事都已经在慢慢淡忘,故乡与我也渐渐陌生。故乡的山没有变,故乡的水没有变,对故乡的情没有变,只是人和事都在变,故乡已成为模糊的影子,只有在梦里才会清晰如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