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位于中国西北角的边境城市,现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在中苏关系交恶的年代,这里是战争的前线。1969年8月,珍宝岛的冲突让苏联心怀不满,蓄意报复,曾有三十多名解放军边防巡逻官兵被苏军伏击,牺牲在这里。如今前苏联解体,对面成了哈萨克斯坦国,往事也不再提了。但愿两国远离战争,和平永存。<br> 红楼博物馆是塔城市历史悠久的标志性建筑,2006年,塔城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城红楼始建于1910年,红楼的原主人为俄籍商人,1861年,为了逃避兵役从俄国来到塔城,起初为在汉口办有茶厂的俄商瓦高跑腿,向北疆等地推销米心茶。完成原始积累后,自立门户,开设吉祥涌洋行,低价收购新疆皮毛、棉花、肠衣和各种土产,出口俄国及欧洲,从俄国进口日用百货批发兼零售,获利极其丰厚。1910年,请来俄国建筑师设计监工,雇本地能工巧匠建窑烧砖,铁木细作,精心施工,建造红楼。<br> 1914年红楼建成,上层为起居室和商务会客用房,下层储藏珍贵物品。整个建筑外墙涂以铁锈红,于是民间称之为“红楼”。红楼成为当时塔城的商贸中心,迪化(今乌鲁木齐)的许多商号也慕名前来在此开设代办机构。 1937年,新疆军阀盛世才强化独裁统治,搜刮钱财,塔城红楼作为“逆产”被政府没收。1941年改作塔城行政区医院,1945年,三区革命塔城专员公署入驻红楼。 新中国成立后,红楼成为塔城专署机关办公处。1975年,红楼被改为招待所,后来又改为塔城行署农林畜等科(局)的办公室。1984年,红楼划归塔城报社使用。2006年,在红楼原址建塔城博物馆,对红楼进行了全面整修,并依照红楼的建筑风格续建了一座两层楼展厅。 塔城红楼是俄罗斯建筑风格,塔城市仅存的较为完整的俄式建筑之一,证实了塔城作为中俄重要通商口岸的历史。 塔城红楼建造时,因为用材讲究,虽历经百年风雨,却依然没有丝毫苍老的痕迹。 塔城红楼作为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的代表,充分展现了俄罗斯族在民居建筑上的智慧,是中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一枝奇葩。2008年,塔城市申报的《俄罗斯民居营造技艺》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塔城红楼博物馆里的《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城》木牌碑(1891年),以前看到的都是石碑,这是第一次看见木牌碑。碑文刻入木版,字迹工整、清秀,苍劲有力。1865年,绥靖城毁于库车回乱,回乱引来了阿古柏入侵及沙俄侵占伊犁。左宗棠随即统帅清军击退侵略,收复疆土。1889年,清政府下旨在原绥靖城附近建造新城,并下拨了建城银两。新绥靖城建成后,对老绥靖城也进行了修复,当地民众习惯称绥靖城老城为“汉城”,新城为“满城”。如今,塔城只剩一段老城墙,在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中继续守望着塔城。<div><br></div> 红楼博物馆里陈列的草原石人,述说着塔城千年之前草原文化的历史。 塔城的双塔公园,2001年建成,因园内的两座古塔得名。西南侧的古塔,名为哈纳喀清真寺宣礼塔,始建于1910年,是乌兹别克族艾则孜发动各族穆斯林群众义务修建,塔体为八角形,有几何图形雕花,假拱门、窗棂,立柱浮雕。塔顶尖峭,吸收了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特色,原有的星月塔刹已被拆除。 东南角的古塔,名为赛提喀玛勒清真寺宣礼塔,始建于1885年,以第一任大毛拉赛提喀玛勒而命名,由各族穆斯林群众募捐修建,塔座为四方形,塔身为八角形,塔顶为拱形,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2013年,这两座古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新建的塔城文化中心,位于塔城六合广场,塔城图书馆也搬迁在这里。 塔城文化中心造型新颖,民族风味浓郁,采用现代建筑材料,明亮大气。 全国唯一的一座手风琴博物馆,塔城手风琴博物馆,也搬迁在塔城文化中心内。<br> 塔城手风琴博物馆展厅外的围墙上,都是介绍手风琴的资料图片。 第一次参观手风琴博物馆,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网络图片)被称为琴痴的道吾然,是塔城手风琴教师、手风琴维修师和手风琴收藏家,塔城手风琴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1982年,12岁的哈萨克族少年道吾然,在邻居儿子的婚礼上第一次见到手风琴,被深深吸引,不忍舍弃。他父亲得知后,第二年,将家中小白牛变卖,换得一台百乐牌32贝斯的小手风琴,帮助他走上音乐之路。1991年,道吾然毕业于塔城师范学校,任塔城市第六中学的音乐教师。工作后有了工资,便开始淘换收藏各种手风琴,足迹遍布大疆南北。2008年,第一次踏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结识了不少手风琴爱好者。此后去过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收集手风琴藏品。2014年,塔城市政府筹建手风琴博物馆,委托道吾然到周边国家收集藏品。道吾然几乎走遍了中亚、欧洲各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帕布拉达尔市,得知一位92岁的俄罗斯老人收藏了22架二战时期的手风琴,他几次上门求购,皆被拒绝。后来,他明说准备在中国新疆建一座手风琴博物馆,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手风琴文化,老人看到了他的诚意,才把珍爱的手风琴卖给他。他将从世界各国搜集来的上千架手风琴陈列在这里,希望将塔城的手风琴文化继续传承与发扬。 走进塔城手风琴博物馆的展厅,大厅内陈列着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10余个国家的一千余架手风琴。 在塔城手风琴博物馆的展厅内,就好似置身于手风琴的海洋,目不暇接。 博物馆很多历史悠久的手风琴,每架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一架架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手风琴,会让人情不自禁停下脚步,用心去倾听它的传奇故事。<br> 在乌克兰手风琴展区,有座玻璃柜,展示着世界手风琴大赛冠军瓦卢让·沙什耶夫的手风琴。2017年,他把第一架冠军琴捐赠给了塔城手风琴博物馆收藏。一般的手风琴重量在九公斤左右,而这架琴重达十八公斤。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架琴就有十六、十七万的价值,据说当年是他父亲卖了家里的房子给他买的,因此被他亲切的称之为第一夫人,他曾背着这架琴在许多国家演奏、获奖。 乌克兰手风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手风琴作为外来乐器传入乌克兰,并逐渐在当地流行开来,不仅在音乐会上使用,还广泛用于婚礼、节日和各种聚会中,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乌克兰手风琴的设计和制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生产的手风琴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乌克兰手风琴的设计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br> 中国手风琴展区。手风琴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最初在上海、北京等地的音乐厅和教堂中使用,主要用于伴奏和合奏,常用于婚礼、节日庆典等场合。随着手风琴的普及,一些音乐家开始尝试用手风琴进行独奏表演,丰富了手风琴的艺术表现形式。1952年,中国第一台国产手风琴在上海百乐音乐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诞生,标志着中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开始。随着国产手风琴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天津、上海、营口三家手风琴厂已成为我国手风琴生产的重要基地。<br> 塔城手风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柜里的“六架琴”,六架手风琴均为法国工匠比松所制,中间这一架极为珍贵,留有1866年维修时当年维修师的签名。至今,手风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而这六架琴的历史均在150年以上,甚至更高,所以是镇馆之宝。 意大利手风琴展区。19世纪,手风琴从奥地利传入意大利,逐渐发展壮大。1863年,意大利开设了手风琴工厂,成为意大利手风琴制造业的先驱。1897年,制造了第一架键盘式手风琴。 意大利镶钻手风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间这一侧镶嵌着钻石,按钮也是用贝壳制作,像这样一架镶钻有贝壳的高贵靓丽的手风琴,在当年只有社会名流和贵族家庭才会拥有。 意大利的手风琴制造工业,一直领先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风琴制造业基地,吸引了法国、阿根廷等国家的专家前往考察和学习。<br> 图为1910年意大利生产的键盘式手风琴,已有114年的历史。 德国的手风琴展区内,古董级手风琴不少,古朴的风格,雅致的色彩,显示出文物般的珍贵。 这是1904年出品的德国手风琴,“霍纳”品牌,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 德国的手风琴著名品牌“霍纳”,1857年创立,最初以生产口琴为主,1890年开始拓展到手风琴领域,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手风琴制造商之一,成为享誉全球的品牌。如今,霍纳手风琴产品成为全球范围内手风琴领域的领导者。图为1940年生产的“霍纳”牌键盘式手风琴。<br> 纵观历史,手风琴的诞生、传播与发展,均与丝绸之路有着不解之缘,在东西方音乐交流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据悉,手风琴早在19世纪中期就传入新疆塔城,如今已成为一门大众化的乐器。 塔城手风琴博物馆展厅内的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中国等手风琴展区,各有各的历史,各有各的特色。 俄罗斯手风琴展区,1905年,在圣彼得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键钮式手风琴,为了纪念手风琴演奏家巴扬,这种手风琴被命名为“巴扬”,成为俄罗斯手风琴的代名词。 俄罗斯漂亮的键钮式手风琴,图拉品牌,1966年出品。图拉手风琴,最初由西欧传入俄罗斯的六角形手风琴演变而来,经过多次改进,最终在1905年圣彼得堡诞生了第一台键钮式手风琴,称为“巴扬”。 巴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左右手都采用类似纽扣式的键钮设计,这种设计极大地扩展了音域。<br> 键钮式手风琴,分为B系统和C系统,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琴键钮的音高设置。B系统在俄罗斯广受喜爱,C系统则在欧洲更为普遍,在中国,更偏爱使用B系统的手风琴。<br> 手风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争期间,手风琴成为鼓舞士气的工具,战后则成为表达喜悦的方式,每年胜利日都能听到手风琴的声音。 2021年,内蒙古的吴宝忠先生捐赠给博物馆一架手风琴,这一架琴是他和她的妻子去德国旅行时,花了七千块钱买下的,说明介绍上没有写明是人民币还是欧元。 我们从小接触到的像样点的乐器就是手风琴,那时手风琴演奏的乐曲大多是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等,从没见过那么多品种的各国手风琴。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手风琴,令人大开眼界。 2023年,塔城手风琴博物馆获得了由“世界手风琴博物馆联盟”官员颁发的官方认证会员证书,标志着其正式加入世界手风琴博物馆联盟。 塔城国际手风琴文化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中外嘉宾和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享手风琴音乐盛宴。塔城,因其浓郁的手风琴文化而被称为“中国手风琴之城”、“中国手风琴之都”。走在塔城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听到手风琴的悠扬旋律,手风琴已经成为塔城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 塔城巴克图口岸,是“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被誉为“中亚商贸走廊”。自1764年出现民间贸易以来,巴克图作为陆路口岸已有260年的通商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60年代中苏对峙等时期,几经关闭,又几度开放,可谓历经沧桑磨难。 巴克图口岸的三楼,如今对游客开放,可以从望远镜里观看哈萨克斯坦国。商铺的柜台里,摆满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国的商品,主要是巧克力、奶制品、和糕点饼干,以及小工艺品。 巴克图口岸开放后,这里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游览。 2024年6月17日游览<div>2025年2月3日完成游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