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对联

养心斋老徐

<p class="ql-block">挂对联</p><p class="ql-block">又到了一年春节,人们开始挂彩灯,贴对联,我却回想起来了我小时候的挂对联。</p><p class="ql-block">大家看到了这个标题,估计是许多人会以为写错了,实际上是有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渐渐的丢失,因为年龄大了也就见的多了一点点,况且许多的传统东西,因为时代的变革,已经不适应了时代,那个时候曾有过“挂对联”。</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住在四合院里,每到春节,家里人会开始挂对联,对联上的词语因为年龄太小记不住了,但这种形式却在脑海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p><p class="ql-block">临近年节,我的父亲会带着孩子们开始大扫除,那个时候打扫的极为全面。先是登着梯子用掸子掸掉屋檐下椽檩上的灰土,然后木棍绑上毛巾擦拭一遍,同时把院子里的各处洒扫一遍,这时就该挂对联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个四合院,正房是明三暗五,其他几个方位都是三间房。木制对联是半圆形,和房子的立柱一个尺寸,上面已经刻好了字,红底金字。这样的对联叫“排对”。但每付对联要对应每个房子,所以说很费劲儿,同时也会挂宫灯。宫灯架子是可以折叠的,展开后插上玻璃,在中间可以点腊烛。</p><p class="ql-block">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是对联上的词语不适应了时代,慢慢的也就不再挂对联了,一些木制对联扔在了柴火房子,后来就劈柴烧了,从此也改成了贴对联。</p><p class="ql-block">时至蛇年春节之际,明天早上也开始贴对联。贴对联在当地有个说法,是在大年三十的早上,不得过午,当然也有的人在头天就贴上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人住楼房,没有了太多的讲究,尤其是一梯三户,东西户的一边地太小,也不能取中,一边贴在门上,一边贴在墙上,当然也有的人上下联都贴在门上,中间贴个大福字。</p><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流失了,今天把记忆中的挂对联讲出来,既是对儿时过春节的回忆,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