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保护亮实招,非遗之光耀饶城,一一江西上饶2025非遗迎春活动述评

云中语港

<p class="ql-block">活动主题</p> <p class="ql-block">多位政要出席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  1月18日,阳光朗照,信水欢歌。正值年味渐浓、中华传统的节日文化彰显无穷魅力之时,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展示在江西上饶水南文化街隆重启幕。这是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为庆祝<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精心打造的一场文化盛宴,也是该协会2025年昭示传承保护非遗职责亮出的第一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笔者是一位上饶市民,也是位非遗爱好者,全程参与了活动,颇有感概。有人称这场活动为“非遗盛典”,实至名归;也有人说这场活动不输“本土春晚”,并不过誉。所见所闻,皆印证了民众的褒奖之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场冠名为“非遗之光 点亮生活——2025上饶市非遗迎春活动”的展演,在由50多位民乐演奏师组成的庞大乐队合奏《喜洋洋》、《步步高》、《金蛇狂舞》等欢快悠扬的乐曲声中拉开序幕。由于组织精细,节目精良,择机精准,推介精心,活动一经启动,立即引发轰动效应,为饶城渐浓的迎春节日氛围更添一抹浓墨重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活动现场呈现台上传统戏曲演绎鲜活,观赏者目不暇接;台下非遗匠技绝活纷呈,无不引人驻足;贺岁春联撰写案前人头攒动,书法家挥毫墨宝备受青睐的鲜见场景。整条文化街人潮熙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喜气洋洋,无处不让人感到非遗之光熠熠生辉,非遗事业如日中天。</span></p> <p class="ql-block">开场民乐响,现场乐非凡</p> <p class="ql-block">春联送万福,赶紧求一幅</p> <p class="ql-block">非遗伞品秀,留影乐开怀</p> <p class="ql-block">木棰高空舞,年糕臼中成</p> <p class="ql-block">入夜灯笼亮,游人兴致高</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拉近了民众与非遗的距离,引领民众领略了非遗魅力,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推动上饶非遗绽放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是一次让非遗从历史走入现实,由抽象概念变为具象实体贴近民众,实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尝试,所产生的影响力及文化经济效应由四个“前所未有”可一斑窥豹。</p> <p class="ql-block">  一是非遗集聚效应凸显,赋能文化街区,呈立体形态展示在饶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所未有</span>。本次活动分五个部分拓展,囊括非遗技艺展示产品展销、戏曲展演、春联贺岁、太极招术和京剧汇演5大类94个小项的项目展示。将该市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盘托出,集中亮相,阵容强大,参演参展人员达500人之多。台上台下联动,视觉冲击与匠技实操完美结合,场景独特,气氛热烈,超凡脱俗,引人驻足,现场人气爆满。据不完全统计,观赏市民逾万。</p> <p class="ql-block">糖塑作品《蛇年吉祥》</p> <p class="ql-block">鄱阳大鼓《非遗文化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京剧《四郎探母》选段《坐宫》</p> <p class="ql-block">弋阳腔《游园》</p> <p class="ql-block">京剧《红云岗》选段《为亲人细熬鸡汤》</p> <p class="ql-block">太极迎春表演</p> <p class="ql-block">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表演</p> <p class="ql-block">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表演</p> <p class="ql-block">太极抒怀剑表演</p> <p class="ql-block">太极武当剑表演</p> <p class="ql-block">  二是线下线上共同发力,集中推送非遗项目高质量展示,释放文化及经济价值在饶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所未有</span>。为确保展示的高品位、高规格、高质量,这次活动从推送时机、舞台设计,音响效果,节目选送,展品遴选,展位布局等方面都体现了匠心独运。如择选离春节最近人们心理期许普遍的1月18日启动,邀请众多政要到场、运用阵营强大的民乐演奏曲开场、安排统一着装的弋阳年糕(省级非遗项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团队将整个制作过程搬到现场实地展示等。除电视台直播外,还在现场设立直播间直播活动盛况,同步带货直销。从而取得了宣传非遗与展品销售双赢,当日线上线下销售两旺,总货款达180多万元。婺源茶叶、砚台、万年珍珠、玉山红糖、横峰葛粉、鄱阳七品芝麻片都取得令人惊喜的销售佳绩。</p> <p class="ql-block">现场碓打年糕和市民晒春联场景</p> <p class="ql-block">现场操作做年糕</p> <p class="ql-block">京剧《我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徽剧《扈家庄》选段《扑蝶》</p> <p class="ql-block">京剧《龙江颂》选段《望北京使我增添力量》</p> <p class="ql-block">京剧《杨门女将》选段《巡营》</p> <p class="ql-block">  三是媒体聚焦非遗,广泛且深度宣传推介非遗项目,引领民众认知和亲近非遗爆发的时效在饶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所未有</span>。此次非遗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央视派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短短几天内,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正点财经》等栏目连续四次报道活动盛况,关注力度之大出人意料。 上饶电视台转播车开进现场,对活动开幕式、非遗展演类节目及京剧专场进行了直播,对其他展示展演环节进行了不间断的录播。后期又在饶视平台上推送了活动的新闻报道。《江西曰报》、《上饶曰报》、上饶融媒体中心、上饶新闻、凤凰网和大江网等媒体也都第一时间报道了活动盛况。一项由社团组织独立谋划运作的活动,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媒体关注,进行集束性的密集报道,足以说明这项活动顺民意、适时机、影响大、效果好,具有凸显的新闻价值。</p> <p class="ql-block">央视记者现场采访非遗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媒体记者聚焦非遗戏曲展演</p> <p class="ql-block">  四是民众趋之若鹜,自觉接受非遗熏陶、感受非遗内涵,共享非遗馈赠被激发出的非遗情结与热情在饶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所未有</span>。这方面产生的实际成效,通过记者采访市民的现场感言足以印证。市民尹以兰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按捺不住兴奋地说:“没想到我们上饶有这么多非遗项目,非常的有意义。传统的非遗文化带入了我们大众的视野,让我们民众能更多的去了解中华文化”。市民戴颖女士则说:“通过舞台的表演,有非常多种类的呈现,比如说鄱阳大鼓、弋阳腔、还有民乐合奏都非常精彩。熟悉的乡音,传神的表演,让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切,这些非遗节目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两位市民的感言,既代表了民众对活动意义及效果的肯定,也充分说明非遗走进街区,贴近市民,就能产生不可低估的映照现实,心灵感化,人文教化,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潜在价值。</p> <p class="ql-block">上饶电视台《时政要闻》栏目,以《非遗里的上饶》专集报道活动盛况及采访市民和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此次活动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  显然,这是一场极为成功的非遗盛宴,火爆程度有目共睹,所产生的影响力让一些官方机构都无法比肩。于是,有善询者索问,一个成立不久的民间协会何以能有如此胜举?殊不知,该协会有数位心怀“奉公悦己,善行养德”理念且公益心很强的鹤发高参,保证了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在“做成事、不出事”的轨迹下稳妥推进;有一位吃苦耐劳能与工友通宵达旦在现场布局展位、协调事务、凝聚力量,对非遗事业倾注深情的文武会长;有一大批热心非遗事业的传承人和爱好者在非遗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无私奉献,不计报酬,鼎力支持。又时逢2025年春节来临之际的“天时”,加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最适宜承载非遗元素展示场所的“地利”,必然成就小协会办实事,做大事,成好事的底气。天道酬勤,和美成事,一场非遗迎春活动最终成为引领市民感知非遗、体验非遗,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让非遗之光闪烁饶城的文化盛典,恰是水到渠成的演绎,值得期待!值得称颂!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本篇选用了部分网络视频与图片,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