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神到女人

东歌

<p class="ql-block">  她是我小学、初中、高中同学。</p><p class="ql-block"> 每次接天连地的太平洋海水拥抱着她,翻山越岭回到家乡,见到她我都会心生一份感慨。</p> <p class="ql-block">  读书时,她是我们众多男生心中的女神。她不仅相貌俊俏漂亮,五官身材毫无挑剔之处,一副明星的版样。而且她的内秀,也是被男生们公认的一个男人一辈子最想找的那类温柔贤惠的女人。特别是高中毕业大家都考上大学后,许多男生都做过追求她的梦。而且这些男生中,不凡有几位在高中时被称之为学霸,高考时又考上名牌大学的人物。听说因为追求她,这几位学霸相互竞争,耿耿于怀,心生芥蒂,背后苟言相诋,好几年互不往来。她最后嫁给了这几位学霸中最低调最帅气最有内涵的的一位。他也是我小学、初中、高中同学。读书时我们就来往频繁,在同学当中关系最好。从高中别离后我们依旧交往甚密,友谊一直保持至今。</p><p class="ql-block"> 成家后,她辞掉了在国内的中学老师,随丈夫去了美国,做了全职太太。 </p> <p class="ql-block">  毫不讳言,她也曾经拂动过我的心扉。当然,与其学霸相比,我是属于“赖哈膜想吃天鹅肉”那一类。</p><p class="ql-block"> 读初中时,隐藏在我身体内的荷尔蒙开始蠢蠢欲动,对相貌好看的女同学都会偷偷地毫不吝啬地送去自己的“秋波”。那段时间我们正好同桌。她坐在我身旁,老师在上面认真讲授着每一堂课,我却在下面胡思乱想。我清楚的记得有一年的冬天,窗外的风越过窗户吹过她的嘴唇,带着她呼出的气息,从我鼻尖滑过,撩动了我尚在畜积男人雄性的身躯。瞬间,我陶醉在流动的芳香中,沉湎在异想开天的梦里。</p> <p class="ql-block">  相别十几年后,当狂风巨浪的留洋风潮渐渐平淡,出国留学成为平常。在国外生活工作的几位同学相继回国探亲,她也回来了。带着她在国外生下的第一个孩子踏上了故乡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看见了她。多年未成相见的重逢,她一脸的疲惫和一身朴素的穿戴,没有让我感受到美国的富足。见面的第一印象,完全颠覆了我对出国镀金回来的人应有的风姿卓然的想象。她的容貌没有了往日留存在我大脑里的光亮。最显眼是穿在她脚上的那双皮鞋,样式老套,皮革陈旧。磨损的脚跟歪斜地托着她瘦弱的身体。我不知道出国的她那十几年经历了怎样的沧桑,耗磨了她原来姣好的容颜。不及四十的年龄,在一群衣着艳丽,肤色光鲜的国内女同学中间显得是那么的素面朴实不起眼。</p> <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几年,夫妻双双带着他们的一对儿女回到国内。一天,我突然接到她打来的电话,说她与我的男同学一道在我工作的地方探亲戚。又有多少年没见面了,听到他们夫妻都回来了,让我很兴奋。我立马就去了她亲戚家,寒暄了一阵约定第二天我请他们全家在船上吃鱼火锅。</p><p class="ql-block"> 人是有缘份的,高中同学56名,毕业以后,再见面的机会很少,有的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但有的同学,却不知什么时候,在什么时间节点上,却要碰那么一次两次,或者更多。我同他们夫妻就是那种有缘份的同学。每次回国,只要邀约同学相聚,不管我在哪里,夫妻二人的其中一位一定会给我打电话。</p><p class="ql-block"> 这次与她夫妻二人见面,我与她的夫君我的男同学,离别整整二十四年了。我们的额头都渐渐生出了年轮的皱褶。国内还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情形之下,看着他们一对乖巧的儿女,我毫不掩饰地投去羡慕的目光。他们说也非常羡慕我。因为我告诉夫妻二人,按我职业的特殊性,依据政策规定,明年我就可以退休了,夫妻二人听了后,无限感慨。从他们的表情中我似乎已体味到他们内心深处的风霜岁月,脑子里极快地蹦出了一句感叹:哦,原来美国也不是所有人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实行改革开放后,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国内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脑里印象最深的东西,就是美国三百多年建立的民主政治及发达的经济。曾一段时间留学美国,到美国定居是国内许多学子和有识之士的共识和追求。当时,那怕是到美国去扫地端碗洗盘子,是否都比在国内做任何事都强。于是否向望美国的人蜂涌如潮,是为当时的一种时尚。</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国内的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如沐春风的禾苗,生机勃勃,一年一个样。回到家乡,祖国翻天覆地的面貌,让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同学说:看到群楼竖立,鳞次栉比,年年出新的城市变化,与经久不变的美国城市建筑对比,新异与陈旧的反差让他们很震惊。</p> <p class="ql-block">  船下的江水在轻轻地低吟。屋里弥漫着缭绕的气雾,锅里的鱼香喷喷的搅动着我们的味觉。我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生活的现状。当看着他们孩子们对这桌鱼火锅滋滋有味的满意神色,我在想或许从人之初到跨洋留学的成长过程,他们父母在自己母国传统文化的教养下,儒养的人文价值观、生活习性等生成的惯性,无论走到哪,它都象一粒种子的胚芽始终隐藏在一个人、一代人的心里。在异乡生活的时间长了,它就会慢慢地从你内心冒出来,与现实环境的人生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碰撞。中西方几百年几千年渗透在骨子里的文化差异,永远都是两道平行线。随着年龄的增加,怀旧思乡的感情就会越发增长,也会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p> <p class="ql-block">  最近我们又见面。夫妻二人回国时正是酷热的夏天,而我们相会已在秋季,天气正凉。回国后,二人住在她父亲家里。这天我来到家时,她正忙着收拾家务。把我安坐后,我们一边聊着,她继续收拾着她未做完的事,一边等待着她的爱人我的同学回来。我看着她在我面前佝偻着身躯,拖移着脚步忙乎的身影,一番感慨又从我心底油然而升。她还不及我的年龄,为什么腰弯曲到了如此程度。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她平淡地说:今天父亲的保姆有事回家了,我做家务时间长了一点。是这样吗?我大脑疑问重重。她不就六十刚过,确形同老孺。平静如水的神态,似乎几十年的沧桑磨去了她身上所有的棱角,波澜不惊,万事无碍,默默地做着自己心中想做的事。似乎她那汪曾经清丽甘润的泉水经过岁月的冲洗,永远不会被泥沙浊流所污染,按照它本该遵循的路径在生命的长河里缓缓地流淌。这一辈子她似乎也没有去幻想过更多的奢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沿着一个为人之妇的人生轨迹,忠实地履行着一个妇道人家本分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快到为父亲做晚饭的时间了。她去厨房忙活了一阵子,为父亲端出来一碗圆子汤,配以父亲爱吃豆瓣酱。她说她父亲岁数大了,就喜欢吃这种豆瓣酱。</p> <p class="ql-block">  我望着她为自己父亲制做的圆子汤,翠绿的蔬菜泛着油花,绿油油的汤色,好吸引人的口味哦。我想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在她身上印刻下多少遗憾和缺陷,她的成稳却依旧保持着犹如她为95岁的老父亲做的那道圆子汤一样的成色和魅力,永远诱惑着成熟男性的品味,让他们孜孜以求地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