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汕惠休闲度假行之上饶</p><p class="ql-block">演员:刘团率全体团员</p><p class="ql-block">摄影:张平及部分团员</p> <p class="ql-block">上饶集中营是指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江西上饶设立的法西斯集中营,集中营由七峰岩、周田村、茅家岭、李村等处集中营组成,因都在上饶附近,故统称为“上饶集中营”。</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了一座法西斯式集中营——上饶集中营。</p> <p class="ql-block">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初发动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p><p class="ql-block">上饶集中营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成立,对外名称分别为“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集训总队”和“特别训练班,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合并为“中央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这里当时监狱四周架设起铁丝网,负责管理的是军统康泽系特务。第三战区特务团调遣一个加强排担任看守,监狱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日夜站岗。</p><p class="ql-block">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以上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指挥部队抵抗的国民党军队,弹尽粮绝之际,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14日他奉党组织的指示下山谈判,被国民党无理扣押,迅即解送上饶,囚禁在三战区长官部驻地附近的李村监狱。</p><p class="ql-block">叶挺将军在上饶囚禁了半年多,国民党当局对他毫无办法,因慑于他在海内外的崇高威望,又不敢加害他,只好改变策略,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间将他转押他处,最后囚禁在重庆。</p><p class="ql-block">铁窗五年,他终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他和王若飞等同志乘飞机飞往延安途中,在黑茶山失事遇难。</p> <p class="ql-block">1896年9月10日,叶挺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上过私塾, 1912 年考入广州陆军小学。</p><p class="ql-block">1914 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1917 年以优等生的资格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深造。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p><p class="ql-block">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p> <p class="ql-block">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时,率部与叛军激战,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等脱险。</p><p class="ql-block">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p><p class="ql-block">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1日转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参与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任十一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同年12月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红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在用革命武装反击反革命武装, 创建人民军队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被迫流亡海外10年,与中国共产党脱离了关系。但他仍时刻想方设法与党取得联系,始终不愿与反动派同流合污。</p> <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部队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弹尽援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失散、牺牲和被俘。他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遭扣押,先后被转到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监禁5年零2个月。面对蒋介石等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在牢房中写下《囚歌》以明志:</p><p class="ql-block">“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p><p class="ql-block">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p><p class="ql-block">一个声音高叫着:</p><p class="ql-block">爬出来呵,给尔自由!</p><p class="ql-block">我渴望自由,</p><p class="ql-block">但我深深地知道,</p><p class="ql-block">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p><p class="ql-block">我希望有一天,</p><p class="ql-block">地下的烈火,</p><p class="ql-block">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p><p class="ql-block">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p> <p class="ql-block">夫人:李秀文(1907—1946),广东省东莞县人。</p><p class="ql-block">1926年与叶挺结婚,全力支持叶挺的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8日,叶挺在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刚刚久别重逢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也一同遇难。</p><p class="ql-block">叶挺与李秀文共有9名子女。</p><p class="ql-block">长子:叶正大,1927年出生,中将,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总装科技委顾问。</p> <p class="ql-block">茅家岭监狱旧址位于茅家岭村,原先是一座由古老的“葛仙庙”, 1939年夏开始,国民党第三战区特务机关政治部情报专员室强占来改为秘密监狱,即开始关押从东南各省搜捕来的共产党人和其他抗日爱国进步人士。</p><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后,把大批最坚定、认为是最不堪“感化”的革命志士,轮番关押到这里“熔化”。这座监狱是上饶集中营最黑暗、最残酷的“狱中之狱”。</p> <p class="ql-block">茅家岭监狱分设有4个禁闭室:重禁闭室、轻禁闭室(其实无轻重之分,只有大小之别)、女囚室、优待室。有特务管理员室、排长室、第1卫兵室、第2卫兵室。</p><p class="ql-block">负责监狱管理的是国民党特务军官,担任警戒看守有一个卫兵排。</p> <p class="ql-block">李先成先生七律:《赴广东途中参观上饶集中营》</p><p class="ql-block">步入集中营内游,</p><p class="ql-block">当年惨景涌心头。</p><p class="ql-block">英魂不朽青山绕,</p><p class="ql-block">壮志长存碧水流。</p><p class="ql-block">铁骨铮铮书大义,</p><p class="ql-block">忠肝烈烈写春秋。</p><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精神在,</p><p class="ql-block">激励来人志不休。</p> <p class="ql-block">李先成先生作词一首:</p><p class="ql-block">《临江仙·谒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肃穆馆前凝目处,</p><p class="ql-block">阶前翠影葱茏。</p><p class="ql-block">英魂浩气贯苍穹。</p><p class="ql-block">忆昔烽火里,</p><p class="ql-block">热血染旗红。</p><p class="ql-block">岁月沧桑铭壮志,</p><p class="ql-block">精神长励心衷。</p><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意无穷。</p><p class="ql-block">传承忠义志,</p><p class="ql-block">浩叹忆英雄。</p> <p class="ql-block">李先成先生作七律:</p><p class="ql-block">《广东行第二日赴福建龙岩》</p><p class="ql-block">离饶翌日向龙岩,</p><p class="ql-block">一路风光入眼帘。</p><p class="ql-block">峻岭绵连云影绕,</p><p class="ql-block">清溪宛转鸟声甜。</p><p class="ql-block">心驰绿野新春意,</p><p class="ql-block">梦逐青山旧岁添。</p><p class="ql-block">且待前方佳景现,</p><p class="ql-block">欢情更在路途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