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知识

山水好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春节是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与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合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25年春节在1月29日(农历2025年正月初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春节由来。 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与古人对天地四时和农业生产规律的认知有关,传说最早在尧舜时代就有“腊祭”风俗。自汉武帝改用太初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辛亥革命之后,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称为春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春节习俗。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灶,吃关东糖等;腊月二十四扫尘;之后还要买年货、贴春联、年画、剪纸。除夕: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菜品讲究意头,如鸡寓意吉祥如意、鱼寓意年年有余等。除夕夜要守岁,灯火通宵不灭。还要包饺子,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预示新一年交好运。正月初一:放开门炮仗,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也不可以打碎家具,若打碎要说“岁(碎)岁平安”等吉利话。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携带礼品,俗称“带手”,娘家要设宴款待。正月初三:安睡迟起,因为自除夕到初二期间人们大多劳累,初三可以适当休息。 正月初四:迎灶王爷,这一天全家要吃折箩,把前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大杂烩。正月初五:迎财神,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寄托对新一年财源广进的祈愿。正月十五:元宵节,有舞龙舞狮、吃元宵、游灯会、猜灯谜等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文化意义。春节是体现和谐亲情与和睦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是提升亲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2006年春节第一批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春节传说:</b></p><p class="ql-block"><b> 1、年兽的传说: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人们发现“年”怕红、光和响声,于是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年”就再也不敢来了。</b></p><p class="ql-block"><b> 2、万年创建历法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叫万年的青年,看到节令很乱,就想把节令定准。他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国君祖乙时,祖乙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所致。</b></p><p class="ql-block"><b> 3、熬年守岁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人们与“夕”斗争多年,发现它怕红、光和响声。于是,每年岁末,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大红蜡烛、燃放鞭炮,来驱赶“夕”兽。人们也会通宵守夜,等赶走“夕”后,便相互道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b></p><p class="ql-block"><b> 王安石《元日》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生动地描绘了春节放鞭炮、饮屠苏酒、贴春联等习俗。范成大《卖痴呆词》诗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反映了古人在除夕守岁时希望消除旧年的烦恼和不顺,迎接新一年的美好愿望。</b></p><p class="ql-block"><b> 3、特色饮食:年糕:谐音“年高”,有年年高升之意,种类多样,如北方的白糕、江南的水磨年糕等,口感软糯,可蒸、炸、煎、炒。春卷:用薄面皮裹馅油炸而成,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常见馅料有韭菜、豆芽、肉丝等,寓意着迎春喜庆。北京庙会:如地坛庙会、龙潭庙会等,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表演,还有各种老北京小吃和传统手工艺品。广东逛花市:春节前夕,大街小巷摆满鲜花、盆桔,人们逛花市买花,寓意花开富贵、大吉大利。陕西扭秧歌、唱秦腔:人们身着鲜艳服饰,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春节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压岁钱。传说古代有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每年除夕夜里出来摸熟睡孩子的头,孩子会因此发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傻。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为防“祟”来害孩子,除夕之夜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孩子玩累后睡着了,夫妻就把红纸包放在枕头边。半夜“祟”刚伸手去摸孩子头,枕边就发出一道亮光,“祟”尖叫着逃跑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人们知道后纷纷效仿,就有了压岁钱。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贴春联:春联源于桃符。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在寝室门板桃符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朱元璋下令不论公卿士庶,家门口都要贴春联,他还微服出巡观赏品评,从此贴春联成为春节的重要习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3、倒贴“福”字:相传清代恭亲王府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恭亲王福晋看到后很生气,管家灵机一动说:“福到了,福到了,恭亲王洪福齐天,福真的到了。”福晋听了转怒为喜。后来,人们便将“福”字倒贴,取“福到了”的谐音,以图吉利。</b></p> <p class="ql-block"><b>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放假安排通知,2025年春节从1月28日(除夕,周二)至2月4日(正月初七,周二)放假调休,共8天,1月26日(腊月廿十七,周日)、2月8日(正月十一,周六)正常上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春节拜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传统时间: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拜年的时限可以延长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现代时间:如今人们拜年时间选择更灵活,从除夕开始就可以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方式拜年,外出拜年通常也不限于正月初一到十五。拜年形式:包括拜家里长辈,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走亲戚,初一或初二到岳父母家等亲戚家,需带礼物并向佛像、祖宗影像等行礼;礼节性拜访同事、朋友,进屋向佛像三叩首,平辈拱手一揖,长辈则主动跪拜;感谢性拜访,向一年来有欠情的人如律师、医生等送礼物表示谢忱。新兴形式: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书信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视频拜年等形式,还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拜年动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拜年祝福语:给长辈:平安喜乐身体好,万事无忧无烦恼。新年新岁新气象,健康幸福永不老。给领导:愿您岁岁常欢愉,万事皆胜意。日有熹,月有光,富且昌,寿而康。新春嘉平,长乐未央。给朋友:愿新年胜旧年,欢愉且胜意,万事尽可期。平安喜乐,万事胜意,鸿运当头,好运连连。给孩子:前方荣光万丈,身后温暖一方。新年快乐,祝你此生梦想光芒,野蛮生长,永不彷徨。拜年讲究:拜年手势:男子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女子则左手成拳,右手包住,只压手不抱拳。与同辈人见面、交往时使用拱手礼,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做客礼仪:衣着整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讲究卫生,别人送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水果等应有益对方健康。适当带些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b></p> <p class="ql-block"><b>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在国人心中具有特殊意义。由于农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腊月三十,也可能是腊月二十九,2025年的除夕是1月28日,农历2024年腊月廿九。</b></p><p class="ql-block"><b> 起源:除夕起源与先秦时期的腊祭有关。周、秦时期每年将尽时,皇宫里要举行“大傩”仪式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被称为“逐疫”。根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有击鼓驱逐疫痨之鬼的习俗,也叫“逐除”,这便是除夕的由来。名称确立:西晋周处的《风土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还具有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雅称。</b></p><p class="ql-block"><b> 除夕习俗: 祭祖:大户人家会在除夕傍晚在祠堂内进行祭祖仪式,普通人家也会在家中摆上丰厚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贴年红:包括贴春联、贴福字等,将大红春联贴在门上,福字可正贴或倒贴在水缸、垃圾箱等位置,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吃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年夜饭较为丰盛,南方和北方有一定差异,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地区的年夜饭通常有糍粑、年糕等。发压岁钱:长辈通过不同形式发给晚辈压岁钱,如今还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红包等方式。 守岁: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最早的文献记载在西晋。</b></p><p class="ql-block"><b> 除夕禁忌:语言方面:忌说不吉利的字眼。行为方面: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不能汲水;福字在大门上不能倒贴。其他方面: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b></p> <p class="ql-block"><b>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有许多传统的注意事项:</b></p><p class="ql-block"><b> 饮食方面:吃吉利食物:很多地方会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吃饺子,形状像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还有吃汤圆,象征团圆美满。</b></p><p class="ql-block"><b> 忌吃稀饭:在一些地区,认为大年初一吃稀饭会导致一年都过穷日子,所以要吃干饭,寓意生活富足。</b></p><p class="ql-block"><b> 忌吃剩菜:大年初一的饭菜最好是新鲜现做的,吃剩菜被认为不吉利,有“连年有余”但不是“连年有剩”的说法。</b></p><p class="ql-block"><b> 行为方面:早起迎新:人们通常会早早起床,穿戴整齐,迎接新年的到来,以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也表示对新年的尊重。</b></p><p class="ql-block"><b> 忌打扫卫生:一般不扫地、不倒垃圾,怕把财运扫走。如果非要打扫,也只能从外向内扫,寓意把财气扫进来。</b></p><p class="ql-block"><b> 忌动刀剪:认为动刀剪等利器可能会带来口舌之争或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尽量避免使用。</b></p><p class="ql-block"><b> 忌睡懒觉:大年初一睡懒觉被认为会一年都懒惰,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新的一年。</b></p><p class="ql-block"><b> 言语方面。说吉祥话:见面要互相拜年,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话,以传递祝福和美好愿望。忌说不吉利的话:像“死”“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要避免,以免带来不好的兆头。</b></p><p class="ql-block"><b> 其他方面。拜年礼仪: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行拱手礼、鞠躬礼或磕头礼等,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即压岁钱,寓意保佑晚辈平安健康成长。忌讨债:大年初一不能向别人讨债,也不能被别人讨债,否则被认为会影响一年的财运和运势。 忌借钱:与忌讨债类似,大年初一也忌讳向别人借钱或借钱给别人,认为这会影响自己一年的财务状况。</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踏沙行.春到人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春到凡间,人生潇洒,千姿百态清新画。风和日丽蕊红花,鸟歌蝶舞丛林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喜气洋洋,合家年夜,亲心亲意亲情话。祝康祝乐祝呈祥,红绳红结红灯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春节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春光明德泽,万物耀晴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客梦归心意,亲情望眼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门前花好美,屋里酒香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福禄寿财富,甜言蜜语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春节到来之际,我向我的亲友们以及美篇的读者们拜年了!人间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你们!!生活最重要的愿望献给你们!世界最珍贵的情谊献给你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