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姐家的年味儿深入骨髓

律师心理师姜海武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年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昵称:律师心理师姜海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美篇号:849079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图片:来源今年家族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看到孩子们在群里回忆二姑家的年味儿二姨家的年味儿,对于我来说那就是深入骨髓的二姨姐家的年味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好怀念这半生中每年在二姨姐家过年的幸福和快乐!那些都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年三十儿下午的太阳懒洋洋的,斜照在南屋里。某一个人上听以后的麻将牌隔着麻将布拍在桌子上的声音像是温柔的音符,写满温馨和快乐,即将成功胡牌成了人生最美好的期待。一次大牌胡了以后的欢笑往往定格成人生快乐的瞬间。每个人记忆中都有那么几次这样的快乐,还往往随着时间的逝去,忘却了很多事情,却永远忘不了那一次胡牌,甚至谁手里有什么牌都能够记得清清楚楚,或许这就是幸福和快乐的意义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南屋里老岳父的电视机开了关,关了开,一会是新年央视走基层的采访,一会是春节晚会前的彩排预告。“爹,小点声儿!”是三女儿和二女儿经常对老父亲最大的吐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那边客厅里玩“拍分”的人群里外两层,姿态各异。玩家门前的一元五元纸币被码得整整齐齐,像是蓄势待发的士兵,只要看钱数的高低摞和玩家的神气情,即可初步判断目前赛势的走向。此起起伏的笑声一浪接一浪,好像没有点呐喊和大笑就没有了这场博弈的灵魂。随赛点,伴随着玩家“踢一脚”、“我也踢一脚”、“再踢一脚”的口号掷地有声地吐出。几个玩家自觉实力不足或陷入自我怀疑主动退出,往往会剩下两个终极对抗者,盲目自信地死扛。脸红脖子粗的往往是二姐夫,笑嘻嘻地往桌上扔票子的一定是自信能赢到最后的是大外甥。不能不让人想起古时的斗鸡游戏,仿佛下了最大的赌注,做了有史以来最正确的决定。这,也是全场的最大高潮。正在淘米的往往是二姐或者老妹妹,锅都来不及放下甚至忘了按电源,手上还滴着水,也过来凑热闹。小的们也跑过来学学怎样不动声色地唬人。但不管最后花落谁家,大家都会评头论足总结一番经验,在一阵噫吁声下结束此局。最快乐的是胜利者大把划拉着坐垫上的一堆散钞,一边洗扑克,一边窃喜对方没揭他的老底。(此人通常是王县长,哈哈)。笑得最开心的又往往是老连襟,也或者是刚刚用精确计算赢了他二姨夫三姨夫的大外甥。如果洗牌间隙发现换人再战,想必这里多数是借口不爱玩的大舅哥和玩累了的姜律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插图:东方书画院副院长 赵中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午三点半左右,外面各家鞭炮声远远近近传来,孩子们会一窝蜂地跑出去放鞭炮,一个个冻得小脸通红地回来吃年夜饭。二姐夫牌专属炸肉丸子、干炸、锅包肉、拔丝地瓜等美味陆续上桌。小的们自成一桌,沙发棱上,椅子上,床上,热热闹闹挤在一起吃得那叫个香。手上油渍麻花的往往是年纪最小的那个……随着年代的更迭,最小的那个从90后变成了00后和10后,不变的是暖暖的亲情和无比的快乐!客厅里,大人们在讨论新打开的白酒味道是浓郁还是酱香的,老岳父还要详细讲解一下我国的十大名酒常识……“这鱼炖的咋样?”“二姐夫,这凉菜是不有点淡?”每一句沟通都是在我们想要的幸福,都是在朝描绘着幸福样子。年,就这么如期而至。年味儿,就裹在这筷子碰碗碟的叮叮当当声声中。小的们在南屋,这桌大都是不能喝酒的。偶尔有兴致了,尝点白的,再启罐儿啤的,拉上几个女性长辈姑姑姨们勉强陪着舔几口,端一端酒杯找个气氛,重要的后面的互诉衷肠。酒还得慢溜溜地喝,因为小芳正在从婆家回来的路上,等她进了门脱了大衣迅速加入,南屋里这桌的酒局才真正开始。等到从南屋喝到客厅大桌,酒没整多少,气氛必须整到位。一起给爷爷姥爷和其他长辈们敬酒,跟长辈们侃大山,幸福就又多了一个模样。二姐夫往往开始一个个吐槽,当年用筷子给谁沾白酒辣哭了,谁用一点点啤酒和长辈干杯,谁小时候为了一句给买羊肝羹的承诺而不惜出卖父母的嘴馋往事……酒过三巡,孩子们才被大人撵下去张罗着撤桌准备开始玩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六七点钟,再敲门的,往往是等不及了的大姐。一面听麻将桌友埋怨着“大姐就是慢”,一面听大姐应和着“我先抽根烟”,新的麻将局即将开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插图:东方书画院副院长 赵中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变化着的是不同的菜品,一年年更新换代,品质越来越好。大家最喜欢吃的竟然是冻白菜蘸大酱……变化着的是桌边一年年长大的孩子和一年年变老的我们这一代。不变的是浓浓的亲情往事,美好的回忆。那些深入骨髓的二姨姐家的年味必将永远定格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每个人前行的动力,幸福的源泉。无论走到哪里,幸福和快乐就在心中!</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插图:东方书画院副院长 赵中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