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10月3日,我独自一人参加了国旅的13人团,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来到肯尼亚,观赏和拍摄从坦桑尼亚迁徙过来的野生动物。<div> 我们从广州经停长沙,再飞往肯尼亚,经过10小时,于9月25日上午到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国际机场。</div> 听导游介绍,内罗毕国际机场和环市公路以及唯一的一条20公里高速公路、国内铁路都是中国援建的。<div> 在等待来接我们的汽车时,我与机场安保大兵合了影。</div> 接着,汽车把我们接到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这是整个行程中条件最好的酒店。 放下行李吃过午饭后,我们到了离市区仅5公里的长颈鹿公园。在公园大门内,我与工作人员合了影。 这公园是由“非洲濒临灭绝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创始人乔克创建的,只见里面有5只珍稀的品种——罗特希尔德长颈鹿。<br>我们都用领到的食物喂着长颈鹿。手心中的食物被它舌头舔舐时那种黏黏的、酸酸的感觉至今难忘……上图为同团游客在喂食时。 9月26日,酒店早餐后,我们驱车5—6小时,前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上图为我们的司机。 行驶了一段硬底的柏油马路之后,驶入了黄土路,颠坡曲折,灰尘滚滚…… 下午,我们到达了【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的旅店。上图中,我身后的就是我们居住的双人间。 傍晚时,我们开香槟庆祝这次狂野非洲之旅的开始。 9月27日上午,我们到了【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大门前(上图),这里有许多肯尼亚人在向游客兜售手工艺品。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占地18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家园。<br> 在这里,每年的7—8月份发生着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即“马拉河之渡”。届时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匹角马前赴后继,从鳄鱼张开的血盆大口中横渡马拉河的壮观场面,体会动物世界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上图就是这里数量最多的蓝角马。 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斑马成群结队(见上图),南非羚羊走动其间,非洲野牛徘徊,大象环顾左右;抑或从草丛中窜出一两只猎豹、豺狗,让你领略其速度之外,惊出一身冷汗。 上图为河马群。 上图为我在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三国交界地的界碑。 下午,我们参观了一个马赛人的村庄。上图为我和村庄“首领”的合影。<div> 马赛人是东非民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他们作为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相信万物有灵,一直延续着游牧传统。无数游客不远万里来欣赏东非草原美景的同时,也被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所吸引。<br><br></div> 我们团的团友也纷纷与村民合影。 村民为我们表演了吹号,那是用羚羊角做的号角。<div> 还表演了一种不断跳跃的舞蹈。受欢乐气氛的影响,我也背着相机包和他们一起蹦……</div> 接着两个村民又为我们表演了“钻木取火”。 在这里,我可以毫无顾虑地对着村民们拍照,丰富我的人物摄影题材。 上图为两个村民为我们表演“钻木取火”。 村里的孩子们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老外”,于是我又拍摄他们…… 孩子们好奇地围了上来。于是,我和孩子们合了影。 9月28日,早餐后,我们前往【纳瓦沙湖】-【小狮子艾尔莎庄园】参观。<div> 纳瓦沙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西北方约 90 公里处,座落在东非大裂谷之内,南北长 20 公里,东西宽 13 公里,最深处 20 米,湖面海拔 1900 米,是肯尼亚最美的淡水湖之一。湖边有大片纸莎草沼泽,湖水微带碱性,湖中产鲈鱼和非洲鲫鱼,有河马和 400 多种鸟类,是爱鸟者的天堂。<br></div> 我们乘船在纳瓦沙湖游览。观看河马家族和鱼鹰等众多鸟类,抓拍鱼鹰捕食的精彩镜头…… 只见一个工作人员吹响一声尖细的哨声,接着向天空扔出一条不大不小的鱼。在很远处湖边树上的鱼鹰听见哨声,即刻向着即将掉落水上的鱼儿俯冲而下,准确地叼住鱼儿后飞回树上……真佩服它的听力和视力!我用400的长焦镜头迅速寻找捕抓鱼鹰叼鱼的瞬间,“咔嚓-咔嚓-咔嚓”地连拍几张,就像提着机枪扫射一样,真过瘾! 接着,我们登上湖边一个叫新月岛的岛屿上,与大自然及野生动物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我拍到了湖边树林中的羚羊。<br><br> 拍到了坡上的斑马和蓝角马。 上到山顶之后,我又拍到两只长颈鹿。 这是陪护我们上岛的持枪的森林卫士。 下山了,来到湖边,乘船回去。这是湖对岸正在训练的帆船。 上岸后,在【小狮子艾尔莎庄园】参观。 在小学课本中,曾有篇课文《小狮子艾尔莎》,里面的真<br>实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观看完室内的展览内容之后,我更感兴趣的是拍摄室外的美丽景色。 9月29日上午,汽车载着其他团友到一个自费的纳库鲁国家公园游览去了。我决定留在纳瓦沙森林酒店休息。 这座森林酒店面积很大,我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双人间,有独立卫生间。我在酒店内到处散步、自拍。<div> 有个服务员见我拿着照相机,便用中文对我说:“猫头鹰……猫头鹰……”,我跟着他走,来到一棵大树下,果然见到一只正在睡觉的猫头鹰。我把它拍了下来。</div><div> 这天,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全身又恢复了十足的精力!<br></div> 9月30日清早,我们乘车来到了酒店附近的纳瓦沙湖边。我与看门的森林卫士合了个影。 进了大门不久,见到一群斑马。 走到湖边,见到许多火烈鸟。 火烈鸟起飞,就像起航的机群一样,十分好看!<div> 离开纳瓦沙湖后,我们驱车5-6个小时,到达安博塞利的酒店。</div>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这天清早,发现有火烧云。我马上扛起相机,冲出门外拍摄。 有了火烧云的衬托,安博塞利的森林酒店不再是荒凉冷漠,而是变得美丽而神秘。我把服务员当作模特,让他站在房间前,使照片多了一些异国情调。 拍完火烧云后回客房,发现门前竟然有两坨屎!住旁边的两位女团友也惊叫着说她们的房门前也有两坨屎!当地导游告诉我们,这是猴子来过,见房客没有为它们备一些食物,所以拉两坨屎在房门前以泄愤。真是岂有此理!让我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早餐后,我们出发了!开入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内,全天在辽阔的东非大草原上进行动物追踪。<div> 我们越野车的背后,就是海拨 5898 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div> 今天有眼福了!不但看到了著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还看到了山下众多的象群! 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最多的大象,在大半天时间里,居然看到一百多头…… 这就是我们乘坐的敞篷越野车。全程不允许下车,但可以直起腰杆站着观赏和拍摄,四周通畅,没有死角。 在辽阔的东非大草原上,有了成千上万的动物和我们这样长长的车队,也就热闹了。 忽然,我们发现有一头未成年的象掉了队,在后面一瘸一拐地走,非常痛苦。 司机说大象是摔断了腿骨,一般是因掉进过陡坑或是因打过架造成的。 只见一辆动物救助站的吉普车开到大象旁,工作人员先拍摄录像,然后打电话调动装备和人员到现场。大象好像读懂了救助者的来意,安静地停留在吉普车旁等待救援。 我很想把整个救助过程记录下来,可司机说大象摔断腿骨的救助全程要两个多小时,而我们是跟团游不是自由行,只能拍摄完救助的开头阶段就离开了。 接着,我们又拍到了大量的角马、斑马,还有非洲野牛、猴子…… 拍到许多火烈鸟以及各种鸟类…… 午饭时间到了,司机们把游客全拉到一座小山下。吃完带去的午餐后,同团的游客都不愿离开树荫,原地休息。只有我一个人不怕高温和日晒,要上山顶去观看东非大草原。<div> 有的团友估计我要10分钟登上山顶;有的估计要15分钟。说来回要30分钟,太累不值得。结果,我只用了4分多钟就上到了小山顶,观赏并拍摄了难得一见的东非大草原。</div> 下午回到森林酒店,全陪导游招呼大家拍摄了唯一的一张全团合影。除了左一75岁的团友、左二73岁的我以及缺席的59岁男团友之外,其他10位团友都是年轻人。 当晚,森林酒店搞起了篝火晚会。当地的马赛人跳起了独特的“蹦高”舞。就这样,我在异国他乡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庆节。 10月2日上午,我们要离开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离开肯尼亚,离开非洲了!临走前,我与同团的三位司机合了影。 飞机起飞了!别了,肯尼亚!我将永生难忘——我这一生第一次的非洲之旅!<div><br></div><div> 以下介绍这次旅行中我拍摄到的各种动物:</div> 蓝角马 斑马 东非黑面牛羚 葛氏瞪羚 狷羚 汤氏瞪羚 小岩羚 非洲狮 长颈鹿 黑背胡狼 斑鬣狗 花豹 疣猪 缟獴 猴子 尼罗鳄 河马 非洲野牛 非洲象 秃鹫 非洲白鹮 非洲秃鹳 埃及雁 黄嘴鹳 白鹈鹕 火烈鸟 非洲海雕 鸬鹚 猫头鹰 栗头丽椋鸟 东方黄嘴犀鸟 灰冕鹤 鸵鸟 摄影:张其伟<div> 文字:张其伟</div><div> 编辑时间:2025. 1. 26.</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