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 见 族 谱

小刚

<p class="ql-block">族谱,是记忆的载体,承载家族的脉系与亲情。</p><p class="ql-block">族谱,是历史的载体,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荣耀。</p><p class="ql-block">族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p><p class="ql-block">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到江西萍乡湘东区私人族谱收藏馆,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在众多族谱与牌位间,其中一套族谱和一个牌位,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p><p class="ql-block">"浏阳张氏族谱,于右任","刘氏锦春姑贞人"。据馆主介绍,于右(佑)任为近代草书大家,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诗人。浏阳张氏家族能够得到于右任的墨宝,可见其家族非同一般。据悉,张氏家族的一个分支迁徙到上栗县。张氏家族的一位成员张国 tao 后来上了北京大学,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晚年客死加拿大。</p><p class="ql-block">通常人们称已故先辈为老大人或老孺人,称"贞人"的头一回听到。过去,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极其卑微,一旦出嫁,便随丈夫姓氏。馆主解释说:此处的"刘氏锦春姑贞人"是刘氏家族女性成员,她终身未嫁,所以保留原姓刘姓。她坚守道德准则,保持纯洁品行,被称为"贞人"。不难看出,"贞人"二字折射出中国封建礼教。</p> <p class="ql-block">过去,不同姓氏的家族每隔二三十年将会重修族谱。族谱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族人用精美的木箱将族谱保存好,每年阴历六月初六将族谱整齐摆放,放在通风的或避免太阳直射的地方。亦或用一块淡布盖住,放在太阳下晒。晒谱不仅让族谱中的潮气、霉斑、书虫在阳光下无所遁形,也是后人对祖先的一次虔诚的对话。</p><p class="ql-block">在馆里,我发现不同款式的族谱盒。有的以双狮戏珠作为装饰;有的描上鎏金大字;有的直接在族谱盒上刻上某姓族谱。</p><p class="ql-block">对于人口众多,分支繁杂的家族,通常会以“某分”、“某房”加以区分。族谱修成之后,会分发到每房保管,每年冬至交祠堂查验。为了防止混淆,会以“某字号”命名。如“蒋氏宗谱万字号”。这些做法无不体现古人处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p> <p class="ql-block">馆里收藏的均为原版纸质古族谱,其年代久远,有的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为人抢救性保护这些珍贵的古籍,馆主与萍乡学院的教授携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保护。我们看到工作人员正利用扫描机将族谱有序、完整地保存起来。此举不仅可以将珍贵的文字永久性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将古族谱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向充满智慧、为我们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的先辈致敬!</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向所有为保护传统文化,一直默默奉献、努力的人们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