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崇福寺,古名林衙院,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北侧,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监造。</p> <p class="ql-block">主殿弥陀殿,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建,是中国现存布局最完整的辽金三大建筑之一。崇福寺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琉璃脊饰更被誉为“金代五绝”。</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其主要建筑位于寺院中轴线上,在平面轴线上沿南北纵向延伸,是一座殿阁群居的古寺庙。</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崇福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不仅是我国现存布局最为完整的辽金三大建筑之一,也是山西古代建筑的精华。寺内的弥陀殿建于金代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金代五绝”之一。</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坐北向南,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崇福寺宇前后五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千佛阁、三宝殿、弥陀殿和观音殿。东西两侧从前至后有钟楼、鼓楼、文殊堂 (西配殿) 和地藏殿(东配殿)。</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内主体建筑弥陀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歇山顶,坐落于高2.5米的台基上,殿前月台宽敞,广及五间。殿顶三彩琉璃剪边,两只鸱吻高大雄健,立于正脊两端,造型古雅。檐下四周斗拱庞大雄壮,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斗拱后尾挑承在殿内乳栿和丁栿下。前檐柱头与后檐补间铺作上除施华拱外,左右各出45度斜拱,充分显现出金代建筑使用斜拱的特点。殿内柱网设置,为了扩大殿内空间,减去当心间两柱。殿内梁架彻上明造,分内槽与外槽两部分。除四周乳栿和丁栿外,居中的四椽栿前端置于大内额上,额枋为较大的复梁式结构,分作上下两层,其间用斜材支托,类似叉手,构造之法近似人字柁架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的装修尤为引人注目,前檐五间隔扇门、后檐明、梢间设板门、隔扇及横披上的棂花图案,玲珑剔透,镂刻精美,有三角纹、古钱纹、挑白球纹等纹样达十五种之多,极富装饰效果。大殿前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一通,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内设有宽大佛坛,供奉主像三尊,正中阿弥陀佛,两侧的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塑像比例适度,服饰精致,面型丰满,神态端庄,有唐、宋造像之风韵,是金代塑像中的上品。</p> <p class="ql-block">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内容以说法图为主,大都属金代原作。弥陀殿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其建筑形制、雕刻艺术、塑像绘画艺术以及琉璃烧造工艺等均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金代建筑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第一绝匾额:崇福寺弥陀殿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匾高4.2米,宽2.7米,每个字径近0.9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牌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二绝彩塑:弥陀殿佛坛上有“西方三圣”坐像三尊,主像两侧胁侍菩萨四尊,金刚两尊。这些塑像比例适度,服饰精致,面型丰满,神态端庄,具有唐、宋造像之风韵,是金代塑像中的上品。</p> <p class="ql-block">第三绝壁画:殿内四周墙壁满绘壁画,共计345.75平方米,均为金代作品。壁画构图精美,线条有力,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p> <p class="ql-block">第四绝金代琉璃脊饰。正中间脊刹的上部为三米多高钵座加宝珠,下面是脚踏祥云、双手抱拳的金刚,左右是两两相背的吞脊龙头兽。</p> <p class="ql-block">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形象勇猛的琉璃武士,竟然也都有二米多高。其蹲伏向外张望,仿佛观察着敌情。</p> <p class="ql-block">正脊两端的蟠龙鸱吻,也有3米高,雄踞左右,起到驱邪镇火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五绝金代窗棱图案。大殿窗棱的图案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技法高超。这些窗棱从大门中缝两两对称,有雪花、三角、铜钱、椒眼、菱花等十五种图案之多。</p> <p class="ql-block">所以这窗棂构图严谨奇巧、技法高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金代雕花棂窗,绝无仅有,称得上古建史上难得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殿正中有三尊大佛,坐佛高九米,而身后的背光竟然高达13米,也就是4层楼高。</p> <p class="ql-block">大佛后面的背光,是由藤条编织的,孔雀蓝色,像是用孔雀羽毛尾巴做成的,看起来雍容华贵。尤其在中央的阿弥陀佛,其背光上还有13个立体的飞天,精美绝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有四米多高,衣着华丽,仪态端庄,面部饱满,神情优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两边的哼哈二将有六米高,身体略微前倾,衣衫的丝带飘落在地上,正好对身体有一个支撑的作用。站在其面前,巨大的身形,一种压迫感向观摩者袭来,更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壁画的创作年代主要集中在金代,保存状况较好,尽管部分壁画有损坏,但整体仍展现出金代壁画的艺术魅力。壁画以红、绿、蓝三色为主,画工精谨,线条有力,色彩浓丽,构图得当,气势恢宏,技法纯熟,文化含量丰富。壁画内容丰富,包括《佛祖说法图》、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演法图等,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创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葺和扩建,成为一座殿阁巍峨、气势恢宏的佛门古刹。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等保存完好,琉璃脊饰、雕花门窗等更是荟萃一堂,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崇福寺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了解和研究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佛教信仰和传承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弥陀殿赞</p><p class="ql-block">崇福寺中弥陀殿,宝刹巍峨映碧天。</p><p class="ql-block">壁画精谨色彩丽,佛像慈祥神态端。</p><p class="ql-block">雕花门窗花样多,琉璃脊饰金代传。</p><p class="ql-block">香烟袅袅飘天际,钟磬悠悠绕耳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