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天气一直晴暖,趁着好天气我去良渚博物院看了“汉代玉器集萃”展。从我家到博物院要经过一条幽静美丽的小河,虽然走了n遍了,但每次总会看到一些不同的美丽画面,总忍不住要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听着不同的鸟鸣声向前走。</p> <p class="ql-block"> 冬景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 我发现,随着风的大小河面会泛起不同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良渚博物院到了。</p> <p class="ql-block"> 年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 宜子孙——古往今来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是由国内9个省区的21家文博机构联手推出的全品类、高规格的两汉玉器饕餮盛宴。分为五大板块:府信、千秋、受福、长乐、延年。</p><p class="ql-block"> 我把所有的文字解说都拍了,也把自己欣赏的玉器拍了。但那将作为资料另写一个专篇了,这里就选几张欣赏分享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据文字介绍:</p><p class="ql-block"> 材质: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开通并保持了中原与西域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新疆地区的优质玉料得以运往内地,并逐渐成为中国玉器用料的主流。</p><p class="ql-block"> 工艺:铁质工具的普遍使用对汉代的玉器工艺有着革命性的影响。汉代玉工取得的艺术成就,与铁工具的使用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多么漂亮的首饰!</p> <p class="ql-block"> 龟钮金印</p> <p class="ql-block"> 宜子孙铜镜</p> <p class="ql-block"> 玉璧。用途较多,可做祭器、礼器,也可佩带、防腐等等。</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君子贵玉”,因而“无故玉不去身”。我想起了《红楼梦》里贾宝玉衔玉出生,那是多么高贵啊。难怪他要把自己的玉扔到地上时,贾母急坏了。</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些都是配带的玉,还有组玉佩,更加显得富贵而端庄了。</p> <p class="ql-block"> 龙虎形玉带钩</p> <p class="ql-block"> 龙形玉环。让我想起杨玉环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 “长宜子孙”玉佩</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叫铺首。据介绍,是具有驱邪意义的中国传统装饰构件。造型以兽首衔环为主,材质多为青铜,汉代有少量玉质者。</p><p class="ql-block"> 这些铺首或安置在建筑物的门上、或嵌于棺椁外侧、或装饰在器物表面,或佩戴在墓主人腰部。既具有实用的功能,又能起到装饰、美化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这是存世最大铺首。很讲究的。上面雕有白虎青龙玄武朱雀。</p> <p class="ql-block"> 看了这张图就更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 原来我以为金缕玉衣很稀罕,看了这张分布图才发现原来在汉代这是一件挺普遍的事情。它是有等级的,分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鎏金铜缕玉衣和铜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 陶绕襟衣女舞俑。妖娆吧!</p> <p class="ql-block"> 朱雀衔环踏虎玉卮。查百度得知,这是汉代玉器排名之首,被称为中国玉雕史之绝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最大玉樽吧。又去查了百度,如下:</p><p class="ql-block"> “卮:主要用于饮酒,因其口小腹深,适合手持饮用。</p><p class="ql-block"> 樽:主要用于盛酒,口大腹浅的设计使其更适合盛放液体。”</p><p class="ql-block"> 为了写美篇我要核实、查阅相关资料,这也是深化认识的过程,比单纯的观展收获更多。这也是我乐此不疲写观展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展厅外。</p> <p class="ql-block"> 看完展照例要拍张照留个记念。大红灯笼,大红福字,红红火火的,要过年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