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油茶,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载着浓浓情愫的岁月印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䅞那年饭店开业不久,一位来自华锡集团的湖南老乡,在订餐时特意嘱咐要在包厢内备齐打油茶的全套器具:煤气罐、不锈钢锅、两壶沸腾的热水,以及菜板、菜刀、芫荽菜和葱。那是我首次听闻“打油茶”,心中满是好奇与憧憬。她把油茶赞美得不可方物,令我口中生津,浮想联翩。然而,当我亲眼目睹打油茶的全过程,看到猪粉肠被一同翻炒时,内心的抗拒让我退缩了。自幼便对那形似吹风嘴的肠子有着难以言喻的畏惧,因此,那第一碗油茶,我未能品尝,只是找了个借口,将它带了出去,与油茶的初次相遇,就这样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转眼间已是二十年,这期间,我虽偶尔与油茶有所接触,却从未真正用心去品味过它的韵味。一次在南宁的恭城油茶馆,与来自成都的友人共饮,我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那盆地道的恭城油茶,竟也未曾细细品味,只留下些粗糙的印象。后来,为了吸引顾客,我在自己的店里也开始免费提供油茶,偶尔会喝上一碗,觉得油茶颜色暗褐,有些涩苦,虽然能接受它的口感,但未能领略其真谛。</p> <p class="ql-block">直到去年年后,静告诉我,她知道一家油茶店的油茶打得极好。于是,我们相约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前往探究。那家油茶店隐匿于一家酒店的深处,更准确地说,是藏在一个临时工事棚里。老板娘早已悉心准备好了一切,我们一到,油茶便端了上来。那一盆绿意盎然、泛着抹茶般光泽的油茶汤,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仔细地端详着它,它似乎也在静静地注视着我,我们都热气腾腾的。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舀一碗油茶汤,加入喜爱的配料,我偏爱原味,不加糖也不加盐,当然,花生米是我的最爱,油果也是必不可少的,芫荽更是点睛之笔。连喝三碗,苦中带甘,味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舒展。这,是我在柳州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的、最为美妙的油茶。</p> <p class="ql-block">自此之后,我愈发频繁地品尝油茶。身边的朋友姐妹都是打油茶的高手,她们能够打出油茶的千种姿态,品出油茶的万种风情。每一次相聚,油茶都是不可或缺的佳品。去年那个四月天,在一个幽静且充满花香茶香的小院里,我们再次喝上了油茶。远远地便闻到了那熟悉的香味,踏入院子,便看见小妹正专心致志地捶打油茶,那投入的神情让我对这锅油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油茶上桌,依旧是绿意盈盈,香气扑鼻。我轻轻地品上一碗,苦去甘来,涩退醇香,口感热辣舒适。主人競告诉我,这油茶是她根据自己的独特体会进行搭配的,既不拘泥于恭城式也不局限于三江式,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新。难怪这油茶里多了几分执着、细腻与包容,这不正是柳州油茶独有的魅力吗?</p> <p class="ql-block">柳州,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城市,客家人众多,具有深厚的包容性。来到柳州的人们都不愿离去,不仅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更因为这里的人情味浓厚。柳州人的热情纯朴、不排外,造就了和谐包容的人文风格。而柳州油茶,正是这种人文风格的生动写照。它细腻、包容、执着,又不失粗犷与豪放。油茶的褐绿,映衬着山地的秀美;油茶的醇香,飘散着花腔野调的浪漫与肆意;油茶的滋味,则是茶汁、油汁、姜汁,水与心的完美交融。快乐在一碗碗除湿提劲的浓汤中传递着,自由在甩开膀子、忘记斯文的风卷残云中尽情挥洒。</p> <p class="ql-block">四月里刚柔相济的阳光,满目皆是粉红与翠绿交织的绝美风光。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傍山而作,我将自己完全融入这片土地,敬畏这得天独厚的盆景中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一山一水。我深知,只有这片土地才能孕育出如此独特的油茶文化。而我,也满怀期待地渴望着有一天能够亲手制作出一碗融入自己体会的柳州油茶,让这份浓郁的情愫满当当的延续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