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新春拜年寄情</b></p><p class="ql-block">岁临嘉节意洋洋,瑞雪盈门映暖阳。</p><p class="ql-block">往昔时充心底驻,今日祝你新年好。</p><p class="ql-block"> 作者:迷宫出口</p><p class="ql-block"> 2025年农历腊月廿十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拜年晨曲 </b></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6日(农历腊月廿十七),临近春节,寒潮来临,影响范围广、降温剧烈,雪花飘落,改变了下桃花吐山村的容颜。茫茫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千般妩媚,万种风情,清新雅韵,天地一色。白了天,白了地,白了屋顶,白了山岭。眺望桃花山覆盖上一层厚厚的白雪,山下青松挂满了白白雪球,包裹着松枝,仿佛玉树银花,千姿百态,绽放耀眼的美丽。松树的墨绿色与雪的白色融合起来,更加富有诗意,神话般美丽色彩,整个下桃村的山和村庄便在洁白中酣醉。山村本来就宁静,一场大雪的到来,更增添了她的厚重和安祥。</p><p class="ql-block"> 雪飘零在人间,沐浴在大地,化成了自己的情感,隽刻在我的心上,一霎间,激起我对童年的追忆,尘封的记忆犹然清晰,我深感童年是天真无邪的,是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记忆深处,童年时,下桃花吐村冬天的雪是很频繁的,每年的春节都在瑞雪中渡过,瑞雪也给春节拜年增添了光彩。 春节拜年这一传统习俗,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每一个大年初一的晨曦中奏响,下桃村街道上,皑皑白雪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绒毯,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不过,这洁白的雪毯上早已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脚印,有大人沉稳的大步印,有孩子欢快的小脚印,交织在一起,这是村民们相互春节拜年的脚步,满是热闹与温情,那是独属于家乡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春节拜年,这一传统习俗可是咱们中华民族春节庆祝活动中的重头戏呢!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春节,这个象征着团圆与新生的节日,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拜年磕头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礼仪,承载着浓厚的亲情与尊重。它不仅是对长辈的祝福,更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纽带。</p><p class="ql-block"> 春节请范氏家谱仪式是一种缅怀先人,祈求祖灵保佑的方式是重中之重。我们范氏家族,在春节三十这天,吃过午饭,在太阳落山前,那是一个充满着庄重与敬意的时刻,到祖坟上请祖先回家过年。到祖坟前先烧纸,念叨这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吧!从祖坟回到家后,就把范氏家谱挂在墙上,摆上供品,主要有供桌、蜡台、蜡烛、香炉、烧纸、香等,供品是在前一天就准备了的馒头、米饭、点心、水果等。供品的摆放是有讲究的,米饭要将煮好的米饭装在碗里,摆上三碗,三双筷子。把馒头叠放起来,一堆五个,下边三个,上边面对面叠放两个,供奉在两边。再点燃蜡烛,点起香火,拜上三拜。</p><p class="ql-block"> 在除夕夜范氏家族的男女老少都到我家,范氏家谱供奉在堂屋墙上,先把香点燃,上香磕头以表示尊敬。先由长辈手持香烛,神情虔诚地行着三跪九叩之礼,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平安昌盛。随后,晚辈男丁们身着新衣,依着辈分站在前列依次上前,学着长辈的模样,恭恭敬敬地跪拜行礼。而女眷们则身着素净的衣服,站在后排,男人跪拜完后,女眷们行礼。这一跪一叩之间,承载的是对祖先的追思与感恩,也是对家族传承的敬畏。现如今范氏晚辈继承祖先的规矩,年年春节供奉家谱,请祖先回家过年,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春节三十晚,煮好饺子,母亲先供奉家谱,父亲带领我与大哥给祖先三拜九叩。然后,大哥和我向父母拜年,一拜:双膝跪地,额头轻轻触地,表示敬意。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所有的祝福与感恩都在这一跪中凝聚。二拜:抬头,双手合十,向父母致以祝福。三拜:再次低头磕头,表示对父母的感恩与祝福。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当我们在父母面前跪下,额头轻轻触地,那一刻,流露出的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更是对家庭传承的珍视。</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记的,童年时(六七十年代),大年初一,天边才泛起鱼肚白,窗外就隐隐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似是新春的激昂鼓点,催促着人们开启这欢乐的一天。我赶忙翻身起床,穿戴整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昏黄的灯光犹如一层薄纱,轻轻笼罩着大家,给这略显简陋的屋子增添了几分温馨。大家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为这寒冷的清晨注入了满满的活力。父亲嘱托着我和大哥到村里拜年的事。那时父母身上的“新衣服”,虽已历经几个年头,但被浆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依旧体面,那整洁的模样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质朴与对新年的郑重。</p><p class="ql-block"> 大哥和我作为家中的小辈,肩负着拜年的使命。早饭过后,我们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从范家沟迫不及待地迈出家门到下桃花吐村去拜年。刚一出沟口,那股刺骨的寒意便如同潮水一般,瞬间将我们淹没,冷得我们不禁打了个寒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春节拜年兴致。</p><p class="ql-block"> 我与哥哥 沿着下桃花吐村街道前行,家家户户的大门都焕然一新。农户的院子里,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春联贴满了门框,红底黑字,笔锋刚劲有力,“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之类的吉祥话语,传递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挂钱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门旁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昨夜燃放鞭炮的碎屑,红的、绿的、黄的,星星点点,宛如大地绽放的五彩花朵,无声地诉说着昨夜的热闹。</p><p class="ql-block"> 最先走进本家族长辈的家中,那熟悉的庭院、亲切的面庞,都让人心生暖意。首先映入眼帘的院内挂满了一串串红灯笼,随风摇曳,喜庆极了。走进屋内,一股热气裹挟着炭火的温热与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瞬间将我们身上的寒意驱散殆尽。堂屋里,暖意融融,炭火盆烧得正旺,红彤彤的火苗映照着人们的脸庞,洋溢着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大爷大娘早已坐在炕头,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等待着晚辈们的到来。我们走到炕前,先整理好自己的衣冠,表情庄重而恭敬。大哥率先双膝跪地,身子挺直,双手交叠,手心向内,放在额头前方,缓缓低头,额头触地,停留片刻后,抬起头来,再行一次同样的动作,这便是传统的“三叩首”。我也紧跟其后,依照同样的礼节,向长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这每一次的叩拜,都饱含着我们对长辈养育之恩的感恩,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敬畏。他们的脸上泛着红光、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喜悦,仿佛岁月的沧桑都被这新年的欢乐所抚平。纷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糖果、花生,塞到我们手中,那是对晚辈的疼爱与新年的期许。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唠着家常,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滴,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屋子。</p><p class="ql-block"> 下桃村内拜年的队伍穿梭在村子的小巷中,人们则以拱手作揖的方式相互问候。我们见到亲朋好友道一声“新年吉祥”,然后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拳外面,自然下垂,置于胸前,微微晃动两下,身体同时微微前倾,行作揖之礼。这一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彼此的尊重与祝福,却蕴含着浓浓的情谊。随后,我们穿梭于邻里好友之间。每到一家,窗户上贴着各种精美的剪纸,有栩栩如生的生肖图案,有寓意吉祥的福字,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为这欢乐的氛围增添了几分艺术的气息。屋内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畅想着新一年的憧憬。</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自然是春节拜年热闹场景中最欢快的音符。他们紧紧跟在大人身后,像一群欢快的小鸟,穿着崭新的衣服,走街串巷。街道上的积雪在他们的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在为他们的欢乐旅程奏响欢快的背景音乐。男孩们蹦蹦跳跳,你追我赶,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鞭炮,时不时点燃一个,清脆的鞭炮声在狭窄的街巷中回荡,惊飞了几只停歇在枝头的麻雀。那麻雀扑腾着翅膀,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似乎也被这热闹的场景所感染,欢快地鸣叫着。孩子们的笑声和麻雀的鸣叫声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回荡,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p><p class="ql-block"> 整个村子里,拜年的人们你来我往,络绎不绝。每一次的问候,每一个祝福的眼神,都如同丝线,将邻里乡间的心紧紧相连。雪后的街道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仿佛一幅无形的画卷,记录着人们新春的喜悦。红彤彤的春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新春的祝福。阳光渐渐穿透云层,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给这下桃花吐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让整个村庄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那金色的阳光仿佛也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变得更加温暖、明亮,将每一个人的笑容都映照得格外灿烂。</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太阳已升至中天,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拜年的人们依旧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到了中午,村子里的喧嚣声逐渐平息,拜年的人们陆续回到家中,午饭后,整个村庄在一片祥和中渐渐平静下来。但那浓浓的年味、温暖的情谊,都久久地萦绕在每一个下桃村人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下桃村的春节拜年,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让村庄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家乡的温暖与亲情,如同醇香的美酒,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二,母亲安排我与大哥去八家子西沟村舅舅家拜年,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越东梁,山路两旁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偶尔能看到路边的树枝上挂着红彤彤的小灯笼,那是村民们为了迎接新年特意挂上去的,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喜庆的色彩。终于到了舅舅家所在的村子,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屋顶的瓦片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走进舅舅家的院子,一股柴火烧饭的香气扑鼻而来,屋内的桌上摆放着各种坚果和水果,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先给舅舅、舅妈磕头拜年,这种拜年的习俗,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维系情感的纽带,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p><p class="ql-block"> 寻味岁月,回首往事,春节拜年,丰富了记忆,苍老了容颜,亦温暖着心境。时间唯有在春节拜年里,才能再一次将尘封在心底某个角落的怀念,去唤醒、去回味,在一年又一年里,坦然面对时间如流水般悄然逝去,慨叹岁月不仅带走了无数过往的痕迹,也在春节拜年温暖的记忆里 ,隽永着心间那份崭新的期盼与亘久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瑞雪兆丰年。新的一年,就在这充满希望与温情的拜年声中,正式拉开了帷幕,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迈向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2025年农历腊月廿十八</p><p class="ql-block"> 写于下桃花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