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漫步在荣氏梅园,我来到了经畬堂。这里又称读书处,是荣德生建成并命的。“经畬”之意,是勉励学生,要像农民那样辛勤耕耘,认真学习,熟读经书,懂得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大道理。我站在“经畬堂”匾下,这匾是王季鹤2000年冬月书写的。 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的确不错,从古至今,读书之乐无尽。于山中可读书,得其空灵;于海上可读书,得其辽阔;于花荫下可读书,得其馨香;于月夜可读书,得其静谧。</p> <p class="ql-block">经畬堂的前身是荣德生的塾师荣云璋先生的堂号。荣德生先生在老“经畬堂”里跟随云璋先生6年,从9岁正式入学,一直到15岁。在这期间,他先后读完《幼学须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易经》等。后来老师间或出诊行医,荣德生受托,代行师职,游刃有余。这段从学经历,使荣德生获益匪浅,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可以说是他踏上社会的优良准备阶段。1927年4月公益工商中学停办,为便于子侄及戚族读书,在梅园开办豁然洞读书处并命名为“经畬堂”,这不仅是为了给子侄们提供读书的地方,更是对老师的怀念与感恩。</p><p class="ql-block">我站在经畬堂门口,门上悬挂着两个红灯笼,门上贴有一副对联,“读古今书无尽处,会天下士有同心”。这副对联仿佛在诉说着经畬堂的使命,这里不仅是读书的地方,更是汇聚天下英才之所。我想象着曾经在这里读书的学子们,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走进这扇门,开始他们的求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经畬堂是当年学生读书的地方,左侧有个山洞,叫“豁然洞”。通过豁然洞能上到山顶的开阔地,这开阔地是一个很大的体育场,是当年学生在此学武、练球的地方。读书处开办于1927年,1937年停办。十年间招收学生近百名。荣德生三子伊仁、四子毅仁、五子研仁和外孙蒋元基、丁宜生等都是在这里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业后,分别考入大学或出国留学的。我仿佛看到曾经在这里读书的学子们,在豁然洞中穿梭,然后登上山顶的开阔地,挥洒汗水,锻炼身体,为将来的求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经畬堂前有荣毅仁的半身铜像。荣毅仁是荣德生之子,荣家二代传人,1916年生于无锡荣巷。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我站在铜像前,仿佛看到了荣毅仁先生的光辉形象,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更是一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经畬堂”有正厅三间,东、西房各一间,以廊轩相连接。东西两厢展出部分史料。正厅为讲堂。正厅挂“心正意诚”匾,集荣德生1943年撰“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联手迹而成。匾下是他于1929年为《豁然洞读书处文存》第一集所作“序”的书影。我走进正厅,看到那块“心正意诚”的匾额,仿佛听到了荣德生先生的教诲,他希望学子们心正意诚,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那幅“序”的书影,更是见证了经畬堂的历史,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我走进东厢房的大门,好似进入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思考。</p> <p class="ql-block">东厢房为墨苑。目前展出了荣毅仁兄弟三人在读书处写的部分作文和诗词等部分史料。</p> <p class="ql-block">荣氏家风贵在传承。我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写着“荣氏家风 贵在传承”的牌匾,下面分为了三个部分。一、垂聆家训:家调一则,职业当勤;格言一则,修德合道。二、人道须知。三、代代相传。这面墙上的三部分内容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荣氏家族的家风传承,他们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表率。</p> <p class="ql-block">西厢房为书苑。目前陈列了《豁然洞读书处文存总目》、记述读书处和梅园景点的作文等史料。我走进书苑,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海洋。那些史料记录了经畬堂的历史,也记录了梅园的美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看到墙上挂着的荣毅仁的《洗心泉记》,让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洗心泉的美景,也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我仿佛看到了荣毅仁先生坐在洗心泉边,静静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荣毅仁的《念劬塔记》则让我对念劬塔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详细地介绍了念劬塔的建造过程和意义,让我感受到了荣氏家族对先辈的敬重之情。我仿佛看到了荣毅仁先生站在念劬塔下,缅怀先辈,心中充满了敬意。</p> <p class="ql-block">荣毅仁的《自策铭》选自《豁然洞读书处文存.选录》。铭分八章:孝悌、仁慈、立品、慎交、治事、养性、勤俭、知足。荣毅仁先生的自策铭,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成为有用之才。我站在经畬堂中,仿佛听到了荣毅仁先生的教诲,他希望后人能够自强不息,求真务实,为社会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一排木质书柜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那些书籍是经畬堂的宝藏,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见证着经畬堂的发展。我看着那些书籍,仿佛触摸到了岁月的痕迹,感受到了经畬堂的文化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