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876老站创意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汶水东路351号。原为上海市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仓库。紧邻100多年前的淞沪铁路始发站——“江湾站”原址,1876老站创意园区改造着力传承“老站”文脉,设计中融入了钟楼、火车头、车厢、铁轨、站台等诸多车站元素,凸显创意。整个园区由3幢建筑构成,改造后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9亩,是集文化性、艺术性、创意性、高新兴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创新办公区域。</p><p class="ql-block"> 走进1876创意园,只见一辆老式的黑色火车头静静地躺卧在铁道线上。后面连接着两个绿皮车厢,好像在诉说着昨天的故事,列车上面是地铁三号线,一列崭新的机车从上面飞驰而过。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相互交织,仿佛是时空的一次穿越。</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再此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一辆老式的列车,静静地躺卧在铁道线上,整装待发!一节节绿皮车厢装滿了往日的沧桑。信号员还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车辆,扳道工还在一丝不苟的操作,黄包车拉着行人匆匆忙忙的赶路,爷爷带着孙女准备登车,去往远方,站台上下一片聚忙景象。一座高高的塔楼上钟声响起,广场上人声鼎沸,人来人往,各种声音不绝于耳,置身于沸沸扬扬的场景中,别开生面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淞沪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淞沪铁路前身为吴淞铁路,系1876年英商修筑,1877年清政府付款收回后,即全部拆除。1896年清政府委派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修筑吴淞口至南京的铁路,1897年动工修筑吴淞至上海路段。起点为宝山路,终点为炮台湾,路线基本沿吴淞铁路。全长16.1公里,改窄轨为标准轨道。1898年竣工并运行,客货兼营。1904年10月并入沪宁线,改名为淞沪支线。1938年日本侵占上海后,把何家湾至炮台湾栈桥的铁路拆除。抗日战争胜利后,淞沪铁路以何家湾修复至蕴家滨,每日开驶旅客列车。1958年上海枢纽站兴建,淞沪铁路于1963年初停止客运。</p><p class="ql-block"> 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位于车站西路,广纪路交汇处。是全国铁路网中最古老的车站之一。有站线5股,长1289米,专用线路2条。总长7766米。该站原为客货运站,1963年旅客列车停开后为纯货运站,后又成为办理专用线整车货运站。2009年江湾镇街道在上海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对该旧址周边环。进行了综合治理。使这一历史旧址得以向社会开放,成为区域内又一城市景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湾镇街道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0一0年十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 1876老站创意园,在改建中充分依托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的背景,采用集装箱模式,打造“集装箱创客走廊”,引入微缩创意火车模型展示馆、火车车厢改制的咖啡馆,集装箱改制的各色小店增光添彩。与蒸汽机车头、铁轨、站台以及1876创意园的钟楼,相互交融,使这一区域,使用集装箱激活闲置高架空间,集装箱创客走廊在保留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赋予“老站”崭新的面貌和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一段郁郁葱葱富有创意的铁路,上面铺滿了紫藤。这里是原淞沪铁路沿途的一段遗址。沿小路排列两行的树木形成了树洞视角,铁路遗址边金黄银杏叶闪着金光,摇曳生姿,阳光透过藤条漂洒下来,很有氛围。如果是秋季银杏叶洒滿铁轨,是不是更有诗意呢!</p><p class="ql-block"> 这绿树丛中的那16公里无尽延伸的荒凉,就像通往1876年的时光隧道。午后斑驳的光影,道口的站房,老式的蒸汽机车,废弃的铁路,150年前的碉堡,仿佛都在诉说着淞沪抗战的那段历史。这里历经百年沧桑,也曾是上海军民顽强抵抗日军入侵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 淞沪之战历史碉堡,,在战争年代主要是军事上用来防御的坚固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碉堡的设计和用料皆为抵御炮火,特别坚固耐用,所以它能够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 作为淞沪之战重镇的江湾镇是“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战役的主战场,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日军向江湾数次冲锋均被击退,2月初,十九路军英勇反击,击毙数百日军,余敌突围溃逃。而对江湾镇的破坏,尤以“八.一三”淞沪会战为重,导致当时许多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在淞沪铁路天通庵站,、江湾站及沿线,战斗激烈,留下许多淞沪之战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这座碉堡位于原淞沪铁路西侧,江湾站南,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4米,占地约20多平方米,是至今为止保存完整的一座碉堡。</p> <p class="ql-block"> 走进绿皮车厢,橄榄绿的火车皮散发着浓浓的复古风情,车厢里充满了怀旧的色彩。棚顶是金属吊扇和老式电气灯,木头座椅日久天长被磨得油光铮亮。做旧的绿皮硬座,老式的风扇以及70年代的拉绳式台灯。大大小小的物件充满了年代感,要不是看到车厢里的吧台,真以为这是辆开往远方的火车!</p><p class="ql-block"> 坐在简洁的车厢里,喝上几口清甜可口的咖啡,看上几眼窗外的美景,耳边不时传来机车的隆隆声,往事浮想联翩,想当初人头攒动,十分拥挤的车厢,如今悠闲自在,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坐在这里品味着清香的咖啡,心情非常愉悦。</p> <p class="ql-block"> 一座用老式火车向过往的路人讲述曾经辉煌的复古创意园,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老火车站历史文化主题创意园,列车的上方是上海地铁三号线大柏树站,由于全段位于高架桥上,因此上海人把地铁三号线叫做轻轨。当轻轨列车从老火车上方高速驶过时,老式机车和现代流线型机车,古往今来交相辉映,碰撞出时代的火花,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穿越。</p><p class="ql-block"> 在虹口区江湾镇街道,有一个小众又好拍的网红打卡地——“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它坐落于明珠创意产业园区,紧邻1876老站创意园,也是国内唯一的老火车站创意改造园区。</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铁轨与今日的城市繁荣交相辉映,形成强大的时光错落感,时光的印记在这里历久弥新。在新环境下,“1876老站”,也将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焕发青春的活力,成为具有铁路文化特色的新颖文化创意园区。放射出迷人的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