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下的童年往事

笑对人生

<p class="ql-block">昵 称:笑对人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939218</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拍、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我的童年是在苏北射阳河畔一个三面环水的小村子里度过的。童年的记忆里,全村大多数人家是土墙茅草房。还有几家是树棍和竹子做支架,外披芦苇和稻草的丁头舍子,说起来叫房子,贴切地说就是能够遮风挡雨的草“窝”。</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老屋虽说有了些年头,可在村子里与其他人家相比,房子的外观还算好的。墙体是土坯,墙的根基、房子的四个角和门窗处是用砖头垒起的。前后檐口下沿着墙根用碎砖铺了地面,天长日久,滴水穿石,屋上的雨水顺着檐口往下冲刷,在墙根处形成一条深深地滴水沟。屋檐口处布满一个又一个巢穴,那是麻雀做的窝。由于靠近水边,墙根处随处可见蛇窟和老鼠洞。老屋虽显得有点寒酸,可那里留下了我童年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房前屋后的油菜花盛开,引来了蜂蝶无数。屋檐下野蜂飞来飞去,土墙上可见一个又一个圆圆的小洞,野蜂在洞口进进出出,我们常用细树枝捅这些小洞,树枝的前端粘有粘稠的液体,那可是新酿的蜂蜜,吃在嘴里又香又甜。</p> <p class="ql-block">天气暖了,燕子飞回来了,来来回回从河边衔回泥草,在屋檐下做窝。妈妈告诉我,燕子很勤奋,也很聪明,你在屋檐下放什么器物,它的窝就象什么,到谁家做窝就会给谁家带来吉祥。因此,我从小就喜欢燕子,每年燕子到来,我都不敢大声喊叫,害怕惊动燕子。</p> <p class="ql-block">而对麻雀就不一样了,一来那个年代把麻雀和苍蝇、蚊子、老鼠一样,当作“四害”之一;二来麻雀对草房破坏性大,好好的屋檐被它们的巢穴整得破烂不堪。父亲每年在秋冬交替时都要对屋檐口进行修缮,以防雨水浸蚀土墙,花费了人力和物力。那时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为此,每到冬季和麻雀繁殖季节,晚上,我们就扛着竹梯,拿着手电,在屋檐口挨个巢穴捉麻雀、掏鸟蛋,常在麻雀窝里抓到壁虎和蛇。</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最厌恶的两种动物,一是老鼠,在我家老屋墙根处和屋檐内口筑了很多洞穴,偷吃粮食,咬坏衣物,常常晚上闹得人不得休息。二是蛇,它形状丑陋,常出现在老屋周围,甚至出现在家里,有一次,它竟然盘缠在咸菜罈上,吓得我做了好几天恶梦。因此,只要看到蛇和老鼠,我会想方设法将它们打死。我刚上初中那年,邻居家准备砌新房,买来生石灰。我让妈妈跟人家要了一点生石灰,把生石灰塞进老鼠洞内,然后往老鼠洞内灌水,利用生石灰和水起反应产生高温的特点,把老鼠闷死在洞内。你不用说,这种方法还真管用,那一阶段,老鼠少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虽说我性格内向,可小时候有点顽皮又有点冒险精神。有一年暑假,老屋西边的屋檐下,出现一个碗大的马蜂窝。我穿上棉衣、棉裤,戴上帽子、口罩,用淤泥敷在瓜叶上,爬上梯子,将敷上淤泥的瓜叶粘住马蜂窝,马蜂窝是摘下来了,可手上还是被漏网的马蜂蜇了一下,肿了好几天。</p> <p class="ql-block">我家门边檐口下的青砖上,有一排划了圈的“散”字,起初,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只到有一年春天,我得了流行性腮腺炎,下巴肿得张不开嘴,父亲用粘稠的黑墨敷在肿胀部位,并在门口墙砖上那一排 “散”字的后边又写了一个“散”字,并画了一个圈,我才真正了解它的涵义。</p> <p class="ql-block">深秋季节,屋檐下多了几挂留种的玉米和待风干的胡萝卜。风干的胡萝卜在我们孩子的眼里那可是难得的美食,生吃又甜又有韧性,越嚼越有滋味,放在粥锅里,更是香甜可口。因此,每年腊月初八,我家的腊八粥里少不了风干的胡萝卜。</p> <p class="ql-block">到了冬天,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状如白玉翡翠。在寒冷的冬季,冰凌就成了我们的玩物,既是解渴的“棒冰”,又是格斗的武器。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村里建电灌站,征集了我家老屋的部分用地,住了几代人的老房子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几净全砖墙的新房子。当我在外多年重回故乡时,平房变成了楼房,整个村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崭新的气象。可童年屋檐下的往事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那是对故乡的一种依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