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14日:</p><p class="ql-block">说走就走的旅行,明天就走。</p><p class="ql-block">只有方向(往南,往湖南,去贵州?去广西?去云南?去四川?)没有目的地;只有尽兴,没有归期;走到累了回,玩到尽兴归;想走再走,想回便归。</p><p class="ql-block">在路上,在旅中,在行也。</p><p class="ql-block">我走了,为我祝福吧。</p> <p class="ql-block">10月15日早上出门,从武汉青山上高速走外环线,一口气跑到湖南湘潭沪昆高速服务区。从京港澳高速转道沪昆高速。</p> <p class="ql-block">2014年这一年还没有“早安隆回”这首歌;但那一年的这一天我夜宿隆回,便深切感受到了这首歌曲歌词的内涵:</p><p class="ql-block">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p><p class="ql-block">照亮我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p><p class="ql-block">早安我的隆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隆回,这个地方,这块土地;所以几年后诞生了“早安隆回”这首歌,是一切的必然。</p> <p class="ql-block">10月16日上午十点就来到了黔阳古城。</p> <p class="ql-block">湖南黔阳古城,怀化洪江市政府驻地,三面环水,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只是在附近凤凰古城的光芒下,这里显得十分低调,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之王昌龄。王昌龄在芙蓉楼写下“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p><p class="ql-block">诗是王昌龄所写,也的确是在芙蓉楼,但此芙蓉楼非彼芙蓉楼;王昌龄写诗的芙蓉楼极有可能是在镇江;虽然这次送别很可能是在江苏镇江的芙蓉楼,但写下这首诗后的第6年,51岁的王昌龄被贬到湖南黔阳任龙标尉,在此为官7年,据说他在此又建了一座芙蓉楼,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与辛渐的送别发生在镇江,但芙蓉楼却因为王昌龄而来到了湖南黔阳。</p> <p class="ql-block">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流传至今的诗词就有181首,特别是他的七绝74首就占了盛唐绝句的六分之一,是与李白、杜甫同时期的著名诗人。</p><p class="ql-block">“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首诗正是写在黔阳沅江边</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戴笠,曾在黔阳古城的“节孝祠”,开办了大名鼎鼎的军统黔阳特训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宣传标语,能留存到今天,也算是少之又少了。</p> <p class="ql-block">老婆早年在工作单位也是学报务,轻车熟路,现场演习。</p> <p class="ql-block">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原有五个城门今尚存四门遗址,其中保存最好的西门又称中正门,门上“中正门”三字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p> <p class="ql-block">1938年,蒋介石亲临视察戴笠组办的黔阳军统特训班,并在西门城楼上题写“高瞻远瞩”匾。现门楼上立有戴笠《修建黔阳中正门记》碑和2002年当地《重修中正门楼记》碑。</p> <p class="ql-block">“沅舞流清”,沅江和舞水在此交汇。</p> <p class="ql-block">从黔阳到洪江古商城路不太很好走,还在一处村庄被设卡,设卡人用诸多的借口收了100块钱才脱身离开。</p><p class="ql-block">事情的起因与原委因为时间久远已经记不清楚,只是记得给了一百块钱。</p><p class="ql-block">因为莫名的花了一百钱,这段行程便因为心情没有拍照,也无记忆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怀化。晚餐在“背篓人家”。</p> <p class="ql-block">因乾隆到湘西泸溪县时曾在背篓人家用过膳,并赐予“背篓人家”招牌,演变成今日餐饮品牌。</p> <p class="ql-block">背篓人家的装修以“湘西、乡村、乡土;环保、健康、舒适”为理念,原汁原味的湘西乡土装修,充分展示了湘西大地的民风民俗和别样风情。</p> <p class="ql-block">今晚必须喝点儿。喝酒了就忘记了下午在去洪江路途遇到的不快。</p><p class="ql-block">呵呵。</p> <p class="ql-block">怀化街头所见,没有办法买点尝尝,可惜了。传言怀化有六道奇葩美食,炸蜂蛹便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10月17日上午十点来到芷江抗战受降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有谁知道为什么当年受降仪式要选在芷江?</p><p class="ql-block">AI回答说。</p><p class="ql-block">● 军事战略地位重要:芷江素有“黔楚咽喉”之称,是“全楚咽喉,滇黔门户”,战略位置突出。抗战时期作为抗战前线的后方,同时也是抗战后方的前线,是重要的军事基地。这里驻有重兵,军事力量较为强大,能够对将要投降的日军形成威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机场优势明显:芷江机场是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军用机场。在抗日战争末期,中、美军机每日在芷江机场起降的架次众多,其空中运输能力和战略意义重大。让日酋前往芷江会谈受降事宜,能在中、美空军强大的战争机器碾压下,从心理上彻底摧毁日军残存的战斗意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交通便利: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中外记者顺利抵达。这有利于保证这一名垂千古的历史时刻能在第一时间传遍整个世界,让全球都能及时知晓日本投降的重要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全有保障:当时芷江驻扎着中美新生力量,包括中国军队20多万,美军6000多人。在日军在中国还有一定实力且部分日军有拒降心理的情况下,选择在芷江受降,安全警卫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战绩显著:在这里爆发了芷江作战战役,歼灭了大量日军,是抗战正面战场的最后一场大捷,这也为芷江成为受降点增添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日方称“芷江攻略战”)</p> <p class="ql-block">能来到芷江,能来到抗战受降纪念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喜;因为本次我的旅行本就是一个没有目的地,没有行程的旅行。</p><p class="ql-block">没有目的地,但我到了的地方便注定就是我想来到的地方。我来对了。</p> <p class="ql-block">午后下起了小雨,梵净山近在眼前。到了山门口,但我也只是打算拜谒山门,并无上山的打算;因为我从小生长在大别山中,出门便是山,所以在我的旅游行程中我见山是山却并不愿意爬山。这一次来到梵净山下,我还是敬而远之。</p> <p class="ql-block">来到山门而不登山,也因为来的这天天下着小雨,且时间已经是午后;所以,舍远求近,游玩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便是题中之议,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下有一村庄:</p><p class="ql-block">云舍村,中国土家第一村。</p><p class="ql-block">座落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p><p class="ql-block">云舍,云间居舍好诗意的名字。</p><p class="ql-block">但其实它的本意云舍村中的“云舍”二字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云舍村东倚秦岩坡、西傍坝元坡、里有神龙潭、外有太平河,坐落在山地河谷喀斯特地貌中。</p><p class="ql-block">云舍,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酷似水墨丹青一幅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村口有牌坊和廊桥;眼前红色的桥,远方绿色的青山,近处清流碧水;恰逢这一天雾色朦胧,如此,云山雾气中山光水色,小桥流水人家便有些天上人间的感觉;果真是云间山舍,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寨沙处于神奇的梵净山山麓,清澈的太平河从门前缓缓流过,河畔古树参天。整个寨子青山环抱,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犹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侗族,别名:</p><p class="ql-block">“僚人”、“侗僚”、“峒人”、“洞蛮”、“峒苗”、“苗”、“夷人”等。</p><p class="ql-block">钟鼓楼是侗寨的特色建筑,也是举行重要活动和民间集会的主要场所。它通常地势较高,很远便可望见,成为寨子里的一种象征和标志。寨沙侗寨一共有三座鼓楼,其中最大的位于寨子中央,外形呈宝塔状,共有 20 多层,从一楼到顶层皆靠 16 根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下面约有 10 余平米,中间有用石条砌成的火塘,鼓楼雕梁画栋,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p> <p class="ql-block">到达镇远天色已晚,第一件事是找地方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贵州菜不能不酸,不辣;</p><p class="ql-block">霸道。够酸,够辣,说不酸酸的我泪流,讲不辣辣的我发晕。</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头问烟雨,风尘世界伴风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城灯火谁说烟花不寂寞?两岸笙箫我言醉客最孤伶。</p> <p class="ql-block">吃罢晚饭,遥看四屏山夜间灯火,</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夜景的两岸灯火。</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被誉为“黔东门户”。古镇四周皆山,舞阳河穿镇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主要景点有青龙洞、魁星楼、祝圣桥、紫阳书院、石屏山等。</p> <p class="ql-block">贵州的山水,山高水长;在有高速公路之前,隔山一喊山来应,隔水一问等回声;有了高速之后,山高水远也只是问答之间。</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为什么会分为府城和卫城呢,舞阳河呈“S”型穿镇远古城,构成一幅完整的太极图案,把古城分成了“府城”、“卫城”两半,形成了“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的独特风貌,因此镇远古城又叫“太极古镇。它们分别建于明朝和清朝,位于镇远县城舞阳镇,分为府城、卫城二城垣,两城依山临水,隔舞阳河相峙,地势险要雄峻。其中府城垣遗址主要在舞阳河北石屏山上,另一处在南岸不太远的地方,称为“卫城垣”,长约1.5公里。</p><p class="ql-block">镇远卫城垣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西起老西门,东至龙头溪往金堡路口,围成一圈筑成。</p><p class="ql-block">明朝的卫所与军屯是一种特殊背景下的体制。</p> <p class="ql-block">镇远曾是西南大都会,顺着“苗疆走廊”,形形色色的人都聚集在镇远,这里的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贵州之于明代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明代之前贵州是夜郎自大,是黔驴技穷;在明代之前贵州还没有完全纳入中央版图。</p> <p class="ql-block">若从空中俯瞰镇远,“s”形的㵲阳河将镇远府城和卫城一分为二,数十座码头次第排开,由码头又延伸出巷道万千,正是有如此水陆联动,商贸通达的城市布局,才会有儒释道三家合一,各地商人地方信仰汇聚的贵州古建筑群精华——镇远青龙洞。</p> <p class="ql-block">这里便是祝圣桥。</p><p class="ql-block">祝圣桥为七孔青石拱桥。桥中央有一个三层三檐八角攒尖顶楼阁建筑,被称为“状元楼”、“魁星阁”。据说此楼建成十年后,贵州果然破天荒地出了两个状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明阳《镇远旅邸书札》言:</p><p class="ql-block">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外也。相见未期,努力进修,以俟后会。即日已抵镇远,须臾舟行矣。相去益远,言之惨然。书院中诸友不能一一书谢,更俟后便相见,望出此问致千万意。守仁顿首。</p> <p class="ql-block">在黔阳古城见到的“沅舞流清”的舞水也就是流经于此,在此流过。</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p><p class="ql-block">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蜿蜒拐转“歪门邪道”的四方井巷和复兴巷。</p><p class="ql-block">各家的门前,总还有那么几道台阶,或高或低。</p><p class="ql-block">在巷道尽头或是中途,总是有一株门楣映入眼帘,镇远民居的大门都不是开在院房的正中央,给人一种歪歪扭扭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不规则,也就现实了这里不同于别处的独特风格--“歪门邪道”。</p> <p class="ql-block">10.18日中午,从镇远来到西江千户苗寨需要两个多小时;但事实上我走了四个小时;西江千户苗寨整体感觉就是一个成熟的旅游景点;能收钱的,能被开发和利用的都是已经是物尽其用。</p><p class="ql-block">因此,来到这里最好是能给自己和对方有一个很好的恰当的定位:我是旅游的人,是一个消费者;对于景区是要做到最大化的让我能够消费,作为我便是管好自己的钱包。</p><p class="ql-block">终究是一场彼此的盘算,也是一次要相互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当一处景点成为景点之后;来到这里的人,是看客。身居其中的人和物,或者田园山水都是景点的景色,是表演者和参予者。我们只是在一起演一场戏。</p><p class="ql-block">我在西江千户苗寨。彼此相看,互不相厌</p><p class="ql-block">。我看寨,寨也看我。</p> <p class="ql-block">喧哗的景点有一处自在的田园。</p> <p class="ql-block">田边村道上,有一条有所期待的大黄狗;也许是旧日暧昧的往事,让它总是对莫名的山水有无名的欢娱,莫名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找一处避静,只为看晚间山寨演出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远看千户苗寨,终于在安静中能感觉到岁月无声中,它的蹉跎与跌宕起伏。</p> <p class="ql-block">处处尘烟,一烟一火都是人生悲喜。</p> <p class="ql-block">晚间的演出开始了,商业与资本的力量最终也就是灯火阑珊;得喜我们有醉死梦生。</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庙宇,看见有奶的祭祀。</p><p class="ql-block">这便是最纯的奶,给了真是的你;</p><p class="ql-block">猪奶,没有奶但真有奶头。有奶头的奶是真的好奶。</p> <p class="ql-block">10.19日,离开千户苗寨去往贵阳。路途是返程,再度来到凯里。苗侗明珠,芦笙故乡!</p> <p class="ql-block">一个让人忽然有些惊喜的体育馆。凯里民族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好像这个体育馆曾经有过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经历?记不得了,不想动脑筋。</p> <p class="ql-block">下一程,小七孔。</p><p class="ql-block">所有的旅行,只有走在路上,才有那一种尚未发生的可能。</p><p class="ql-block">因为有了未知的可能,所以我相信旅行的路途有艳遇、邂逅、走走停停的向往和期待;停停走走的守望和自觉的慰然于心;但更多的是萝卜、白菜,家常彼此的不舍与不忍;生活的家常更慰人心。</p><p class="ql-block">苍山白水,苍海桑田;</p><p class="ql-block">桃符憧憧,爆竹声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