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寒假、春节假期学生手机使用是家庭教育面临的诸多“痛点”之一,也是破坏亲子关系的“头号敌人”。孩子们求知欲强、自制力弱和渴求认同感,容易陷入手机或网络中无法自拔。为了积极呵护孩子们的视力健康,防止孩子们沉迷网络和游戏,消除网络安全隐患,教育引导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敬请各位家长朋友切实履行子女教育监管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阅读以下内容,自觉配合学校做好手机管理的相关工作。</p> 沉迷手机的危害 <p class="ql-block">1.影响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少年学生处在生长发育期,长期低头玩手机,容易引起孩子的视力下降,对颈椎造成极大的伤害。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孩子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p><p class="ql-block">2.导致行为异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戏中泛化的虚拟世界,让游戏者享受着隔离现实生活之后的“游戏场景感”。手机游戏让游戏者卷入身心不可自拔的漩涡,浑然不觉“身心塌陷”,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恍惚、退缩、无序、厌世等异常状态。 </p><p class="ql-block">3.影响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整天痴迷于玩手机,沉浸在虚拟网络世界,孩子就会忽略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感受不到温暖的亲情、友情,家庭成员、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这将严重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p><p class="ql-block">4. 产生睡眠障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机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对人体视网膜刺激强烈,经常暴露在这种光线下,将导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让人变得非常难以入睡,进而产生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 </p> 给孩子的建议 <p class="ql-block">1.严格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必要的线上学习时间外,每天其他用途使用手机的总时长累计不超过1小时,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要有所限制。</p><p class="ql-block">2.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容易对手机痴迷是因为它迎合了我们的需要,让我们在各种新奇的信息和画面中获得了快乐的感觉。如果你被这“快乐”控制住了,这时你要及时按下暂停键,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看书、运动、听音乐等。</p><p class="ql-block">3.正确使用手机,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使用手机时,不浏览不适合我们观看的文本和视频,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p><p class="ql-block">4.制定好时间管理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排好自己每天学习、锻炼、休息、娱乐的时间,并严格执行。如果执行中存在困难,可以让家长协助,督促、监督。让我们合理使用手机,拒绝做“手机控”,静下心来,亲近自然,多学习,多锻炼,变“玩具”为“工具”。</p> 给家长的建议 <p class="ql-block">1.做好榜样,以身作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不管您是多么需要使用手机办公或者使用手机游戏、上网,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身教大于言传,孩子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所以如果您不想您的孩子过多使用手机,那么您在孩子面前就不要频繁地使用手机。</p><p class="ql-block">2.建立规则,适宜有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寒假期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使用手机的规则。首先,和孩子达成协议,什么时间可以使用手机。比如在完成好假期作业、阅读书籍、家务劳动后使用手机。其次,约定好使用手机的时间。比如每次使用手机不超过30分钟,时间到马上关闭手机。或者使用时间设置功能,时间一到,手机自动关机。最后,约定好使用手机的内容。家长要和孩子约定使用手机的内容,比如查阅资料、听音乐、益智游戏……对于一些不健康的游戏和APP禁止孩子使用。</p><p class="ql-block">3.智慧监管,健康使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使用手机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适宜孩子阅览的网页和APP,家长需要提前了解孩子手机的功能,在手机上设置好一些禁止功能,比如:禁止孩子打开的应用和访问的网页,禁止孩子打开那些容易让人沉迷的游戏、小说、视频等软件,禁止孩子访问一些不适合未成年人浏览的网站等。</p><p class="ql-block">4.寻找替代,拓展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尽量规划出更精彩的活动,将孩子从手机的世界中“拉”出来。家长可以策划户外运动、亲子劳动安排、朋友见面等,融洽家庭关系的同时,鼓励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同龄人交流互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及爱好,让孩子在无聊之时,可以拥有更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的选择。</p><p class="ql-block">5.倾情陪伴,真情回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期是最好的亲情陪伴时刻,家长一定要多关爱孩子,高质量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看书、劳动、户外运动……让孩子体会到浓浓的亲情,远离虚拟空间、短暂快乐。</p> 寻求帮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流:孩子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增强社交能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区的活动,结交新朋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寻求老师的帮助:家长可以向学校老师寻求帮助,协同解决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果孩子存在严重的手机成瘾问题,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求助心理医生或家庭教育指导师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朋友们,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请您切实履行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责任,引导子女养成非必要不使用手机的习惯;孩子在身边时,家长要少玩手机,树立榜样。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远离手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p> 办学理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风:兼和博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训:多元包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风:博采善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风:乐学正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