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毛主席赠给首任连长汪月霞的半自动步枪</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重上洞头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甬上话</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九</b></p><p class="ql-block"> 岛上最有独特文化意义、纪念意义,标志意义的,就是位于北岙的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为核心的“海霞”文化建筑群。 </p><p class="ql-block"> 10月31日下午,“康妮”正在靠近,冒着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风雨,我们夫妻俩乘杨文龙的model 3前往参观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 1999年我第一次上岛,这个纪念馆是破破烂烂的石质小平房,里面又潮又霉,有点黑洞洞的,展品也不多。纪念建连40周年时,温州市和洞头县两级党政军机关,在原址上共同投资新建了高大明亮宽敞的2.0版纪念馆,丰富了不少藏品,整修了附近低矮破旧的石头民房及周边环境,中央军委迟浩田副主席专为纪念馆题写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馆名。造型高大宏伟新颖庄重的纪念馆,成为当时洞头县最漂亮最具现代感的第一大景观建筑。 </p><p class="ql-block"> 自2·0版纪念馆落成后,我曾陪同先后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梁光烈、朱文泉上将,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义斌少将,时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张怀泗少将、裴晓光副参谋长等参观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南京军区朱文泉司令、王义斌副参谋长在洞头岛</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与温州军分区宋光宝政委陪同南京军区朱文泉司令员、王义斌副参谋长在洞头女子民兵连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些细节记得很牢。有一年,时任南京军区梁光烈司令员上岛,正给在操场集合好的连队讲话,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梁司令的大沿帽刮掉了,随行人员赶紧捡起来重新戴上,并用帽带固定住。</p><p class="ql-block"> 人就是有这个秉性,正经的事过段时间就忘了,特别的事却能长久记住并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陪同时任南京军区朱文泉司令员和王义斌副参谋长上岛。考察过女子民兵连的事迹后受到感染,朱司令问我说,怎么支持一下女子连?我说岛上条件艰苦,给点经费吧。朱司令当即拍板从军区经费中拨了十万。</p><p class="ql-block"> 时隔25年再到纪念馆,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到达时,王翠香、陈素萍己经候在大门前。有领导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正在馆内参观,院内停着一辆领导们出巡通常乘座的“柯斯达”和一堆小车,据说是省里来的大领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与杨文龙、王翠香、陈素萍在民兵连部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b></p><p class="ql-block"> 翠香安排我们这个小团与领导们的大团错开参观。先看了纪念馆侧前方高台阶上的一排平房,这是连部及连队活动的场所。在她带领下逐一看了每一个部位,并在平房前的一座兵民雕像前合影。这座雕像是建连时所筑并一直保留下来的旧物,寓意“军民联防”,也是有标志性的一座雕塑。</p><p class="ql-block"> 大团参观完毕离开,轮到我们进入馆内参观。现场邂逅刚刚陪同大领导参观完毕的现任指导员杨燕辉。</p><p class="ql-block"> 只见她身着我军最新款的21式丛林迷彩作训服,脚蹬21式棕色作战靴,红色领章上标有五角星、长城、麦穗和八一图案,臂章绣国旗图案和“中国民兵”字样,英姿勃发。一时便想起过去的民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与王翠香、陈素萍、杨燕辉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服装需要自备,女孩子们当民兵要穿老百姓自己五花八门的服装。纪念馆中有一幅六十年代的照片,专门注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着装。一直到我军配发首款军绿色迷彩服时,开明的指挥员在上级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冒着被指责的风险,自作主张搞一批发给民兵,臂章、MB肩章都是自行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确在进步。到了全军配发21式系列军服时,明确规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同时配发给民兵和专武干部。不仅感慨,别看只是一套制式服装,观念保守发不了,国家穷了发不起,中国民兵也要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富国才能强武装真的是个硬道理!</p><p class="ql-block"> 翠香告诉我,如今女子民兵连的成员已经不局限于洞头本地,招募的女民兵有来自西安、甘肃等地的“新洞头人”。她们入队后也积极投身洞头岛的海防和经济建设,走出了一条有洞头海岛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纪念馆展示的民兵部分武器装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一</b></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纪念馆,是建连60周年时进行过内部全面整修的3·0版。建筑的外观造形还是那个外观造型,但内容丰富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环幕数字大屏幕播放民兵连的历史和事迹。当年毛主席在北京为汪月霞授的那支半自这步枪仍在显著位置,新增了整整一个展厅的真家伙。这些武器装备,基本包括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兵所能装备的所有武器。估计是浙江省军区从全军民兵武器中搜罗来的。</p><p class="ql-block"> 馆内悬挂有几块珍贵的荣誉奖牌:中宣部授予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教办授予的“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授予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县(市、区、旗)”,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授予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农业部授予的“全国文明渔港”等等,全是“国字号”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张爱萍、迟浩田、曹刚川、梁光烈14位上将题词</b></p> <p class="ql-block"> 馆内印象最深的,是新陈列的全军29位上将军官的题词原件。其中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上将、总后勤部长王克上将给女子连的题词我还是首次见到。</p><p class="ql-block"> 三总部领导钱树根、周克玉上将;海空军和二炮等军种司令(政委)周坤仁、于振武、楊国梁上将;国防大学校长(政委)裴怀亮、赵可铭上将;武警部队司令员(政委)杨国屏、徐永清上将;国防科工季戴学江上将;北京、广州、成都、南京军区司令员(政委)刘振华、李来柱、杜铁环、朱启、刘书田、万海峰、谷善庆、张志坚、固辉、方祖歧、朱文泉、雷鸣球上将都为女子连欣然命笔。</p><p class="ql-block"> 上将军官的墨迹之多,在我国武装力量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和独一无二的。看的出来,这些高级军官凡到温州,必来考察洞头女子民兵连。</p><p class="ql-block"> 有的首长很偏爱这个连队。比如中央军委迟浩田副主席、国防部梁光烈部长先后两次题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固辉、方祖歧、雷鸣球、朱文泉等15位上将题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二</b></p><p class="ql-block"> 此次上岛,与其说是想去观景,不如说是想去见人。</p><p class="ql-block"> 洞头女子民兵连是温州军方重点建设的连队。我在温州近六年,多次与女子民兵连有过接触。尤其是2000年女子民兵连建连40周年时,浙江省委省政府要组织一次纪念活动。温州方面予以极大重视。我带一个工作组驻岛数月,与民兵连朝夕相处,共同训练,结下深厚友谊。这次上岛就想知道二十余年后的她们怎么样了。</p><p class="ql-block"> 台风夜,当年的副连长郑彩琴做东,邀曾经的连长杨海英、指导员王翠香、指导员施丽萍、排长陈素萍、从女子连应征入伍当过兵的郑晶晶聚会。曾经的军分区后勤部长黄春阳、周均等老战友也从温州市区赶来。窗外台风呼啸,厅内其乐融融,一桌海鲜、一杯小酒,一堆往事,串起了二十多年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所熟悉的那届女民兵们,现在基本上都退役了,各人过上了各人的幸福生活。有人进入公务员和事业编,基本保障都有。有人前往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创业,有人就职于温州市区。也有的在那里生活几十年后再次回到岛上二次创业,进公司当高管、办企业当老板、开民宿做经理,生活富裕又体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与浙江省军区张怀泗司令员(左三)温州军分区乔吉林司令员(右二)县委冯志礼书记(左二)洞头人武部方海金政委和汪月霞(右三)在纪念馆门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 那一届的女民兵们也都陆续成家立业。有人嫁给了心仪的人,有的嫁给了富翁,有的嫁给了普通人,有的成为奶奶外婆,有的正当妈妈,含饴弄孙不亦乐乎,如今都在洞头区的核心地段买了小区房,住上了高楼大厦,出门要化妆描红,打扮入时又新潮,和温州市区没有区别。</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首任连长汪月霞已去世一年多了。想起以前与她的数度交往,不免戚戚然。</p><p class="ql-block"> 席间好玩的是,大家担心从温州来的人返回时要受台风和潮水影响。曾担任军分区船队队长多年,屡屡率船艇去福建、江苏沿海参加登陆作战演习的黄春阳却气定神闲地告诉大家,晚9点开始退潮,返回一点没问题!大家嚷嚷着要看看这位自称“船老大”的真本事。果然,9点一到,潮退风暂息,皆大欢喜散埸,纷纷夸奖曾经的黄队长不愧是位有经验、经过事的“船老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二十多年前与“船老大”黄春阳同登洞头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5</b></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是终身制的,无论你改换了哪个地方,这个号码将会终身伴随你的。按《公民身份证号码》国家标准,在18个数字中,第1至2位为省级编码,第3至4位为地级编码,第5至6位是县级编码。</p><p class="ql-block">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查询了一下我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居然发现它是属于温州市鹿城区编码序列。难怪在温州工作时间不长但有很浓重的温州情结,看来这辈子恐怕是改不掉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END~</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12月12日完稿)</span></p> <p class="ql-block">出于对这个荣誉连队的尊重,我在温州任职时,凡连队官兵到市区办事,只要我知道了,必在招待所请吃餐饭。凡连队遇到的事,都尽量在政策充许情况下特事特办。温州军分区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都给该连分配一个当女兵的指标,由连队推荐,县武装部体检政审,市征兵办批准入伍。</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连队推荐了一名在宁波读大学的在校生,那时读大学需要迁户口,而当女兵就必须在应征地有户口。遇到这种情况,县里不敢做主,官司打到我这里。我问了几个问题,此人是不是女子民兵连的女民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960年,南京军区许世友司令员接见汪月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