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峪古城,4A景区,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是中国乡村古代建筑。郭峪古城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罗哲文称为“中华民居之瑰宝”,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br> 郭峪古城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式村落,占地面积17.9万平方米。其距离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数百米距离,陈廷敬祖先迁至阳城时,最初即在郭峪古城居住,后来逐渐在附近的中道庄建设发展<br> 郭峪古城保存有以汤帝庙、豫楼为代表的古建筑近40幢,多为明清时期建筑,现存老狮院、小狮院、陈氏12宅、王家13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间。郭峪古城城墙上开凿有三层密密麻麻627.5眼藏兵洞,形似蜂窝,因而也被称为“蜂窝城” 。豫楼底层墙厚2米,设有石碾、石磨、水井等生活必备设施。<br> 远眺豫楼 明代古城墙 明代古城墙 明代古城墙 景阳门 手机拍摄 进士第民宿(老狮院)(手机拍摄)<div> 原为康熙皇帝老师陈廷敬祖居,扩建于康熙三年( 1664年)。是一处由四座四合院组成的棋盘式院落。每座院落大小、布局基本一致,院落互通,门户相连,具有很强的防御性。现围绕“琴、棋、书、画”四个主题,打造成为“外看五百年,内享五星级”的高端主题民宿。<br></div> 豫楼大门(手机拍摄) <p class="ql-block">豫楼大门背面</p> 豫楼(手机拍摄)<div> 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是“侠义豪商”王重新以工代赈独资修建的一处防御工事。“豫”取自《周易》“豫卦”,意为“知变应变,凡事提前做好谁备”。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地道可通城外。与“蜂窝城”遥相呼应,称为“蜂窝柄”雄居城中,巍然壮观。<br></div> 豫楼地道(手机拍摄) 汤帝庙<div> 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于清顺治九年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庙中供奉主神成汤及保佑百姓生产、生活的各路神灵。在阳城现存的百余座汤帝庙中,郭峪的汤帝庙是保存最为完好、规制最高的一座。<br></div> 汤帝庙(手机拍摄) 汤帝庙 汤帝庙 <p class="ql-block">摄于2025.01.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