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4日上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下午816工程</p> <p class="ql-block">水下博物馆可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更牛的是,这里被称为“水下碑林”,拥有“亚洲最长的隧道式自动扶梯”。在重庆涪陵,就藏着这座别具一格的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它从2003年开始建设,耗资2.1亿,花了6年时间才建成。它采用了“无压容器”方案,对题刻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在水下40米处构建保护罩体,让这些珍贵的水文遗址得以完好保存。</p> <p class="ql-block">站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门口,仿佛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上方“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探索这片神秘的水下世界。</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不定时人员讲解,会先带大家了解博物馆的历史,然后乘坐91米长的扶梯缓缓潜入水下,横穿146米的水平长廊,进入位于长江水水下近40米深处的廊道进行参观。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的历史对话。蓝色灯光照亮的自动扶梯隧道内部场景,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你能想象在长江底参观博物馆的奇妙体验吗?当踏入馆内,1000多年历史的石鱼静静陈列,它是全世界唯一以石鱼作为观测记录枯水水位信息的标尺。古人通过题刻的方式,将长江的枯水情况永久地留在了白鹤梁上,这种古老的观测方式让人叹为观止。馆内保存了自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中国历朝历代题刻165段,其中与水文有关的题刻108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壁画前,人们驻足凝视,似乎能从那古老的画卷中窥见往昔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地平水下高程137.2米,这个数值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它承载着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深度与历史的厚重。地下室里挂着的标牌,无声地诉说着这片水下世界的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水下石刻保存完好,阳光透过水面照射到石碑表面,使得部分文字清晰可见。这些石刻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在一楼有盖章处,留影。人们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也为这段奇妙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下午参观816核工业基地,又称816地下核工程,是一项在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绝密级军事机密工程。该工程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拥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多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工程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打洞打了8年、安装设备用了9年。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地下核工程解密,2010年4月底,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中国解密核反应堆,816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还有一部分没有开放。816核工业基地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结构上。景区内拥有主厂房、反应大厅、反应大锅、中央控制室等景点,其中,主厂房是核反应堆主厂房,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高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中央控制室位于9层,大厅中央放着一个灰色的控制台,控制台上写着“出厂日期:198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开关制造厂”的字样,顶上一个1983年造的紫光灯依然亮着。最让人吃惊的是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占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计算机高达两米左右,中间许多电线裸露在空空的铁制架子上。这里不仅是一个工程奇迹,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见证。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当年建设者们的艰辛与智慧,也能更好地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