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临 再登白塔山

联社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蛇年瑞气满乾坤,万象更新喜气临;岁月如歌时光转,蛇舞新春福满门。在蛇年春节来临之际,突然产生了再登白塔山的冲动。午后,乘公交到中山桥,由于刚刚下过雪,晴朗的天空中还透着丝丝寒意,所以游人不是太多,中山桥上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和拥堵,上山的游客更是三三两两,正好使爱好摄影的吾悠然自在、且行且摄的登上了山顶,再次饱览了中山桥周边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是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塔身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山下为中山桥,二者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园门前拍视频的帅哥靓女,吸引了不少游人在观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城揽胜图》文化浮雕墙建于2012年。主图为清光绪《金城揽胜图》,表现晚清皋兰山、兰州城池、黄河及镇远浮桥、白塔山景观。左侧为“金城古景”,表现的是形成于明清时期,至今尚存的兰州名胜或自然景观:白云道观、中山铁桥、金天道观、兴隆山景、土司衙门(鲁土司衙门)、五泉飞瀑、白塔层峦、兰山烟雨。右侧为“兰州新韵”,表现的是当代兰州新景观:碑林文脉(兰州碑林)、水车博览、关隘新貌(金城关风情区)、丝路金波(黄河风情线)、华夏始祖(伏羲女娲雕塑)、桃海仁寿(安宁堡桃园)、黄河母亲(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天泰”显示明清白塔山建筑群布局的奇特:山顶建代表“地”的地藏寺;山下建代表“天”的玉皇阁。这样的布局呈现《易经》泰卦的卦象,则能天地交合而万物通泰,生养畅通。山顶塔院准提殿之北为地藏殿,山麓三台大厅为玉皇殿,地天相望,昭示白塔山古建筑群“地天泰”的文化内涵,以臻天地阴阳和谐,万物通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林香袅”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皋兰县举人、云南浪穹(今洱源县)知县李存中题额:正面题“凤林香袅”,意为寺庙香烟袅袅,缭绕在凤林关(明代建,位于白塔山下烧盐沟口)上;背面题“秀映三台”,提示游人转身遥观皋兰山三台阁,阁内奉祀掌管文运的三台星,祈盼兰州人多中进士,多出俊秀之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镇山三宝″之一青铜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联社拍摄编辑制作于2025.1.26五九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