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太行树神焦语录

<p class="ql-block">  三十八年,在历史的滔滔长河里,不过是如流星划过般短暂的一瞬,可于我而言,却是承载了整个青春与半生奋斗的漫长征程。这三十八年,真可谓是“弹指一挥间”,却又在我的生命里刻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1987年8月下旬,19岁的我,青春正好,满怀着炽热的梦想,告别了挥洒汗水与热血的军营,奔赴首都北京,来到距离立水桥不远的一处地方。这里最初是北京军区五七干校,后来历经岁月的洗礼,先改名为北京军区后勤干部学校,而后又演变为石家庄陆军学院后勤士官训练大队。这片位于北京清河立水桥旁的军营区域,是我梦想启航的港湾,也是我青春岁月最坚实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今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我便满怀期待,早早从睡梦中醒来。迫不及待打开导航,从奥运媒体村出发,经双营路、安立路、陈家营东路、陈营村体育公园西侧,去追寻记忆深处无比熟悉的地方。我的目的地是原记忆中的北郊肿瘤医院,旁边就是那魂牵梦萦的士官训练大队。沿着导航指引,我一步一步朝西北方向前行,一公里的路程,每一步都踏在往昔的回忆之上,抵达清河。过了清河,再向西北继续前行一公里,就到了陈营村体育公园,往西一点,那记忆中的大门口出现在眼前。门口的保安静静地站立着,我向他询问这里现在的情况,他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言语,只是抬手轻轻指了指门头。我抬眼望去,大楼前“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几个大字庄重而醒目,那一刻,我瞬间明白,这里依旧是承载着使命与荣耀的军事管辖区。然而,保安随后的话却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我心中对这里永恒不变的幻想,他说,明年这里可能就要开发楼盘了,办公大楼届时将彻底消失,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熟悉又即将变得陌生的大门口,我久久伫立,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往昔的回忆如汹涌的潮水,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那些在士官训练大队一班的日子,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我脑海中熠熠生辉。我曾是士官大队一大队一区队一班的班长,同宿舍还住着一区队区队长王建军和学员王雪云、尚勇、王礼刚、胡国胜、姜勇、杨凤军、袁玉堂、张彬、杨高潮、郑之林共12人,郑之林是副班长。我们一起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在宿舍里谈天说地,一起为了理想拼搏奋斗。我们共同生活了一年多,那段时光,是我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记忆最深的除了大队长张和平和指导员石玉海,恐怕就是学校食堂最具特色的炒面了。之后我回到原部队实习,从此踏上了军队财务的岗位。从这里离开后,时光就像脱缰的野马,飞驰而去,一晃,就是三十八年。</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八年过去,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今再次回到这里,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半百的岁月已然悄然流逝,知命之年也早已成为过去,再有两三年,我就要告别忙碌的工作岗位,开启人生新的阶段。回首这38年,一路走来,满是酸甜苦辣,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活的痕迹。我走过了无数的地方,历经了无数的辛酸与喜悦。在我的家乡山西晋城,我踏遍了那里的每一寸山山水水,走访了3700个古村,探寻了73处国宝,寻觅过186个中国传统村落,领略了4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的独特风貌,看过众多的河流奔腾不息、古树静静伫立、高山巍峨耸立、庙宇庄严肃穆,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只是匆匆过客,有的却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经历,或平淡,或精彩,都成为了我人生中无比珍贵的财富,是我一路走来最坚实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  202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注定会被我深深地铭记在心底。回溯到1984年,那时的我满怀热血,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地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晃整整40年过去了,人生又能有几个如此珍贵、不可复制的40年呢?这40年,是我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蜕变,是我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有担当之人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从石家庄陆军学院士官训练大队离开后,我回到部队,之后又经历了结婚生子、转业到地方的重大转变。在地方工作的日子里,我辗转于安居工程指挥部、城建监察大队、行政审批中心、住建局、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等大小数十个单位。每一个单位,都是我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站点,每一段工作经历,都让我收获满满。无论身处何处,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我始终秉持着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绝不能辜负曾经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友,不能辜负家乡那一双双殷切期盼的亲人的目光,更不能辜负那些曾经悉心培养我、无私帮助我、耐心教育我的领导和前辈们。他们的期望,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在黑暗中摸索时的那盏明灯。</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流,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弹指一挥间,三十八年已然悄然流逝。2004年,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一年。在这一年,我的心血之作《古韵晋城》由线装书局出版面世。晋城市政协主席孟贵芳为其题写书名,山西省原住建厅副厅长、著名教授级规划师李锦生作序,晋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巡视员侯虎胜赋开篇诗。这本书,凝聚着我对晋城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它出版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熟悉我的朋友和驴友们尤其给予了高度关注。甚至在《黑神话:悟空》火爆之际,北京、上海、杭州、太原、郑州等地的专家学者、古建爱好者和驴友们还纷纷联系我,与我分享这份喜悦,交流对这本书的看法。直到今天,只要有朋友找我要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尽量满足,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我的作品,更是我与朋友们之间情感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和朋友们一起走过的旅程历历在目,那些一起游览的日子,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个瞬间都成为永恒的回忆。我们一起在山川湖海间穿梭,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起领略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而远方的战友们,如今已各奔东西,如同散落的星辰,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熠熠生辉。有的战友已经退休,远离了工作的忙碌与喧嚣,享受着悠闲惬意的晚年时光;有的选择自谋职业,在新的领域里勇敢地探索、拼搏奋斗,开启人生新的篇章;还有的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陪伴着孙辈们慢慢成长。</p> <p class="ql-block">  当我再次找到曾经的士官训练大队门口时,刹那间,脑海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那里,承载着我的青春岁月,是我人生中一段无比重要、不可磨灭的记忆。站在那里,过往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般在眼前不断放映,那些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日子,与战友们促膝长谈的时光,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见证着我一路走来的成长与变迁,是我人生路上最闪耀的勋章。人生的旅程还在继续,未来的日子,我将带着这些珍贵的回忆,勇敢地迈向新的阶段,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