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中国的土楼是怎样被发现的?</b>这里充满了趣事和误会:198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接到一份秘密情报,称中国<b>福建省西南部存在类似蘑菇状的“武器发射基地”</b>,每天会冒三次烟,好像在做什么实验。这下子把美国吓到了。</p><p class="ql-block"> 美国随即派遣情报人员前往福建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发射基地”只不过是普通的居民楼,村民在烧柴做饭。但是,<b>这场误会却歪打正着地让福建土楼名声大噪,其名声传遍了中国乃至于全世界</b>。</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土楼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也有一些)。仅在<b>福建的永定区,就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b>,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p> 从泉州到永定土楼约270公里。开车去得3小时。 十几年前曾经和同事一起去过一次武夷山和土楼,这次与家人一起去故地重游,心情也不一样。 <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楼位于福建龙岩市永定区,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b>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b>。</p> <p class="ql-block"> 土楼作为大型民居建筑。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b>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b>、福建省<b>漳州南靖县、华安县</b>。</p><p class="ql-block"> 2008年7月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b>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土楼分为圆楼、方楼、长方形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走马楼等</b>等十余种,<b>方楼是土楼的“数量之冠”</b>,只不过大家对圆楼的印象深刻,加之非专业人士,自然对土楼有所误解,这次来到永定土楼,正好可以看到其中不少圆楼和方楼。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p> 经专家研究,<b>土楼作为民居有很大的优势:</b>具有<b>防震、防火、防御</b>等多种功能,<b>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b>。 <b>土楼的建筑</b>: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b>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b>。 在永定土楼内,保持着<b>客家人聚族同楼而居</b>的生活模式。永定土楼的结构还体现了<b>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b>。福建<b>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b>, 土楼也被誉为“<b>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b>”。 方楼 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b>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永定土楼景区为国家5A景区</b>。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2010年4月,<b>永定土楼获“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吉尼斯纪录</b>。 <b>土楼王</b>承启楼 为什么只有程启楼被誉为土楼之王呢?其一是因为源于其规模的宏大与历史的沉淀。一是<b>它规模最大,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近300米</b>,很远就可以看到这个“庞然大物”。二是这座建筑<b>起始于明朝崇祯年间,经过三代人的接力,历经半个世纪于清康熙年间完工</b>。其独特的<b>四层四圈结构,上下四百间</b>的布局,以及<b>圆中圆、圈套圈</b>的设计,彰显出古朴的乡土韵味和经久不衰的魅力,被誉为“<b>高四层,楼四圈,三百年沧桑</b>”的象征。 <p class="ql-block"> 走进土楼王。</p> 土楼王子 <b>振成楼 </b>振成楼被尊称为“土楼王子”,是因为这座位于洪坑村的建筑是由<b>林鸿超兄弟等人在民国元年精心打造</b>的。振成楼因其<b>富丽堂皇的外观</b>和<b>内部空间的精致多样性而闻名</b>,其八卦楼的别称更显其独特的设计美学。 <p class="ql-block"> 振成楼建于1912年,由 “土楼王子”林鸿超主持建造。林鸿超原是清末秀才,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民国二年被推选为众议院议员。<b>林鸿超一生聪明好学,在历经坎坷沉浮后潜心研究《易经》,从中得到启发。之后精心选址,按八卦图进行立体布局和设计</b>,主持建造了振成楼。</p> <b>振成楼</b>是客家圆楼的精品之一,<b>外形似一顶古代官帽</b>,在永定两万多座土楼中,较具代表性。振成楼坐北朝南,<b>主楼按易经八卦设计,分成八卦</b>。<b>卦构之间设有防火墙,并设拱门,门关自成院落,门开院落相通</b>。楼内有二层环形楼台,内环正中为中心大厅,厅前设廊,以4根近7米长的大石柱支撑。它分为内外两环,外环楼是四层的架梁式土木结构,内环楼是二层砖木结构的西洋式建筑,形成了“<b>外土内洋,中西合璧</b>”的独特风格。 振成楼以中西合璧、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采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较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振成楼开创了将西方建筑文化融入客家圆楼建筑的先河。 “<b>土楼公主</b>”振福楼由苏振泰主持建造。振福楼建于1913年。建楼者苏振泰,贫苦出身。读过几年私塾,先学刨烟,后学卖烟,在广东、上海等地经营烟丝生意发财,选择了这片风水宝地,用几万大洋建起了振福楼。<div> 土楼公主 振福楼 据说“土楼王子”与“土楼公主”是“亲家”,是因为苏振泰和林鸿超是亲家,苏振泰的大女儿嫁给了林鸿超的儿子。<br></div> 为更仔细地观看土楼的建筑风格,观看土楼王时,我们另请了当地人作向导,倾听他详细讲解土楼的历史,并带我们去到顶楼看整个建筑的特色。真是不虚此行! 侨福楼 <p class="ql-block"><b> </b>宏伟大气</p> 土楼王子振成楼 木偶人敬茶 福建土楼王 承启楼 这是<b>在小红书上找到的吃饭餐厅</b>。味道不错,土鸡在门口。一鸡两用,他家的菜炒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