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清风】新春游园(二)故宫博物院2025.1.25

一抹清风(👓)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博物院:巍巍紫禁城,悠悠六百年。没有张灯结彩,任何装饰都会打破他固有的庄严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简介:千年古韵,皇家典范</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紫禁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资料介绍,穿越千年历史,感受皇家文化盛宴!北京故宫博物院:巍巍紫禁城,悠悠六百年。北京故宫,603岁的紫禁城,这里吹过的风都是历史味道,太震撼了。</p><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p><p class="ql-block">故宫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故宫角楼,前往购票(半票20元)和存自拍杆。</p> <p class="ql-block">  新春节前,一人前往故宫,感受故宫年的气息。 故宫午门前人山人海。进故不能带大型拍摄器材,不能带1.2米以上的自拍杆,握着手机徒步前行。</p><p class="ql-block"> 20元租一耳机,地点感应讲解,尽管去了很多次,听着讲解还是很振憾的。</p> <p class="ql-block">金水桥(Jinshui Bridge),曾用名玉河桥、御河桥,是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境内的过河通道,由内金水桥、外金水桥两部分构成,分别位于内、外金水河之上。</p><p class="ql-block"> 金水桥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修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改建为石桥;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于2009年2月18日保护修缮。</p><p class="ql-block">内金水桥南起午门,北至太和门,长19.5至23.15米,宽4.8至6米;外金水桥南起天安门广场,北至天安门城楼,长23.15米,宽4.55至8.55米。</p><p class="ql-block"> 金水河是连接北京西北玉泉山和皇宫的河流,其中的五座石桥被称为内金水桥,其中御道桥是皇帝专用通道,王公桥是皇亲国戚通行的通道,最外侧两座桥是大臣通行的通道,这五座桥代表了仁、义、礼、智、信。</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皇帝接受朝拜颁发诏令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太和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处于外朝中路,是故宫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p><p class="ql-block">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通高23.80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上施有和玺彩画,是北京故宫内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p><p class="ql-block"> 太和门前有一对巨大的铜狮子守卫,还有两个汉白玉的雕塑,一个是按放大尺寸复制的存放给皇帝奏折的禀帖盒,另一个是复制的存放皇帝玉玺的石印盒。跟其他所有的中院大门一样,太和门只为天子一人而开,其他在太和门前候朝的文武百官只能够走边门,文官走东面的昭德门,武官则走西面的贞度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皇帝早朝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太和殿,又称“金銮殿、至尊金殿、金銮宝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紫禁城(故宫)中最大的殿宇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开始重建,两年后告竣。2006年,太和殿历经岁月的打磨,有些构件已经腐烂,梁上的彩画也褪色严重,因此从开始“封闭式”的大修。经过2年的大修,直到2008年7月中旬,太和殿重新开放。</p><p class="ql-block">太和殿长64.24米,宽37米,面阔11间,进深5间,总共5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72根大柱,其中六根是缠龙金柱。</p><p class="ql-block">京城的中轴子午线沿着龙纹石雕御路升上三台,从天子宝座下穿过,是中国现存规制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条金龙纹,屋脊角安设十个脊兽,在现存古建筑中仅此一例。</p><p class="ql-block">太和殿是中国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影响历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见证了中国的兴衰与新生。不仅是一幢较为出名的木构建筑,还是一个见证者。太和殿建成以后,遭遇过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太和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除了奇异、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众多的珍宝外,它的坚固程度也较为出名。</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丹陛石重量:200余吨。丹陛石位于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前,是一块汉白玉石雕刻,重达200余吨,堪称石雕之最。故宫内的三大殿南北两面都有巨大的丹陛石。</p> <p class="ql-block">  太和门到太和殿之间是18块巨大的大理石步道。</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皇帝举行大典休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中和殿(The Hall of Central Harmony),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处于故宫外朝中路区域,为故宫“三大殿”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称中和殿。“中和”二字取自《中庸》。</p><p class="ql-block">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建筑面积580平方米,为单檐四角攒尖顶。明清两朝,皇帝会在举行大典前先在中和殿小憩,而后由中和殿前往太和殿;凡遇皇帝亲祭,皇帝会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p> <p class="ql-block">军机处</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御花园很小,亭台楼阁一应具全。太湖石做的假山更是令人瞠目。</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