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的美篇

顽石

漫游在安徽长临河古街吴家巷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吴家巷子里,这里住着一姓吴的人家,这家的主人是著名的淮军将领吴毓兰。他在民国初年大兴土木,修建了六处住宅,其中两栋住宅成为了吴家花园的一部分。吴家花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合肥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那座石牌坊在雪景下显得十分壮观,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长临河古街景区位于环湖大道北侧与店忠路西侧交汇处。据《安徽省建制沿革》记载,这里早在夏商时就有淮夷部落,战国时属楚巢邑管辖,已形成集市。元末军阀混战,战火破坏严重,居民十不存一。后来江西“瓦屑坝”的移民迁到这里,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长临河古镇特色的江淮古建筑群。2017年,长临古街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街道呈“丁”字形,南北方向长度为36米,东西向长度240米,沿街有137家住户,370间房屋。这里有店、行馆、庄、堂、铺、房、坊、摊点等各类商业近百家,以米行、布庄、古董、药店、酱园、酒馆、五洋百货为主体。如今,整座老街依旧呈“丁”字形分布,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房屋。走在老街上,脚下八寸长四寸宽的青石已被游人踩踏得黑里透明,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街景区街道两旁排列着一排古色古香的房子,房子前面挂着红灯笼,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聚贤堂至今保护完整,这里曾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陈独秀也曾在这里做过地下工作,这里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展示柜内摆放着一份文件资料,那是毛主席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给《新青年》杂志写的,保存在吴家花园中。展览馆内展示的是《新青年》杂志原名“青年杂志”,毛泽东以笔名为“二十八画生”发表的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这是他第一次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文章。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革命先辈们的热血。</p> <p class="ql-block">古镇里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建筑,比如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典当铺。那古老的木门建筑上写着“富兴”二字,并配以红色灯笼作为装饰,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兰花村。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多是以华侨居住为主。兰花村牌坊位于一条小路尽头,周围环境宁静而美丽,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都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兰舍小院建筑更是独具一格。那扇写着“兰舍小院”的门牌,以及一些树木和雪地上的脚印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兰舍小院内部建筑更是令人赞叹,咖啡厅内的装饰风格独特,顾客正在享受休闲时光。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游览结束时,我心中满是对这座古镇的喜爱。这里有许多景点使人流连忘返,只是水平有限,没有写出来。但我知道,这座古镇的美,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