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建筑三大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内大街西侧先农坛内,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一部中国建筑史,几乎是整个传统工艺的发展史,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也在许多方面仍可为现代及未来的建筑创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借鉴。</p><p class="ql-block">新春在即,整理部分留存照片成文与美友共同分享。</p> <h3>已有三百多年树龄却依然生机盎然的侧柏</h3> <p class="ql-block">太岁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是明清皇家坛庙之一,称太岁坛,别称太岁殿。原作为明代山川坛太岁、天神地祇诸神合祀之所。明嘉靖年间分建天神地祇坛后,殿内只供奉太岁神,并一直延续到清亡。</p><p class="ql-block">太岁殿是抬梁式建筑的典型案例,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屋面,是先农坛建筑群中最大的单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原隆福寺天宫藻井。藻井中的天花板,也是稀世珍品。位于太岁殿内,是国家一级文物。整座藻井云纹框架和天宫楼阁、天神相呼应,层层雕刻楼阁,顶部为盖井层,绘着二十八星宿图,图中共有一千四百多颗繁星。</p> <p class="ql-block">藻井木雕由四大天王单手擎天</p> <p class="ql-block">福隆寺次间藻井</p> <p class="ql-block">拜殿</p> <p class="ql-block">蟠龙藻井:位于拜殿内,整体为金丝楠木雕刻而成,榫牟结构建成,中心蟠龙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据说,藻井左侧的裂痕是唐山大地震时震落时摔的</p> <h3>有历史的瓦当</h3> <h3>这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基</h3> <h3>这是按复原的秦代皇宫的建筑所做的等比缩模</h3> <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 (模型,1:20) </p><p class="ql-block">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殿高19米。殿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是中国古建典籍《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制实例。大殿檐柱侧角升起明显,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除前廊外,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晋祠圣母殿表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营造法式》作者,宋朝著名建筑家——李诚</p>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 (模型,1:20) </p><p class="ql-block">此塔在山西朔州应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实为九层,是辽代楼阁式木塔建筑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河南开封开宝寺塔 </p><p class="ql-block">塔身以褐色的琉璃瓦镶嵌而成,酷似 铁色,故俗称“铁塔”。铁塔的前身是木塔,传说是宋代巨匠喻皓主持建造的。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木塔毁于雷火,皇祐元年(1049年)重新修建,即今之“铁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俞皓——北宋初著名建筑家</p> <p class="ql-block">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因当时定州与辽接境,是军事要地,高塔可供军队瞭望敌情,故以“料敌”名塔,又称“开元寺塔”。塔高84.2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楼阁式砖塔,体现这一时期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福建泉州开元寺镇国塔 </p><p class="ql-block">开元寺有东西两座石塔,东塔名“镇国塔”,原为木制,后易木为砖,宋嘉熙二年(1238年)易砖为石。西塔名“仁寿塔”,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这是中国体量最大的石塔。</p> <p class="ql-block">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p><p class="ql-block">建于辽大安五年(1089 年)。塔心室八角形,室中央建塔心柱,似保存唐以前的古意。</p> <p class="ql-block">北京天宁寺塔 </p><p class="ql-block">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天宁寺塔始建无明确纪年,据梁思成考证应为辽代所建,明清两代曾进行过多次修葺,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p> <p class="ql-block">飞英塔(模型,1:20)</p><p class="ql-block">浙江湖州。内塔始建于唐中和四年(884年),现存部分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3年):外塔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7年)重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吊脚楼(模型,1:10)</p><p class="ql-block">清(1644-1911年)贵州雷山郎德上寨</p><p class="ql-block">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全部悬空的干栏有所不同,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大木结构——抬梁式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金扉朱楹——门窗艺术</p> <p class="ql-block">砖雕</p> <p class="ql-block">广州陈家祠堂的砖雕</p> <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琉璃构件</p> <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的室内藻井和外部斗拱</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柱头</p> <p class="ql-block">风水学中的山川大神</p> <p class="ql-block">寓意吉祥美好的花卉纹动物纹石门墩</p> <p class="ql-block">狮子滚绣球 </p><p class="ql-block">雌雄两个狮子嬉戏时,狮毛缠绕在一起,结成球,称为“狮子滚绣球”。民间说法是小狮子从滚球中产生,寓意喜庆、吉祥。</p> <p class="ql-block">暗八仙纹</p><p class="ql-block">八仙所持法器又称“道家八宝”,八种法器具有不同涵义:铁拐李的葫芦能炼丹制药、救济众生;汉钟离的扇子可以起死回生;吕洞宾的宝剑能够镇邪驱魔;何仙姑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修身养性;蓝采和的花篮,篮内神花异果,有广通神明功能;张果老的鱼鼓,可以占卜凶吉;韩湘子的笛子,有妙音萦绕、万物滋生的功能;曹国舅的阴阳版,线板神鸣、万籁无声。</p> <p class="ql-block">福在眼前</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寓意为祥瑞。</p><p class="ql-block">“钱”与“前”同音'古代钱币的形状是外圆内方(俗称“钱眼”),在</p><p class="ql-block">一只倒悬或飞翔的蝙蝠下系着一枚或多枚铜钱,象征“福在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