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保命法则18条,2025年1月26日,星期天

老马(黄金周)暂停

<p class="ql-block">  《 在夕阳红交流驿站》曾经发过一个讨论。即《保命法则若干条,你认为2025年要坚持哪条》,众说纷纭,但是有一条是公认的:这一条就是不贪便宜(第四条)。</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各条谈谈我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第一条:不献血。就是让社会陷入无爱之渊谭中,偏离了社会倡导的大爱精神。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利益互补,精神互助,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善莫大焉。</p><p class="ql-block"> 第二条:不捐款。有点偏激。捐款是个人行为,出于爱心,或者是出于同情,捐多捐少表达到心意就好。</p><p class="ql-block"> 第三条:不管闲事。这个应该与爱管闲事有所区别,两者截然相反,都有失偏颇。爱管闲事,起码有热血心肠,只要不为过,就是做好事;而不管闲事实际上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颗冷漠的心,会让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 第五条:不扶老人。这是前几年一些媒体对做好事,结果反招恶报之事过分渲染,造成人们对见义勇为的逆反心理。<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大媒体没有奋起反击,肃清余毒,在一些人心里留下了阴影。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人都是要老的,搀扶老人就是行善积德,不但是要搀扶老人,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都应该出手相助。俗话说善有善报,善报者福之报也。</span></p><p class="ql-block"> 第六条:不围观。这个说法与看热闹有点相似。很多人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见到人群多的地方就去看热闹,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是有人闹事或者有人需要帮助,不预以制止或不施以援手,那是不可取的。</p><p class="ql-block"> 第七条:不听鸡汤。这个观点很模糊。一般来说鸡汤是很补的,人人都需要。尤其是心灵鸡汤对启发人的心智、启迪人的思维能力、模式是非常有帮助的。当一个人钻进死胡同的时候,就需要心灵鸡汤来帮你回过头来。当然对那些有害的、有毒的鸡汤就另当别论了。</p><p class="ql-block"> 第八条:不买股票; 第九条:不买彩票;第十条:不买黄金。对这三条不能一概而论,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有财力、有爱好、有需要的就尽可能在保命法则下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因为买股票也是支援国家建设,提高购买力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提升生产领域流通环节都有极大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第十一条:不信专家; 第十二条:不信广告;第十三条不信学者;第十四条不信教授。这四条把我们的思想都搞乱了,有点好坏不分,打到一大片的毛病了吧!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吧!真正的学者、教授、专家都是用知识武装起来,不相信他们就是拒绝知识和新观念、新生活。对广告我们要有鉴别力,对骗人的、不切实际的小广告,我们不能听,不能信,千万别上当。对那些大型的公益广告和大媒体的广告,我们不能不信和不听,这有益于开阔视野和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第十五条不按揭;第十六条:不贷款;第十七条:不担保。对这三条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有必要时不能拒绝。在保证没风险和不伤害感情的情况下,该担保的还是要担保。</p><p class="ql-block"> 第十八条:不看新闻,这条不看恐怕真的保不了命。不信谣言、不信小道消息这是主要矛盾,不能因为这个问题,而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与社会隔绝。时代在进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要紧跟潮流就非看新闻不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欢 迎 光 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支持鼓励和厚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