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年味

峥嵘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 我越发怀念小时候的那份年味。不由得回想起往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小时候最最盼望的就是过年。最最喜欢的也是过年。</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每逢过年,家家户户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张灯结彩,剪窗花,贴对联,家家户户好热闹,邻里邻居都忙活过年的一些活计,期盼着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过大年。</p> <p class="ql-block">春节快要到了,对我们50后来说,小时候物质非常匮乏,生活非常困难,不太懂事的我就想过年,穿新衣,吃鱼肉,想起来特别的内疚。父亲的字写的不错,经常写春联,让春节充满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温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春节非常热闹,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父母亲非常辛苦,拿着不多的收入买这买那,尽量让菜肴丰富一些,让我们快乐一些,父亲平时很少烧饭做菜,每到过年过节是他显身手的时候,仿佛像个大厨一样,抖动着的铁锅,随着那火焰熄灭,那一碗碗热腾腾的菜肴呈现在眼前,凝聚了家人间最深厚的情感与祝福,让这个寒冷的冬夜变得格外温馨而难忘。</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着虽不华丽但却干净整洁的新衣,兴奋地穿梭在狭窄的巷弄间,手里紧握着几枚珍贵的鞭炮,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欢笑声。大人们则围坐在煤炉旁,聊着过去一年的不易与来年的期盼,脸上洋溢着质朴而温暖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放鞭炮是春节不可缺少的,我们捂着耳朵,却又兴奋地眯起眼睛,盯着大人们点燃一串串火红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中,烟花绽放,绚烂夺目,将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整个小巷里街道路旁都沉浸在一派热闹非凡、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中。鞭炮齐鸣,火光四溅,喜庆洋溢在每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初一一大早孩子们纷纷登场给长辈拜年,祝他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们从衣服兜里掏出几个用红纸粘的红包发放给孩子。从几毛钱到几块钱都有,感到特别的开心,要把红包放在枕头底下,时不时摸一摸才能安心睡着。</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习惯叫小年”,一大早放鞭炮迎接财神爷,然后吃元宵,这些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氛围,还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祈求上苍保佑来年财源广进、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过完正月十五节日基本结束了,对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想必与我一样,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过年有着自己独特的记忆。那些物质极度匮乏岁月里的记忆大多是苦涩的,但其中又伴着淡淡的“年味”,是我一生最深的印象,是烙在生命中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作者:峥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