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月待客习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历第一个月叫正月,正与政字相通,古时帝王以这个月作为一年中执行政事的开端,所以又叫做端月。从正月初一起,就是接待宾客和到亲戚朋友家作客的开始。特别是在正月初,又走亲戚又拜年,是个一以贯之的老传统。在这期间,乡村的大道上人来人往,比赶庙会还熱闹。作客待客的方式,也是很有考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待客和作客的时间安排来说,是分等级和先后次序的。所谓“头等亲戚丈人(岳父)家,二等亲戚孩姨家,三等亲戚姑姑家,其他亲戚是歪把,有空就去无空罢”的俗语,就是个很好的说明。走亲戚的人,以青少年男女最多,其次为中年男女,老年人是被拜年的对象,走亲戚的极少。但在这对候,收拾打扮一番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显出稳健、持重的姿态和老来福相。从次序来说,初一一般接待子孙、侄儿侄孙和左邻右舍。待客时,晚辈须向长辈叩头下拜(一般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并不真正做到);长辈给年幼的晚辈压岁钱;平辈人之间相互拜年。这样安排的理由是,内外有别,先家里后外面,先近后远,“远亲不如近邻”嘛!从初二到初四,这三天当中,各家按照传统习惯,只要岳父岳母健在,这门亲戚就要先走,其次是接待和探望姨、姑、舅、姐、妹夫妇。这些人,都是血统、姻亲关系近的。这样的次序安排,可能与母系社会的遗俗有关。初五是小年,这一天,为合家再一次团圆家宴的日子,一般不接待外客,外客也不应该前往打扰。从初六日起往后直到十五日,接待和探望血、姻亲关系比较远的亲戚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客所带的礼品,也因等级、亲疏而千差万别。初次上门的新女婿,携带的礼物要贵重,还要带只猪前腿,以表示经常来孝敬的意思。但这只猪前腿岳父家不能收下来。因为倘若收下,就被认为断了路,这对于乘龙快婿来说,是想也不愿意想的事情。三等以下的亲戚,一般不带礼品,即使带一点,也是只讲实惠,不讲花样,数量也少。长辈到晚辈家时,晚辈家里有小孩子的,长辈可给些压岁钱作为压兜兜用,也可以带点云片糕、麻花果、糖果、红枣、炒花生等,以祝愿新的一代生活幸福,前途美好,步步高升,早早发财,早早成才。辈份晚的到长辈家时,可带些冰糖、花生、桃酥、炒瓜子、云片糕之类的滋补品,表示希望长辈精神愉快、身体健康、长生不老,瓜瓞绵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待客的饭食来说,早餐,通常是吃水饺子。饺子,当地俗称做“弯弯顺”,吃着这样象征吉祥的食品,是为了祝愿客人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遂顺,一帆风顺。也有的人家是吃“元宝”(汤园子),祝愿客人新春发财,口福常开。午饭的菜肴要丰盛,最好是十个菜,意思是十全十美。这十个菜中,要有鱼。多数是使用鲤鱼,因为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鲤鱼是吉祥物。鲤又同礼同音,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鱼和余、裕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生活富裕。总之,在正月里鲤鱼待客最为上,象征吉祥有余。还要有全鸡,鸡、吉音相近,表示全年吉祥如意。作为下酒物的凉菜中,花生、桔子是不能缺少的。花生俗名长生果,寓意客人健康长寿。桔子,意味着吉利,意味着走大局。客人一般不作兴在主人家里吃晚饭。在吃过中餐后,宾主围坐一块儿饮茶、嗑瓜子、抽烟,天南地北地闲谈一个时辰后,即可告离,这叫做“客散主人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