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年华一一青春在军营中绽放

清风

<p class="ql-block">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是一辈子的光荣,值得我们用心去珍惜和爱护这份荣誉!</p><p class="ql-block"> 一一题记</p> <p class="ql-block">锦瑟年华一一</p><p class="ql-block"> 青春在军营中绽放 </p><p class="ql-block"> 文/清风</p><p class="ql-block"> 转眼之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已有十年了,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那是一段关于成长、奉献与人生转折的故事。1972年的冬天,我响应祖国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离开了我生活18年的家乡。12月22日的下午,随着军列缓缓驶向南方,我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有对离别家乡的恋恋不舍。车窗外,城市里灯火阑珊,广袤的原野上给人一种深远和宁静的感觉。此时此刻,我正踏上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目的地是贵州省普安县新兵一团六连。三个多月紧张而又严格的新兵训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矢知不移,经历了从身体到心灵的全面蜕变,懂得了作为一个军人,所肩负的责任和重要使命。</p> <p class="ql-block">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406部队18中队(连),到了老部队后,才知道我们的部队是基本建设工程兵,主要担负着国家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和国防重点工程的施工任务,是一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部队。我所在的部队在承担盘县火铺煤矿的施工中,在设备简陋、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圆满完成了任务。正是在云贵高原这片土地上,见证了我和战友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74年4月,我被调到团后勤处物资股工作,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內容,我始终不敢懈怠,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主动承担起了全团施工材料的入库验收工作,白天,到部队仓库核实材料入库情况,晚上加班整理好上报财务的各种表格。由于工作积极努力,我于1975年1月和1976年7月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并且于1975年3月入了党。获奖对于我一个从农村走来的青年来说意义非凡,它提醒我:只要坚持就能收获成功果实。</p> <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部队接到军委命令,陆续从湖北钟祥县到河北唐山参加抗震救灾和开滦煤矿的灾后重建工作。我随部队到唐山后,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不平凡的态度,不畏风雨,不惧挑战,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1977年6月,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高光时刻,经组织考察,我被提拔为器材助理员(干部),这不仅是职位的升迁,更是心灵的飞跃,它像一首悠扬的乐章,奏响了我人生旅途中最动听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不当兵,想当兵,当了兵,就后悔”。叫我说:“不当兵,那才叫真后悔,会后悔一辈子”。虽说七十年代,国家经济比较落后,部队条件艰苦,每月津贴只有6、7、8元,吃的是二米饭,喝的是青菜汤;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木板床。但是作为军人,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何有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康。</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如今,虽说那段青葱岁月已成过往,但每当我回想起在军营里的日子,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怀念。十年的军旅生涯,十年的军旅时光,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每一笔都浸透着汗水与坚韧,绘就了我青春岁月最绚烂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青春已逝。但那段难忘的1972至1982年,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追求梦想,珍惜当下,勇往直前,去探索和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姚庆锋(清风),河南焦作温县人(焦作诗词学会会员)。农村种过地,军营扛过枪,公务员退休,爱好文学、旅游,有部分诗歌发表于《焦作诗词》和其他网络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