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往事—回家过年

金牛张德

<p class="ql-block">作者/金牛張德</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一支难忘的歌</p> <p class="ql-block">还有几天就是蛇年春节了,看到这張照片不由想起五十多年前,从生产队回家过年的情景。</p><p class="ql-block">1969年我们14个同学上山下乡插队到山村,几年后招工招生走了9人,我们队剩下两人,(我和照片中右则那位知友。)我俩下乡前居住在同一大院,是从小在一起的儿时伙伴。我六六年中学毕业,他是六八级的,在家排行最小,因都姓張我称呼他“老八”,我年长点,他叫我“德哥”。我俩同天下乡分配在同一生产队。(照片拍于2017年11月28日,回乡时在当年知青点旁边山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思绪回到1973年下乡四年后,队里其他同学招工走后剩下我俩在山区苦撑,全靠出工在队里分粮过日子。在村民的关心帮助下我俩学会了种蔬菜,当年还养了四只鸡,这几只鸡常在山上吃油茶籽,昆虫,长得很肥实漂亮,母鸡已开始下蛋。</p><p class="ql-block">1974年元月年关临近,记得腊月二十八队里杀过年猪,破列分给知青每人两斤肉。</p><p class="ql-block">我下乡的地方离老家约有40公里路程,每年春节都是回家过年。分到肉后我和“老八”商量,趁肉新鲜马上请假提前回家。</p> <p class="ql-block">说走就走,腊月二十八中午我俩抓紧煮了点麦面糊糊,饭后我和老八一人背个背篼装上队里分的花生,黄豆,两斤肉,四只鸡就下山往家里赶。</p><p class="ql-block">我俩每人背着三十多斤重的东西,下山后沿自宜省道走路回去。若平时空手回家我俩恳定要爬车,这次背着东西不方便飞车只好硬走。</p><p class="ql-block">半路上有只鸡没拴牢挣脱草绳跑到路边土里,我俩费了半个多小时的劲才把鸡抓回来。</p> <p class="ql-block">当天,我俩走到离家还有5里路远的石峽口已黄昏。出发时吃的面糊糊早已变为尿液流失,加上长途路程走了几个小时,又累、又渴、又饿。</p><p class="ql-block">路过这条小街时我俩见有家面馆还在营业,肚子饿得咕噜叫,嘴里直冒清口水,真想吃东西。奈何当时我身上仅有1角钱半斤粮票,只够买一碗面,于是只好买了一碗我俩分着吃临时充饥,然后每人喝了碗面汤解渴,有点食物下肚精神体力好多了,休息片刻后我俩又接着赶路。</p><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后我俩终于到达家乡古镇。回家过年见到亲人自然高兴,疲劳也随之消失。</p> <p class="ql-block">1976年我和老八返城后在同一城市工作。几十年过去了,大家都已两鬓斑白年逾古稀。退休后我俩相聚常聊知青岁月往事,特别是回家过年在路上,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分吃一碗面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上图作者(右)与张老八(左)2020年拍于蓉城家中。</p><p class="ql-block">下图:2017年11月28日纪念下乡48周年,我和老八弟回到当年生队知青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