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十、小师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师妹、林妹妹从广洲回到湖南探親,她和丈夫一起到小师娘郭姨那里看望她,顺手在群里发了一张相聚那一刻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相片中的她,还是那么微胖富态,头发可能新做的,微微烫了一下,有点卷,显得干净利索而时尚,她的园脸上带着一丝微微笑意。显得极其典雅高贵,还化了个淡妆,本来就绝美精致的脸颊,更加明眸皓齿,一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含笑生情地注视着拍摄镜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说起小师妹她比我小5岁,而小师娘她只比我大3岁。我们都是因为一个师父而彼此熟悉。感情深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师妹她是新化煤碳二处的子弟,当年高中毕业没下放农村,直接参加高考,考到湘潭城市建设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学可的女孩子并不多,当年那所学校在湖南相当有名气,毕业生基本分配在全省城建系统。她二十岁那年毕业分配到冷水江规划勘察设计室,当年的毕业生都是包分配的。而我们单位里的曾总他们也是那所学校毕业的校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单位中搞建筑设计的有几个年轻人大部分也都是那所学校毕业的。水平都还不错,尽管它以前是一所专科学校,现在好象这所学校它已经提升到二本学院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82年冷水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我和苏建辉一起调到规划设计室工作, 跟随我们的师付温工,她那年底正好从湘潭城建学校毕业,分配到冷水江市规划设计室工作。她也跟着温工学习城市规划。记得有一天温工指着那个女孩子道,她叫林林,刚毕业分配来的,是你们的小师妹,她很大放地笑着跟大家握手打招呼。她很有领导艺术家的范,说话风格既充满了智慧,又充满了温情,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做事优雅而得体,我那时就想,她是那种八面玲珑当官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次去野外调查资料,她人性格好很温柔,虽然比较胖,但特别勤快,总是跑前跑后,而且始终微笑🙂。这样我们几人便成了非常要好的师兄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83年底我被抽调到市人民法院刑二庭去当书记员。离开了设计室,85年我去武汉城市学院学习深造,87年底毕业,终于拿了一张有含金量的文凭,回到城市规划管理股工作时。她已是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副院长,而几年问,她不断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她尽然考取了找市规划高级工程师,以及注册城市规划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那时期,可能当时我们大家都年轻,又都是从事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她从事规划设计而我从事规划管理工作,业务上联系繁多,我们多次一起出差考察,我们一起去过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参观学习,当时它是上海的CBD,我们尽然在东方明珠电视塔下走了二圈,在这高楼林立的地区,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圆一样,感受大都市的魔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还一起去过云南昆明世博园,美丽的春城气候温和,鸟语花香,市容市貌气温都比较干净舒适,难怪会称是彩之雲,游人特别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还有一年,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去武汉出差,尽然跑到汉口那条最古老的建筑群的江汉路步行街,它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誉,它全长1600米。宽度不宽只有为十多米,是武汉最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也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那里尽然有条湖南邵阳新化人闯出来的码头,叫宝庆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些窄窄的街道路边的建筑基本上是解放前建造的,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以前老武汉的繁华风彩。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现在它周边新建的一些高大尚建筑,跟那时它们对比起来感觉完全不是同的感觉,不同时代的层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些老建筑的外表基本上都是大理石的,欧式风格,建的很精细。基本上都是解放前外国人在中国办的银行、海关等等。不少也是中国人自已设计的,这才是建筑大师的作品。哈哈,它不象现在的一些建筑粗制滥造尽管很高,就象碉堡火柴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把武汉长江大桥走了一个来回,看着滚滚长江东流水。想到伟人毛主席73岁依然横渡的长江水,“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顿时令我们感慨万千,这里就是淘尽无数风流人物的母亲河一一一长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她尽然考取了广州花都区的总工程师,随后调往广州市花都区规划局去当了一名主管业务的总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蓦然回首,往事如烟,是啊,长江之水依然东流奔腾,而我们曾经工作过资江河的水就这么日复一日,迈着不变的脚步,在我们曾经熟悉的河道里继续流淌着,它悄悄地带走了属于我们那个年代在那里工作的几十个春秋——当然也包括我从十七岁高中毕业下放到冷水江中连乡那里的时间,到如今我们都象候鸟一样离开了那座小城,我也已退休都七年了,时间真TMD快!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小师妹现在的她,也已经60多岁了,人生谁不老,现在的她应该真正加入退休队伍,陪儿带孙,在广州过安享晚年的天伦之乐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的老公王校长应该比她早退休两年,原来他是冷江师范的一位副校长,后来也一起调去了广洲,一家人在广州这个超一线特大城市里生活,欢乐和睦,皆大欢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2009年,我和彪哥去广州出差,她请我们在广州一家五星级大酒店聚餐,相隔许多年再见到她时,才发现她变化的非常大,在广州这些年的工作,令她气质,高雅大方,更加理智慧达,并且口才非凡,令人敬佩,言语之间,让人折服,尤其专业水平上更加有成就感,难怪她后来会成为花都区规划局的主管业务的付局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她交淡时,我都能感受到她这种知识性的女性,言行中的智慧与美丽,聪慧与气质,让我不禁为之倾倒。难怪她能在广洲这坐城市中混的如此之位。她有当权女领导的气质和表现,言行中尤为自信、果敢和坚韧,她的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受到她令人佩服的权威和见识。她以高情商和能力赢得人心,处处彰显处一个领导者的风范。哈哈,我为能曾经有一位如此优雅知性的小师妹而高兴,真是我的荣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仔细看着这张相片,最左边是他爱人老王和当年在建没局办公室里的打字员王建华女士,正中间的那位胖呼呼可爱的女人,她就是比我大3岁的小师娘郭姨,相片中的小师娘,哈啥,她也一点不显老,哈哈,她比以前更加漂亮,可能在她自已家中,她隨意的一身合体的银灰色高领毛衣,穿在她丰满富态性感的娇躯上,染过带粽色的短头发,依旧白哲的脸上,笑的特别甜,那是一种阳光明朗,幸福向上的自信的微笑。最后一位男士,他便是我多年的老同事齐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1.21.日写于长沙绿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