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阿坝之十六:岁末走茂县,年关进羌家

小菜一碟

茂县是阿坝州东南门户,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相邻,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全国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羌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九成以上,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br><br>2024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羌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殊荣不仅是对羌族文化深厚底蕴的高度认可,也是对茂县在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更体现了羌族人对自然界的感恩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font><font color="#ed2308">学习调研</font><font color="#39b54a"><<<</font></b></h1><div><br></div><div>茂县以其独特的羌族文化而著称。羌族源于古羌,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对羌人的记载。</div><div><br></div><div>他们自称尔玛人,寻高处而居,终年云雾缭绕,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史传羌系炎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就是以羌族为主体建立。<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 <div>茂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羌族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羌族主题的博物馆,也是弘扬羌族历史,传播羌族文化,展示羌族文明的重要窗口,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展品和深入的文化体验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br></div> 叠溪古为蜀王蚕丛故里,西汉置蚕陵县。《蜀王本纪》载:蜀之先登王者蚕丛,西戎蚕丛氏得帝喾封蜀西,西戎蚕丛氏居山下石室,即为王都。<div><br>据考证,古羌人最早从西北青海、甘肃进入岷江上游,与本地的氐羌人共同形成今天的尔玛人,并在此建蚕陵之都,之后沿岷江而下开国古蜀。</div> <div>茂县的文化以其独特的羌族文化为核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羌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传承。羌族文化是茂县的灵魂所在,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浓烈的民族风情,让人不禁对这片土地充满好奇与向往。<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font><font color="#ed2308">探访松坪沟</font><font color="#39b54a"><<<</font></b></h1><div><br></div><div>叠溪·松坪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茂县县城65公里,距成都245公里,是集观光旅游、娱乐休闲、避暑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度假景区。<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 松坪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地震破坏遗址之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大地震使叠溪古城陷落,遭到毁灭,山上大大小小的碎石滚落河中,形成的堰塞湖成为松坪沟中大大小小的海子。<br> 松坪沟旅游景区处岷江上游两岸,是龙门山褶皱带的过渡地带,有高山草甸、草原、森林。景区以“雄、秀、异、奇、幽”为景观特征,有"三沟九海十四景"之称,由叠溪、鱼儿寨沟、水磨沟、易理河、拉师寨、偏沟六个景区组成,有白石海、墨海、五彩池、芳草海等众多景点。<br> 隆冬时节,游客极少,上游的几个海子已经冰封,所有缤纷的彩叶早已告别了树枝的挽留,空留光秃秃的枝丫摇曳在风中,更添几分萧瑟之感,不过阳光明媚,空气格外清新,整个山谷显得十分幽静。<br> 本来有些遗憾,随着向导沿溪流向下,徒步林间小道,却发现别有洞天,时而亭台入画,时而小径写意,时而水清见底,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即便这个寒冷的冬天,在松坪沟幽静的山谷间,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呢喃,山水景致让人流连忘返。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font><font color="#ed2308">感受杀年猪</font><font color="#39b54a"><<<</font></b></h1><div><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羌年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相关习俗包括杀年猪等在羌族聚居区广泛流传。羌族杀年猪不仅是庆祝丰收和迎接新年的重要仪式,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宗教色彩。随着时代的演变,杀年猪已成为羌族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团聚节日,也是羌族人最高礼仪的待客方式。<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 羌族人有一句俗话:“娃儿娃儿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农历腊月初八羌山气温骤降,此时饲养一年的猪膘肥油满,正是宰杀的最佳时期。 杀年猪的仪式非常讲究,据说要翻看黄历,选择吉日进行,杀猪前还要祭拜神仙和菩萨。杀猪有一套固定的程序,从天刚亮就开始,乡亲们就来到主人家帮忙,分工合作,有条不紊。<div><br></div><div>杀猪时,几个壮年将猪从圈里拖出来,套上绳索,众人齐心协力将猪按在板凳上,杀猪匠一刀封喉。之后,烫洗、刮毛、肢解、分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br></div> 男人负责杀猪,女人负责做饭。偌大的厨房里紧张忙碌,洗菜、切肉、炒菜……烟雾蒸腾中,丰盛的菜肴很快摆满餐桌,清香的咂酒倒满酒杯,乡亲们大快朵颐,载歌载舞,唱起高亢的祝酒歌。欢声笑语中,大家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 杀年猪是传统年俗,也是羌族人民热爱生活、勤劳智慧的真实写照,更是比过年还热闹的事情。因为现在过年都是各自在家过,但杀年猪时,外地的家人也会赶回来团聚,亲戚朋友、邻里乡亲都会欢聚一堂,分享一年丰收的喜悦。<br><br>茂县之行,我们不仅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领略到羌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也体会到羌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div><br>感谢福华哥哥的诚挚邀请和盛情款待,让我们在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热闹氛围里倍感温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