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

五湖四海

<p class="ql-block">2018年离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 <p class="ql-block">2009年支教白岭镇中小北洞小学</p> <p class="ql-block">政教处的日常工作</p> <p class="ql-block">早操集会上编个顺口溜:学校是我家,大家爱护他;架别打,人别骂;墙别扒,书别怕;生活莫拖拉,姿态要优雅;多听话,品德佳,大家才夸他。</p> <p class="ql-block">结对扶贫三年</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99年8月来白岭镇中学任教的。原设想是进修水县五中的,但没调成。别人问我在哪里上班,我说白岭,有人便以为是白岭粮管所(父子在一个单位);当我说白岭教书时,别人又以为我在五中,所以还要补充几句说是桃树港边的镇中学,泡温泉的对面。</p><p class="ql-block"> 白岭镇中学是个富有人情味的学校。大多数教师都住在学校内,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感情深厚,相互帮助,知根知底。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家,邻居知道便叫一起吃,莫舞饭。我刚来的第一年,寒假后上班,同事还叫我去吃拜年饭。他们互请,顺便把我们几个单身汉叫上。后来新来的老师多了,就不搞了。2009年我在北洞小学支教,只有七名教师,春节开学时大家相互请人到自己家作客。农历拜年,白岭人是大年凌晨零点到附近各家拜年的;更有人情味的是当人老了(去世),出殡时熟人会在路边祭拜,视死如生。乡镇是熟人社会,年青人一定要努力干,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正如同美国林肯当杂货店老板时,步行十几公里把多要了的几美分送回顾客手中:不管干什么,都要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名声差了,工作就难干了。</p><p class="ql-block"> 我总觉得白岭镇中学的教学管理公平公正。我在白岭镇中学教了19年,经历了7任校长,两位提了教育局副科,两位?进了县城当校长。初一新生按入学考试成绩分班,初二、初三又按期末考试成绩分班。如果成绩差距大,自然没人愿带“差班”。每次均衡分好,大家又在同一起点上比拼,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而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如有转入的新生,政教处会把相关班主任找来,抓庵分,几张牌打在明处。领导们做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考试时每个教室一列初一的、一列初二的,另一列初三的(共六列),不给学生舞弊的机会(只能前后张望,然而又不是同班的)。学校严肃考纪,学生舞弊记零分并张贴公示记处分的。各班计分人数是固定的,少了就补零来计均分。优秀班主任的评定就是按班主任津贴多寡来的,谁优秀就是瓜熟蒂落、一目了然:这叫做“名利双赢”。所以教风很正,学风亦浓,教学成绩在周边几所学校里名列前茅。这里有尊师重教的传承,地少地薄,家长热心放子女读书。家长支持老师,家访时家长把老师当客人待,总劝人吃本地鸡蛋(吃多了,老师也想说“本地蛋又不是金子”),甚至还给一些果子(水果、薯片等)带回家。以前总有遍远的学生被旁边的学校挖去,政教主任把《修水教研》里的中考排名表复印几分,张贴在那个村小,学生就不乱跑了。我在白岭镇中学当了15年的班主任,早上六点进教室,晚上十点查寝后回家睡觉,自己班上的事情从不麻烦领导们,认真完成各项任务:还正要做的,不如尽快做好。一所好学校是因为有一个好校长。 一个优秀的校长总是能团结所有的老师们,知人善任,并散发出人格魅力让老师心服口服。校长们有的善于宣传鼓动,如对学生要“严而有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鼓励“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对全体教师要求团结“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在教学奖金上不能“黄鳝、泥鳅一样长”;有的为人处世值得称道,不吃独食、以情感人;有的自己带头上,晚上十一点时搬梯子到寝室门窗查手机,那光闪闪的就是学生在玩的手机。</p><p class="ql-block"> 蒙同事们看得起,2008年我争当了一届镇人大代表,本来是副校长的(校长是列席代表)。2010年县人大、政协与教体局在白岭镇召开全镇教育发展会,要让修水五中自生自灭(2025年五中高中部转至修水县黄田里,变为南圳高中)。我在会议上提了几句意见,一是教师待遇只比县残联好一点,奖金是用老师自己的钱来奖励自己,每年不足一万,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差距太大了(一半),不合《教师法》里规定的教师不低于公务员工资;二是评职称受指标限,前面一大批人,遥遥无期;所以其他单位招人,老师们趋之若鹜。县人大说要到教体局查帐。丁书记叫我当了党办主任,又当了两届镇党代表(主要是选举镇党委委员),说是让年青人见识一下场面。2014年卢主任打电话给我,说政教处还要人干活,叫我主动和校长说一声。于是我就协助卢主任管政教了。主要工作有团委、卫生、纪律、集会讲话、广播室、学生会、学藉、寝室、心理健康等。政教处就我们两人,他管班主任考核、学生资助、跨班级矛盾纠纷处理等。我当教师代表最久,每届均当选,为学校的发展提了许多意见。主要参与教师考核制度、评聘制度、工会制度的制订、修改、完善以及对学校财务支出的审核。对经常性在温泉泡澡的白条提出了批评意见;评聘制度主要缩小不同奖励之间的分值,还是要以教龄为主,校长每年分值是1.5分,三年即4.5分(后来劳动局、教体局发文校长每年分值为3分,即当三年校长,相当于教书9年,真正的“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在讨论中,我讲了个选当法兰西院士的故事,所有的标准里,必须年纪大的人,因他当不了多久就去了,于是又有指标可以用来选。如果年青人多占了指标,那真的是够等的了。</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深处的几件事,一是2002年广东开始“非典”,导致2003年中考在本校进行,仿佛是三年疫情的预演;二是2008年期末考试只考上午一科,由于将连续下大雪,学生放假回家。学校计划了家访,我们不能失信于学生,那天我们五人冒雪步行上焦洞村,准时到达焦洞小学,出乎家长、学生的意料之外。午饭是在同事的叔叔家吃的,“薯丝饭、茶壳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寒冷的天气与主人的热情、热腾腾的饭菜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也首次吃到干苋菜炒五花肉,苋菜是主人特意暑假种的、晒干来冬天吃;三是2009年我在北洞小学支教一年,主要教六年级13名学生的语文、英语,从九所小学的倒一,到小升初获全镇第一,得到了几千元的奖金,打破了“初中教不好的老师去教小学,小学教不好的老师去教幼儿园”的谣传。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胡校长代表学校买了床被子送我,我至今在用。难忘下雨天披雨衣骑摩托车上班的艰难;难忘带领六年级全体学生去尖山爬山的欢乐;难忘全体教师到修水找老板化缘买办公桌,喝了150元一杯洋酒后醉酒的难堪;难忘全体教师一起去渣津兜率寺玩,仿佛就在昨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