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医生手记 心与心的交映(112)

法慧居士

<p class="ql-block">  51岁的牛先生事业有成,从30多岁就下海经商,开着两家公司,管理着300多名员工,家资超过千万。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半夜因头痛被紧急送到了当地医院,经头颅CT检查发现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经过紧急手术脑出血被控制,出血被清除,但牛先生却没有清醒过来。第二日被当地医院告知又出现了大面积脑梗随时有生命风险,没有办法只能长途转运到我们医院的脑科中心。经过长度10余小时的手术,虽然生命体征存留了下来,但脑电活动消失成了植物人。</p> <p class="ql-block">  在ICU治疗了20多天,家人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最后决定放弃原发病的治疗,将牛先生转到我们舒缓医疗科进行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吹着有创呼吸机的牛先生刚到我们科室时还处在颅脑损伤引起的尿崩症期,经历了高钠高氯的危急值,经历了全身水肿的低蛋白血症,经历了血压象过山车一样收缩压从180不到几分钟就变成70多,经历了呼吸机呼气末正压调节1个厘米水柱使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从20多毫米汞柱飞涨到80多毫米汞柱。</p> <p class="ql-block">  看着日趋病情相对平稳的牛先生,家属们的意愿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从完全放弃进行临终关怀到是否可以进行植物人的促醒。家属的心态发生了改变,那我们的治疗也就要跟着改变起来。我第一时间联系了神经康复科的张主任,张主任很快过来查看了病人。他的意见是植物人状态成立,但促醒的机会微乎其微,如果家属积极也可以尝试。并让主要家属第二天到他们科室商谈。</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中午,张主任给我打过来电话说,这个植物人的促醒还是......而且还不断地提醒我这个病人和前面医院有纠纷让我高度重视。而家属们却不断地来追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转到张主任的科室,他们想尽快开始植物人的促醒康复治疗。双方的反应让我不知所措。</p> <p class="ql-block">  经过深入的了解,原来那天家属们去见张主任时,不断地抱怨当地医院在牛先生治疗初期的不积极,并且对当地医院开始的治疗方案心存疑虑。家属们不是在向前看,而是沉浸在当地医院的治疗上,并且有的家属情绪激动。张主任多次给他们谈及目前患者的病情和疾病可能的结局,但家属们总是不接话,只是象祥林嫂一样诉说对当地医院的各种不满。</p> <p class="ql-block">  虽然经过我们不断地穿针引线,牛先生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但这件事也反映出对重症病人,当患者本人无法进行医疗决策时,家属们在医疗决策上承担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有选择恐惧症的家属以及多个家属共同决策时,这种矛盾就显得越发严重。</p> <p class="ql-block">  在临床工作中,我也经常碰到家属们对前期各种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也经历过家属们将这种不满意甚至抱怨发泄到我们身上的情形。这个时候心中的委屈无以言表,处在一种涩涩的负面情绪中。能给内心说的只有那句“何者多力?忍辱多力。”</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曹诚,主任医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舒缓医疗科主任。擅长急危重症和老年医学。是西安市老年医养结合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急诊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医学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首届医师节市级“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者。是中国西北地区安宁疗护工作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实践中创立的安宁疗护三原则被卫健委在全市推广,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2016年至今参与创办两家安宁疗护中心,均成为西安市安宁疗护示范单位。先后给超过500位的患者提供过临终关怀服务。联系电话13891969851(微信同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