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p class="ql-block">  弘一大师说,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是啊,很多人,很多事装在心里太沉重了,放下,才能轻松的去过以后的日子。大道至简,物欲降低,不会活的那么累。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我和刘先生都一致认定,我们过这样的极简生活。无社交,无应酬,无各种圈。除了上班,就是宅家。自己买菜做饭,不上饭店。这种极简的生活风格反倒让我们更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 每天他买菜回来,我就凑上去解开塑料袋,准备洗菜,而刘先生正好歇歇脚,喝口水。等我把菜都洗干净,他开始切菜,备菜。我在一旁根据不同份量的菜准备不同的盘子,汤碗。收拾刀板,菜篮。等他把菜炒好,灶台我也收拾的差不多了,不至于锅碗瓢盆都乱糟糟,台面上是爆出的油和散漏的盐,还有残留的葱姜蒜。事情都嵌入的刚刚好,不冲撞也不冷场。</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总是做着不一样的早餐,每天都不一样。包含水果,坚果,奶制品,粗粮,杂粮,点心,主食,干湿搭配,中式西式混合。每天都翻着花样,很有仪式感。其实这么多一顿早饭吃不完,我就带到单位当午饭。现在早餐简简单单一个肉包,搭一盒牛奶或一杯酸奶,也是干湿搭配。一个肉包2元5,一盒牛奶两三块。一顿早饭,5元左右,即省时简便又当饱营养。因为早上起晚了上班来不及的话可以边走边吃啊!刘先生就是这样。总是一边走着去等厂车,一边咬着包子。刘先生不喜欢搭牛奶酸奶,总是在包里放一杯热水。以前刘先生总是一个大肉包,自从我每天一个肉包后,他开始降格吃豆沙包。刘先生的所用之物和所吃之物总是主动降我一格或几格,以我为先。这也是他的可贵之处。就像每次吃咸鸭蛋,他总是先把蛋黄送到我嘴边,自己吃剩下的蛋白和被蛋白粘着的那一层薄薄的蛋黄。他也算是尝过咸蛋黄了。这也总让我很感动。</p><p class="ql-block"> 自从早餐改为吃肉馒头之后,我感觉,生命在慢慢的向回循环,就像一个圆,走向终点也是起点。小时候,大约十一二岁时,我也是早上一个肉馒头,边吃边走着去上学。那时,如果外婆没烧早饭,就会给我2毛钱买早饭。我有时买一根油条,有时是糍饭糕,有时是肉馒头。反正都是2毛。吃油条或糍饭糕时,店家都会先递给你一张四方纸,包着拿油条和糍饭糕,不至于手上粘油,有时会滴在衣服上。相比之下买肉馒头的次数多些,一来热乎乎的馒头在大冷天可以先捂捂手,二来毕竟里面有一大块肉。那时村上卖肉馒头的是两家。一家是小辫子老婆,还有一家就是菊丽冬的母亲。小辫子是村上不受欢迎的人,只喜欢喝酒扰事。但他老婆做的馒头确是大家喜欢。菊丽冬的母亲是后来才做馒头生意的,我记得她母亲做的肉馒头里的肉馅大,肉里和了些黑木耳,很鲜。而如今我总感觉我又回到了小时候。每天早上一个肉馒头。</p><p class="ql-block"> 不光是经常回忆儿时的情景。就连晚上做梦都经常梦见儿时的同学,亲人,故友。儿时,是最简单的。在故乡老家,是最简单的。我喜欢这样的简单。我想回到这样的简单。有时,我们想要的太多,就会有很多的烦恼。事实上,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只是不觉得而已。人心永远不会满足。物欲的膨胀也会越来越大,要时刻提醒自己,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就像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我只想一个人写写文章就满足了。一杯茶,一盏灯。</p><p class="ql-block"> 这种种的迹象是不是都在提醒我,该回家了。一个懵懂的女孩,出门31年了,该往回走了。生命一点一点的往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其实我就知道,这座城市不属于我。就像我从不喜欢面条,而面条是这座城市的名片,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阳春面,也已经进入申遗阶段。我最终是要回到那简单的地方,蒲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