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的三层歇山顶阁楼。阁楼雕梁画栋,飞阁流丹,气势巍峨壮观。夜晚灯火熣灿,流光溢彩。登楼四望,但见韩江水流波澜,长桥卧波,远山含黛,毛峰如画;烟波浩渺,舟帆点点,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p> <p class="ql-block">古城店家售卖的扎染裙装色彩秀丽,甚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陽月街的古井在清朝的乾隆和同治年间曾经重新修缮。</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在龙椅上小憩一下。</p> <p class="ql-block">这是潮州的开元古寺。开元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是唐玄宗以“开元”命名为全国十大州郡建设的十座寺庙之一。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建筑布局庞大,共有四进,包括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形成了庞大的四合院式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中的菩提树枝繁叶茂,树型自然形成“心”的形状。寓意诚心向佛,佛心慈悲向善。也是寺内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有唐代的石经幢,北宋的大铜钟,元朝的石刻香炉,明代的木雕千佛塔,清代雍正版和乾隆御赐的《大藏经》7246册等。</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小姑娘身着汉服在寺内展示少女曼妙的身姿,青春靓丽,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潮州古城内的功夫茶馆。我们在这里欣赏潮乐潮剧,品味功夫茶的清香。其乐融融,快哉悠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城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一幅小小的对联,展现出潮汕文化中惜茶爱茶饮茶的悠久的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名桥”。1171年,南宋潮州太守曾汪主持,造舟为梁,以86只船架设浮桥。并在中流砌一个长宽五丈的大石墩以固定浮桥,由此开启了广济桥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在1958年改为可通汽车的公路桥。为恢复古桥原貌,2003年潮州市成立了“维修广济桥委员会”按照明代风格对广济桥全面修缮。2007年完成广济桥修缮工程并开放使用。</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每天早上九点将浮桥封闭,行人开始过桥。下午四点将浮桥打开,舟船开始通航。这解决了行人过桥和舟船通行的矛盾。</p> <p class="ql-block">走在浮桥上,聆听江水的潺潺流淌。江风拂面,夕阳下邂逅时光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与一体,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孤例。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坐在广济桥的风雨亭中,江风徐徐吹来。仿佛穿越时空,听每一块石板诉说着广济桥的历史过往。哗哗流淌的江水,带着过桥人的期盼,流向诗意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夜色阑珊,广济桥华灯初上,五彩斑斓。使古桥更加抚媚动人,唤发出古韵新姿。</p> <p class="ql-block">桥上的每座风雨亭都形式各异,建筑风格各不相同,为广济桥增添了靓点。风雨亭的名字也很好听,有得月亭,凌霄亭,朝仙亭,登瀛亭,乘驷亭等。雅致而带着仙气。</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广济桥,身姿更加娇媚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下午最后一站参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公祠。石牌坊上金光闪闪的“韩文公祠”四个大字是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到潮州古城调研时所题。</p> <p class="ql-block">这是韩文公祠正殿中的韩愈雕像。上面的“泰山北斗”为胡绳所题,“百代文宗”为周培源所题。</p> <p class="ql-block">“功不在禹下”出自韩愈称赞孟子之文,后人复以赞美韩愈复兴儒道之功劳。</p> <p class="ql-block">韩公祠中共有历代碑刻36块。年代最早的是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唐碑》。主要记载韩愈历史和韩瓮治理潮州业绩以及颂扬韩公祠的诗文。文中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为天下对韩愈的定论。</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上午参观了陈慈黉故居。陈氐故居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历经三代人相继建成了12座宅第。2019年陈氏家族成员来汕参观考察,成立了文化投资公司,负责管理运营陈慈黉故居。</p> <p class="ql-block">陈氏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等宅第,共计506间厅堂,建筑面积达2.54万平方米。共耗费900多万两白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占地6861平方米,大小厅堂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宅第。</p> <p class="ql-block">相传陈氏故居当年请了专门负责开门关窗户的佣人。佣人每天早上来后开始逐个打开所有房间的窗户,至到中午吃饭时才开完。午饭后又开始逐个关闭所有窗户,直到天黑才完成全部窗户的关闭工作。每天周而复始,来回往复。</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又名陈步銮(1843~1921年)。是清朝时期的华侨实业家,金融家。1871年陈慈黉子承父业前往泰国,设立了“陈黉利”商行。后来又在越南,新加坡开设了商行。潮汕当年有句话“富不过慈黉爷”,就是指再富也比不过陈慈黉。1903年陈慈黉返回家乡颐养天年,1921年在家乡去世,享年78岁。</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陈氏故居的小广场上观看了英歌舞表演。英歌舞是流行于潮汕一带的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的民间广场舞蹈。英歌舞表现的是扶正压邪,团结战斗和勇敢拼搏的英雄气概。是湖汕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英歌舞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看完陈慈黉故居,又去了汕头的小公园。这里是汕头市的旧城老街,反映了汕头过去的历史和商贸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旧城老街拍照留念,并在此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小吃。</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骑楼大部分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南洋归来的客家人创业建设的。也能想象到当年汕头商贸繁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参观了一个潮汕历史博物馆。由于时间关系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没有时间深入了解。</p> <p class="ql-block">天色近晚,我们来到塔山景区。塔山景区是个不太高的小山坡,但爬上坡顶可以俯瞰汕头市容。江对面就是市政府大楼。</p> <p class="ql-block">岩石上镌刻着二句诗,“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正是在山顶所看到了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江水缓缓流入大海。我们也结束了潮汕5天4晚的全部行程。潮汕地区的历史人文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客家人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为此而骄傲和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