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 style="font-size:20px;">作者/摄影:水晶</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u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71982429</u></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每逢过年各地都会有各种灯笼展示出来,既是喜庆欢乐,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并形成一种产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卖灯笼的很少;一般家庭收入有限,所以一般小孩子们过年点的灯笼都是自己做的。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那年,过年前爸爸教我们制做灯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夏天,为了防蚊家家门上都着挂竹帘子。到了冬天,竹帘子不用了,或者有的也坏了,第二年还要重做新的竹帘子,我们就将旧竹帘子上的竹棍一根根的抽出来,用竹棍做灯笼的框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开始,爸爸教我们做简单的灯笼。首先,让我们折出长度相等的六根竹棍,分成两组,每组三根,然后用做被子的白线,把三根竹棍分别绑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三角形比较容易成为一个平面。再用三根等长的竹棍将两个三角形连在一起,绑成一个三面柱体。在搭起来灯笼架子后,再用白面打成糨糊,灯笼架子外面糊上纸,就做成了一个三面柱体的灯笼。爸爸还教我们用红墨水喷洒在灯笼上就做成了彩色灯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在爸爸的指导下,我们做复杂一点的六面柱体灯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将竹棍折成长度相等的十二根,分成两组,每组六根,然后绑成两个相同的六边形,记得六边形不像三角形那样稳定,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经常变形。我们再用六根等长的竹棍把两个六边形连在一起,绑成一个六面柱体。我们用白面打成糨糊,外面糊上纸,有时再在灯笼上涂一些颜色或者画上一些简单的图案,做成一个六面柱体的彩色灯笼。</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慢慢地我们还学会做更复杂一点的五角星灯笼,我们还用纸折叠出一些不同样式的灯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年时,我们在灯笼的最下方用铁丝做出一个支架,插上小蜡烛。点燃小蜡烛,我们提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到处跑着玩,那种成就感让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开心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晃近六十年过去了,虽然那时简单样式的灯笼被现在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样式的灯笼取而代之,然而童年的记忆永远不会抹去。每当想起这些童年的往事都会勾起我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在我们年龄还幼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十分注重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鼓励并教会我们手脑并用。我和弟弟们不仅学会了手工制作灯笼,还自制出其他许多种玩具,不仅为家里节省了买玩具的开支,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培养我们的创作兴趣,其乐融融。比如,我们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学会了独立设计和物尽其才,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玩耍,无形中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让我们受益终身。我由衷的感谢我的父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