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管理思维,助力大学生成长

火凤凰

<p class="ql-block">  和女儿聊天,总能收获满满的快乐。她分享着学校生活、社团工作,还有大学生的现状,其中不乏困扰。比如在社团活动中,不少学生将金钱报酬作为参与前提,却忽略了大学正是锻炼思维与技能的黄金时期。还有家长提到孩子上大学后患上“空心病”,对生活缺乏热情,对自我价值感到迷茫。这一病症并非凭空产生,家庭压力、学校唯分数论以及社会功利主义都是背后的推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渴望积极向上,期待步入社会后能一战成名。然而,这不仅需要实践与积累,更离不开管理者思维。在组织中,若只是按部就班接受安排,缺乏积极主动的思想与管理思维,无疑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p> <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呢?</p><p class="ql-block"> 我建议女儿在社团工作中以管理层身份思考和应对问题。大学期间,参与社团管理与创新实践项目,能锻炼领导团队、协调成员关系和决策的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若只是为了名誉参与活动成为管理层,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好。</p> <p class="ql-block">  比如在决策上,可能因缺乏战略思维而草率行事。在项目选择时,不充分调研市场与风险,仅凭部分信息或个人喜好盲目拍板,最终导致项目失败。团队管理方面,不懂合理分工,让擅长文案的同学负责数据统计,无法发挥成员专长,降低效率;不善于激励,单纯依赖物质奖励,忽视精神激励,难以激发员工深层动力与忠诚度。面对变化,缺乏创新与应变思维,当市场、政策改变时,不知调整业务方向或工作方法,使团队错失机遇,陷入困境。</p> <p class="ql-block">  管理思维对我也有深刻影响。在思源学校捐建项目中,我借鉴邢先生的指导,尝试从政府领导的角度思考,比如资金分配、项目考量以及支持学校建设的关键因素等。这种思维方式让我能多视角看待问题,克服困难,坚守为偏远地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我羡慕女儿能在热爱的领域不断学习实践,积极涉猎不同领域知识,参加跨学科讲座拓宽视野。参与社团活动时,她不仅关注当天热闹,还思考前期策划、宣传推广等环节与活动效果的关系。遇到问题,如参与人数少,能从多方面深入分析,而非简单归结为宣传不到位。她还了解各社团运作模式,思考整合资源,推动社团间合作与学校社团生态发展。这样的锻炼,才是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思维练习。</p> <p class="ql-block">(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