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老了都会怀旧,我也不例外,常常夜晚躺在床上回忆那些难忘的往事。前不久侄女李聪让我给她搜集一些老照片,想做一部相册,她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我翻箱倒柜尽最大努力搜集到一些珍贵的老照片,翻拍、修剪后用微信发给李聪,李聪做了一版相册,做的不错,唯一的缺憾就是照片缺少必要的说明和注解,使阅读着不知道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毕竟李聪年轻,对有些事情不太清楚,要做到这些不太可能,于是我决定自己动手完成这部相册。</h3><div> </div><div>我做这个相册的目的是想把散落的老照片收集起来,便于大家阅读收藏,有些老照片很珍贵,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或者没有全见过过,通过这部相册使大家相互进一步了解,使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加融合幸福,能达到这个目的我就非常满足了。</div><div> </div><div>这部相册共收录了100张照片,其中大部分是早期的照片,后半部分也收录了一些近几年大家庭重要活动的一部分照片。</div><div> </div><div> 人生苦短,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闲时翻翻老照片会感到其乐无穷。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或错误的地方,请及时告知我,我会及时修改,如有好的建议或有珍贵的老照片也及时告知我,我会进一步完善这部相册。</div><div> </div><div>最后祝大家庭每一位成员快乐、开心、健康、长寿!</div><div> </div><div> 李建功</div><div> 2017.7.15</div><div> </div> <h3>外爷赵名岗,这是我保存的外爷唯一一张照片。</h3> <h3>外婆李淑珍,也叫赵李氏。</h3> <h3>外婆在兴庆公园拍的一张照片。</h3> <h3>大荔的姑妈(父亲的姐姐)。</h3> <h3>年轻时的父亲,拍摄时间,摄于何处不祥。</h3> <h3>年轻时的母亲,拍摄于上海,时间不祥。<br></h3> <h3>父亲在上海,拍摄时间不祥。</h3> <h3>在上海,小孩是三哥,拍摄时间大约1947年上半年。</h3> <h3>父母亲和三哥,摄于上海,拍摄时间大约在1946年下半年。</h3> <h3>摄于上海,时间不祥。</h3> <h3>拍摄于上海,时间约1947年</h3> <h3>年轻时的父亲,拍摄时间不祥。</h3> <h3>年轻时的母亲,拍摄时间不详。</h3> <h3>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拍摄地址和时间不祥。</h3> <h3>七舅,拍摄时间不详</h3> <h3>三哥小时在上海的照片,拍摄时间大约1947年。</h3> <h3>这是我小时的一张照片,估计不到一岁,拍摄时间大约1948年下半年。</h3> <h3> 晓华半岁时的照片。</h3> <h3>我和妹妹晓华,晓华约3岁,我7岁,拍摄于1955年。</h3> <h3>此照片背后留言:“李有章时年七旬,赵雅青时年五旬有二。七四年五一摄于西安。”</h3> <h3> 照片背面留言:“李有章时年七十,七四年五一摄。”</h3> <h3>此张照片背面有父亲的留言:“此照摄于1974年9月1日,时有章70岁,雅青52岁,晓华23岁,孙女李聪8岁。李有章誌”。</h3> <h3>这是大荔五婶带着女儿群娣和儿子建喜来西安和父亲母亲在兴庆公园拍的一张照片,看李琬的年龄有3岁左右,所以拍摄时间大约在1980年。</h3> <h3>可能拍摄于1957年左右,这是当时最时髦的艺术照,左上角的头像叫“化身”。</h3> <h3>这张照片拍摄于1956年夏天,母亲旁边是同院的黄妈妈</h3> <h3>这张照片拍摄于西安某照相馆,大哥18岁,二哥17岁,三哥11岁,我6岁,晓华两岁。</h3> <h3>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合影,遗憾的是父亲当时不在,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没有参加拍摄。拍摄时间估计在1959年。</h3> <h3>这张照片估计拍摄于1958年。</h3> <h3>这张照片拍摄于1964年初夏,刘学辅(我叫哥)和李敬群(我叫姐)从大荔到家里来,好像是为学辅哥看病,在家里住了几天。敬群是大荔五叔的大女儿,后来考上北京邮电学院,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大学生(70届),毕业后分配到蒲城邮电局,曾担任过蒲城邮电局局长。</h3> <h3>三哥小学毕业时的照片。</h3> <h3>三哥上中学时的照片。</h3> <h3>母亲在兴庆公园。</h3> <h3>母亲和晓华在兴庆公园,抱着的是李聪,李聪从小在奶奶家长大,直到小学毕业上中学才回到博物馆大哥家。</h3> <h3>大哥年轻时的一张照片。</h3> <h3>照片拍摄于1985年,拍摄地兴庆公园,父亲时年81岁。</h3> <h3>大哥在天津出差时的照片。</h3> <h3> 这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1966年文革期间,我去北京串联,在天安门广场穿着军大衣留影,见证了历史的瞬间。</h3> <h3>李聪五岁左右在兴庆公园的照片。</h3> <h3>晓华在兴庆公园。</h3> <h3>晓华和李聪。</h3> <h3>姿势不错。</h3> <h3>年轻就是好。</h3> <h3>英兰在西安革命公园的一张照片。拍摄时间不详。</h3> <h3>我和建昌拍的张照片</h3> <h3>婆从咸阳到西安来住两天,全家人陪婆到兴庆公园游玩并合影留念。拍摄时间大约1958年。</h3> <h3>这是在照相馆拍的一张照片,拍摄时间不祥。</h3> <h3>此照片背面有父亲的留言:“60年9月初旬,建华、建昌由咸到省,我携晓华、建功并建华、建昌同游兴庆公园留念。有章誌。”</h3> <h3>照片拍摄于西安革命公园,拍摄时间大约在1957年冬季。</h3> <h3>1957年10月,七舅带我婆及建昌去北京游玩,在北京万寿山拍照留念。当年七舅24岁,建昌6岁。</h3> <h3>这是在大新巷6号院子李妈妈家上房门前拍的照片,时间应该是文革期间1966年或1967年,我胸前好像佩戴了一枚纪念章。</h3> <h3>大哥在博物馆院子的照片,拍摄时间不详。</h3> <h3>这是爸爸、妈、三哥、晓华带着玉霞在兴庆公园的照片,玉霞看样子四岁左右。当时八舅脉管炎多次手术,家里忙不过来,就把玉霞放到西安让她姑妈照管了几个月。拍摄时间大约在1966年。</h3> <h3> 我和英兰在汉中时的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1972年或1973年。</h3> <h3>晓华和李聪,李聪有5、6岁吧。</h3> <h3> 晓华在公园给谁拍照?我猜不出来。据晓华说是李颖。</h3> <h3>晓华在兴庆公园。</h3> <h3>英兰在汉中。</h3> <h3>我在汉中汉江机床厂的照片,当时我在汉江机床厂乐队担任圆号手。拍摄时间应该在1976年左右。</h3> <h3>在兴庆公园的照片,母亲抱的是李怡,看样子有一岁多,拍摄时间大概是1976年。</h3> <h3>我和英兰的结婚照,拍于1976年。</h3> <h3> 这张照片都穿的“列宁服”,看晓华的年龄也就不到两岁,拍摄时间应该在1953年冬季。</h3> <h3>母亲和大新巷同院的黄妈妈的照片,黄妈妈是南方人,大女儿叫孙仪,小儿子叫希贤,搬家后再没有联系。</h3> <h3>晓华小学毕业证上的照片。</h3> <h3>英兰和李琬,当时李琬有两岁多。</h3> <h3>这张照片拍于1977年冬季,李琬不到一岁,李怡两岁多,李聪10岁。</h3> <h3>我和三哥的照片。</h3> <h3>我和李琬的照片。</h3> <h3>这是父亲在大新巷6号院居住时在后院拍的一张彩照,好像是上房李妈妈的儿子李家骏给拍的,拍摄时间肯定是在文革后期,具体那一年记不住了。</h3> <h3>晓华和英兰的照片。</h3> <h3>我婆在西安兴庆公园的照片,晓华的肩上有个小人,晓华说是玉霞,那么这张照片拍摄时间大约是1966年。</h3> <h3>这张照片背面有父亲的留言:“一九八五年正月二十二日,我八十一岁生日时,二子域雄夫妇并孙子兴庆由大连回到西安,在兴庆公园合影留念。李有章志”。前排小人从左至右分别是:李慧、李琬、迎庆、李怡、李颖。</h3> <h3>这张照片背面有父亲的留言:“83年5月下旬,二子域雄由大连回到西安,合家在兴庆公园摄影留念。”照片前排的小人从左至右是:静静、曼曼、瑞瑞、李琬、赵磊、李慧,第二排有训练、李怡,四嫂抱着娟娟。</h3> <h3>这张照片拍的比较晚了,都是彩照了,晓华抱的乖乖有一岁多,拍摄时间应该是1986年,在兴庆公园。</h3> <h3>1967年串联去上海,在外滩留影,其他三人是:闫正荣、赵安,另外一个人想不起名子了。</h3> <h3>这张照片是在咸阳照相馆拍的,婆前面的小人是月霞,也就是一岁多,拍摄时间大约在1958年秋天。</h3> <h3>1983年9月,民建东关南街支部迎春合影,父亲还带着李琬,李琬当时已经六岁了。</h3> <h3>父亲在大新巷家里的一张照片。</h3> <h3>1993年10月11日,我随当时的煤炭工业部组织的风力选煤考察团赴前苏联考察学习风力选煤技术,在苏联期间去了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图拉,图拉是托尔斯泰的故乡。这张照片是在莫斯科郊区的白桦林拍的。</h3> <h3>这可能是三哥随学校到青岛旅游的一张照片,拍摄时间大约在1998年。</h3> <h3>这是大荔大姐一家人,我只认识姐夫王升堂,大姐荫花和大姐的大女儿王玲芳,玲芳的大女儿瑞瑞,其余人是大姐两个儿子媳妇和孙子,还有大姐的小女儿等。</h3> <h3> 晓华带妈去看牡丹花。</h3> <h3>母亲游大理时的照片。1997年我带妈去我单位在昆明的疗养院疗养旅游,先随疗养院在昆明周边旅游六天,随后报团去大理、瑞丽、缅甸等地旅游七天,修整一天后坐火车去成都玩了两天,在成都去了青城山,都江堰,宝光寺等地后回家,来回二十多天,旅游了整整十八天,妈当时也已经75岁了,出去玩一点都不累,团里许多比妈小十几岁的人都不如她,那时妈的身体真好!</h3> <h3>母亲游三亚时的一张照片。2006年我带妈报了个旅游团,游览了三亚、北海、南宁、桂林、阳朔等地,团期13天,坐了三次飞机,一趟海轮,一趟江轮,一趟旅游双层火车,一趟普通火车,一路上海、陆、空交通工具全都体验了一遍,妈玩的很开心,虽然妈当时已经是84岁高龄,是团里年龄最大的,但随团出游从不掉队,团里的人都夸妈的身体好。</h3> <h3>这张照片也很珍贵,这是2001年李琬结婚时我妈、七妗子、八妗子三姊妹与李琬、陈一一起的一张照片,三姊妹一起照相可能还是头一次,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记忆。</h3> <h3>这是2006年在曲江生态园给母亲过84岁生日的一张照片,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也没有组织好,所以照片上的人站位比较乱,前后排的人相互遮挡有的人看不清楚,但八舅,八妗子,七妗子等人还是很清楚的,他们能参加妈妈的寿宴很不容易,毕竟年龄都很大了。</h3> <h3>这张照片是2012年给母亲过90岁生日的全家福,天气很好,青龙寺门口的台阶非常适合合影照,所以这张照片的质量不错,每个人都很高兴,体现了大家庭的温馨和谐气氛。</h3> <h3>生日的喜悦😊摄于1912年,母亲90岁生日。</h3> <h3>2012年,二哥二嫂及迎庆时隔27年再次回到西安,在西安住了十天,西安的弟妹及侄女轮流做东陪二哥一家游览西安的名胜古迹,品尝西安的名菜小吃,在一起叙往事,拉家常,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这是临走前的一张合影。</h3> <h3>儿女们和母亲的合影。</h3> <h3>2016年7月23日,在川渝人家酒店为母亲过94岁生日,母亲虽然腿脚不如以前,但头脑清楚,思维敏捷,生日当天精神很好,儿孙络绎不绝的为母亲祝寿敬酒,母亲也高高兴兴的照单全收。</h3> <h3>寿宴中的闹闹、帅帅、点点。</h3> <h3>婆孙俩多么亲热!</h3> <h3>2017年5月7日,月霞、丽霞姐妹俩从咸阳来西安看望她姑妈,母亲很高兴。</h3> <h3>2017年2月3日,淼淼从上海回家来西安看望她太奶,淼淼上学毕业后到上海工作,有四、五年没见过,现在已长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说话得体大方,看来小孩出去锻炼一下受益匪浅。</h3> <h3>2017年5月20日,建军、亚萍、玉霞、小杰及玉霞的小外孙一行5人从咸阳来西安看望母亲,母亲很高兴,一定要我带他们去外面饭店吃饭,建军等执意不去,后来英兰在小洁帮忙下,也凑了一桌菜,招待了远方的来客。</h3> <h3>玉霞和她姑妈多亲啊!</h3> <h3>2017年春节期间,李琬一家来给她奶奶拜年,闹闹和太奶合影留念。</h3> <h3>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2月4日,地点在赵磊家。我认为这是一张十分珍贵的照片,兄妹三人如此亲密的合影可能还是第一次,三个人情绪都很好,充满了温馨,和谐,幸福的气氛,可是谁能知道此时建昌已身患重疾,且已病入膏肓,这消息太突然了,太意外了,老天爷怎么这么不公平?亲人们忍住悲痛四处求医,根据专家的建议采用了一套最科学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h3><h3> </h3><h3>建昌小我三岁,是我的表弟,但我从来都是把他当我亲弟弟对待,他这个人一生大气、大度、大智、大勇,上学不多,但读书不少,接人待物,为人处世充分体现了他厚实的文化底蕴,照片上他稳重的微笑,使亲人们对他的最后印象定格在他那善良的笑容上。</h3> <h3>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4月10日,拍摄地点在楼观台。</h3><h3><br></h3><h3>建昌从北京回到了咸阳的家,想通过换个环境来缓解病情,这种思路是正确的。回家后亲人们一边继续治疗,一边带着他在咸阳周边走走,了解一下自己熟悉的乡土人情,品尝一下自己喜欢的名吃小吃,亲人在一起说说叫人高兴的事,建昌的心情很好很高兴。什么叫“临终关怀”?这就是真正的“临终关怀”,让危重病人体面的,有尊严的离开亲人,是“临终关怀”的真谛。</h3><h3> </h3><h3>其实建昌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有一个贤惠能干的妻子,有两个多么好的妹妹,有两个孝顺听话的儿子,还有四哥和五哥,这一辈子没白活!</h3> <h3>2017年2月6日,我和英兰吃完晚饭拿上轮椅带母亲坐出租车去大唐芙蓉园观看了《大唐芙蓉园2017迎春灯会》,灯会的花灯制作的非常漂亮,母亲看的很高兴。以前母亲每年都要看迎春灯会,今年身体不好,腿脚不便,所以迟迟没去,虽然想看但自己知道去不了,我和英兰商量后,决定满足母亲的这个心愿。虽然在回家的路上很不顺利,到家都快11点了,但只要母亲高兴这都是值得的。</h3><h3> </h3><h3>母亲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千辛万苦把我们养大成人,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现在她老了,我要牢牢记住一句话:“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到老”。</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谢谢阅读,多提宝贵意见!</font></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