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观年味浓/民俗高跷迎春来

星月之光

<p class="ql-block">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红火的秧歌扭起来,热情的扇子舞起来……1月25日下午,欧亚大观广场高跷队盛装亮相,载歌载舞,共迎新春佳节。</p> <p class="ql-block">  踩高跷是传承和发展了700余年的社火文化遗产,已成为民间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表演形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象征着幸福生活的高度,通过不断踩高跷来展示高跷的技巧和高度,</span>深受群众喜爱。</p> <p class="ql-block">  高跷队的演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戏剧服饰,稳稳地踩着一米多的高跷,步伐矫健、精神抖擞地穿街而过。他们的表演精彩绝伦,现场氛围红火热闹,引得围观群众纷纷翘首仰望,目光紧紧跟随着演员们的一举一动。</p> <p class="ql-block">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特有的民俗、饮食、节日等文化,承载了人们的情感记忆,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的民俗活动,不仅是惠民的文化活动,也是深度展示乡貌、传递乡音、传承乡韵、凝聚乡情的舞台,更是促进乡风文明,繁荣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  高跷在社火表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年轻的时候就热衷于踩高跷,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绝技,更是一门珍贵的非遗表演艺术。在我们心中,高跷踩得越高,就寓意着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它象征着我们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从低处不断迈向高处,一天更比一天好。”这份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传递。年轻一代的加入,让高跷这门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 社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农村祭祀社神(土地神)的仪式。在过去,人们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期盼,通过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求庇佑,以实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尽管时光流转,历经无数风雨变迁,但这份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却始终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延续至今。即便在现代社会,这种古老的祈愿仪式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