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正阳门</b><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前门”(俗称),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最初被命名为“丽正门”。经过多次修建和更名,最终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定名为“正阳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阳门由箭楼、城楼和瓮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瓮城在1915年因改善交通而被拆除,箭楼和城楼则完好地保存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箭楼</b><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楼城墙上有很多小孔,便于射箭抵御外来者,因而叫箭楼。</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城楼</b><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箭楼的北侧,二者统称为正阳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北京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这座古老城门散发出的威严,因为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门观光车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按照中国1924年第一辆有轨电车“铛铛车”的外型而制造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京汽车博物馆内有轨电车模型。司机在行驶中,踩下脚踏板,发出铛铛的声音来提醒行人注意车辆。所以百姓们称其为“铛铛车”。</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初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门观光车是一条环线,起点站和终点站都是前门,途经主要景点包括天安门广场东、天安门西、南长街、西华门等15个站点。发车间隔约为75-90分钟/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正阳桥牌楼 </b><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们也常称它为五牌楼,因其独特的五间六柱五楼式结构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b style="font-size:20px;">正阳门火车站</b><span style="font-size:20px;">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该车站由英国人设计建造,融合了20世纪初英国的维多利亚建筑风格。正阳门火车站不仅是京奉铁路的起点,还见证了北京的许多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等。1959年,北京站迁至现址后,原正阳门火车站改为</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铁道博物馆</b><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站在PAGE ONE(北京坊书店)三楼北侧的落地窗前,看见的正阳门和毛泽东主席纪念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飘窗上彩色的“新年快乐”字样和绚丽的烟花图案,让眼前这座古老的建筑焕发出新的光彩。仿佛新年的希望与祝福正从这里传递,洒向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站在窗前,感受着新年的气息,期待着新的一年更加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北照相馆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创立于1921 年,是承载着百年光影记忆的殿堂,以其非凡的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摄影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初创之时,大北照相凭借精湛的戏装照拍摄技艺,在京城摄影界独领风骚,成为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之一。2006年,荣获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殊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5年起,它便承担了在人民大会堂为历届中共党代会、全国人代会、全国政协会议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中外宾客的大中型会议团体的拍照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挂着“正阳门下”牌匾的房子现在成了观景休闲打卡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阳门下的建筑各具特色,这座青砖灰瓦的老式楼房上刻着醒目的“谦祥益”三个大字。“谦祥益”是北京谦祥益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品牌,是北京、天津著名的“八大祥”之一。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40年)。是全国规模最大,经营绫、罗、绸、缎、丝、纱等品种最全的纺织品专营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10月20日,谦祥益旧址门面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晚降临,正阳门下灯火通明。它与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人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古老的火车站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巨人,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它见证了无数人的离别与重逢,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夜晚的灯光为这座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它更加迷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门大街路东一座大门楼建筑装饰华丽,那“全聚德”三个金色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站在大门楼前,仿佛能闻到从里面飘出的阵阵香味。这里不仅仅是一家百年老字号餐厅,更是一座饮食文化的传承地;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它就是“北京烤鸭”的发祥地。夜晚的灯光为这里增添了一份浪漫和温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鲜鱼口胡同夜景热闹非凡,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家名为“吉龙楼”的店铺尤为显眼。漫步在这条胡同里,感受着这里的热闹与繁华。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经营着自己的店铺,传承着古老的手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冰糖葫芦是老北京的味道。站在店门口,仿佛能闻到那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这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它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阳门下的每座建筑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故事。有人说都是新建筑没意思。其实回首70年前,北京的面貌已然变化巨大,这并不是一种遗憾,而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老照片中的古建筑、熙熙攘攘的前门大街,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我们对历史的敬畏。改造后的前门再过几十年又成了这个时代的历史,城市在变革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保留着过去的同时,也为未来埋下了种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元月15日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