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语文化传承亟待推进》,—记徐世利和他的少年说唱团

缔造未来

<p class="ql-block">作者:缔造未来</p><p class="ql-block">美号:52845182</p><p class="ql-block">歌曲:《上海谣》</p><p class="ql-block">演唱:皓逸萍</p> <p class="ql-block">我家住上海,一代又一代,</p><p class="ql-block">十里洋场大舞台,中外名流寻梦来。</p><p class="ql-block">多少老外和老板,工人大亨还有小贩。</p><p class="ql-block">我家住上海,一代又一代,</p><p class="ql-block">黄浦江边谈恋爱,石库门里生小孩。</p><p class="ql-block">西装旗袍多浪漫,大饼油条当早饭。</p><p class="ql-block">我家住上海,一代又一代,</p><p class="ql-block">巨轮远航快扬帆,相融天下通四海。</p><p class="ql-block">世界聚焦新上海,梦想成真看未来。</p><p class="ql-block">哎,生活多精彩呀,精彩呀,啊,我的大上海,啊,我的大上海。</p> 写在开头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4日下午2点,当全国人民即将迎来农历新年的前夕,著名说唱表演艺术家徐世利老师在徐家汇街道文化馆举办了他的“上海少年说唱团”第五次汇报演出。请大家听着上海人民熟悉的《上海谣》,听我介绍演出情况和我们的徐世利老师……</p><p class="ql-block"> 徐世利老师说“上海说唱是个宝,上海小囡要学好”。上海说唱团是76岁徐老师连续九年亲手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5年跨入第十个年头,真是十年磨一剑,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徐世利老师着眼于培养少年儿童新一代学唱上海说唱。使上海说唱这门独特艺术发扬光大,他刚生病未愈并带着吊针后的淤青坚持完成了演出,他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和嘉宾。他让小朋友们传承好上海文化和沪语,他让我们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永放光华!</p> <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p> <p class="ql-block">  如今“双减”落地,让人看到了上海说唱这项非遗传承的利好。高二在读的许杨洋是团里的“高龄团员”,此前因为中考,她也曾短暂离开一段时间,现在课余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她又可以跟着徐世利学习上海说唱了。五年级的李王子带着全家人的支持每周从浦东赶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上海说唱,这次他不仅当主持人,还参演了八个节目,“我是我们班上少数几个会说上海话的,我还学过一点沪剧和滑稽戏”,舞台上的他,满满的骄傲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  每年红领巾说唱团招新时,徐世利都要面对无比火爆的报名场景,开放报名两三天,就已经有数百人报名,想到教室承载量有限,他只能紧急刹车。五年来,先后约有150名小朋友入团学习上海说唱,有人坚持了五年,有人一年后就因课业压力匆匆退出,每年面试选拔出来的苗子加入进来,课堂始终保持着四五十人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在红领巾说唱团里,每个人都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和归属感。已经在团里待了五年的高一学生侯嘉祺,陆陆续续掌握了四十多种上海说唱里的曲调。曾经遗憾地看着一位又一位团友因为课业压力离开,“上海说唱是上海的本土文化,值得且必须传承下去,眼睁睁地看着它消亡了,岂不是非常可惜?”初二在读的邓东依感慨:“有机会在徐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上海说唱,让我慢慢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上海人。”</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红领巾说唱团也曾面临资金危机,原本每人数百元的课程费一度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徐世利只好和家长商量,能否上涨一些费用,家长们爽快地将学费提到了两千元一年,后来大家又主动提高到三千元。乍一看,不是小数目,可是按红领巾的上课频率,摊下来一节课只有15元。相比市场上的一些沪语培训班,红领巾的学费只有市场价的五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76岁的徐世利,也常常面对家人的诘问:“你都70多岁了还搞这么累干嘛?不要累得生毛病了!”徐世利坦然回复:“人老了总归要有病的,你叫我停下来,我停不下来呀!”每周六徐世利要给红领巾说唱团上课,周日要带着“公园大家唱”的团队排练,工作日还有徐世利喜剧艺术团的演出任务,忙得恨不得能分身。</p><p class="ql-block"> 一边是学了一身本领的老学员,一边是可能连上海话都不会说的新学员,这两个多小时的上海说唱要怎么唱?徐世利将一小部分时间留给了学员分组教学,二人组老带新,既可以让老学员温故,又可以让新学员知新。这次的汇演,也能看到很多老学员“回家”帮忙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说:上海少年说唱团是争做“新时代新传人”。上海少年说唱团原名叫“上海市红领 巾说唱团”,2016年1月30日正式成立,这一支红领巾小朋友的说唱队伍,是由上海徐世利喜剧艺术团在上海市文旅局非遗办公室和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公益性的组织。</p> <p class="ql-block">  九年多来,上海少年说唱团在东方明珠上海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说唱保护基地徐家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教学上海话和上海说唱,也经常得到徐汇区非遗办和徐家汇街道的支持和重用。九年多来,团队进行了五次扩招,已经有300多个红领巾小朋友一批又一批参加了上海少年说唱团,非但学会了一口上海话,还能演唱近50首上海说唱和沪剧、越剧等各种地方戏曲。</p> <p class="ql-block">  九年多来,小朋友们在全市和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少儿曲艺大赛中,先后荣获几十个“小牡丹奖”、“曲艺之星”、“中华小传人”、“金奖——汇善汇美”、“优秀曲艺奖”等光荣称号,徐世利老师荣获优秀教师、优秀组织奖,并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国少儿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收到评委们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九年多来,上海少年说唱团举办了《桃花红杨柳青》《我和祖国共成长》《红领巾心向党》等四场汇报演出,得到广泛的好评。 本次汇报演出大部分都是第五次招生的新团员,虽然是新团员,但是她们的演唱还是挺认真的。我们更希望让所有小朋友们都能说上海话,唱上海说唱,让上海说唱和上海沪语真正的后继有人,为传承和弘扬上海文化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  徐世利老师在疫情期间说:“红领巾停课不停唱;众百姓宅家继续唱;共抗疫情同心同唱;云课堂网上大家唱”。疫情期间,被“阻隔”在舞台之外的演员们纷纷学新技能,72岁的他也不甘落后,在家架起录音设备,搞起了网络直播,撑起了云课堂,并整理了大量上海说唱的基础资料,线上教唱“点对点”。</p><p class="ql-block"> 不能面对面口传心授,徐世利只能通过网上直播及录播视频发在群里的形式,教唱停课在家的上海市红领巾说唱团成员。同时开设了《红领巾说唱特刊》近10期。每一期教小朋友学唱《同命同运同根生》等节目。既和前线战场——武汉心连心、同命运、共抗疫,又提高了小朋友演唱水平和技巧。</p> <p class="ql-block">  为保证教唱质量,他用各种方法鼓励孩子们,把各自演唱的录音或视频发在群里,他则在线上进行“一对一”的教唱和辅导。最高峰时,每天能收到七八份“作业”,他都认真仔细地给予指导。从唱词的咬字到唱腔的纠正,不厌其烦、细致入微。</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徐世利和徐家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合作的每周一次的上海说唱“大家唱”也无奈暂停。这期间,他创作、改编、导演的上海说唱节目,如:《江南炊事兵》《三毛学生意》等,也不间断地通过微信群、腾讯聊天室来组织众多老年朋友一起来学唱。</p><p class="ql-block"> 抓紧时机修内功数月来,徐世利利用这段突如其来的“假期”,整理了大量上海说唱的资料。他收集、汇总了近百年来上海说唱的基本曲调40多个,进行归档、分类,将以前一些过于陈旧、俗气的曲调,重新改编,去俗存雅,创编新颖的海派曲调。</p><p class="ql-block"><br></p> 徐世利老师介绍 <p class="ql-block"><b>徐世利</b>,男,1949年5月生,浙江省鄞县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滑稽剧团著名说唱、滑稽表演艺术家。</p><p class="ql-block"><b>社会职务:</b>•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 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会员• 民盟上海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民盟文广集团支部委员• 民盟上海滑稽剧团支部主委• 上海电视台《白相大世界》栏目策划、编导、主持人。</p><p class="ql-block"><b>艺术经历:</b></p><p class="ql-block">• 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前线歌舞团上海说唱演员,长期从事说唱和滑稽戏艺术。</p><p class="ql-block">• 1982年转业到上海滑稽剧团,兼演滑稽戏和独脚戏。</p> <p class="ql-block"><b>创作成就:</b></p><p class="ql-block">• 创作的上海说唱、独脚戏、浦东说书、滑稽小品、大型滑稽戏等曲目、剧目达700多个(包括十余部大戏),并30余次在全国和江、浙、沪等地的文艺会演中获奖。</p><p class="ql-block">• 自编自演的独脚戏《沐浴》获江、浙、沪独脚戏大赛创作、表演二等奖和全国电视笑星大赛“银屏奖”,并参加“首届中国曲艺节”的展演。</p><p class="ql-block">• 编演的上海说唱《起名字》获全国“长治杯”曲艺大赛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编、演的大型滑稽戏《特别的爱》参加1996年上海戏剧节的展演,并作为上海参加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推荐剧目,该剧连演406场,场场爆满。</p><p class="ql-block"><b>代表作品:</b></p><p class="ql-block">曾在多部滑稽戏中担任主角,代表作有《王老虎抢亲》《我是一只小小鸟》《人间乐园》《阿拉自家人》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荣誉奖项:</b></p><p class="ql-block">• 因每年创作一部法制教育题材的滑稽戏,如《特别的爱》《阿拉自家人》《人间乐园》《小街故事多》《我是一只小小鸟》等,而被上海市委宣传部评为“上海市法制宣传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6日,其创立的“上海徐世利喜剧艺术团”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b>其他贡献:</b></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上海话”方面颇有建树,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徐世利沪语拼音法”,并著有《标准上海话自学法》一书。</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成立“上海徐世利喜剧艺术团”,致力于上海本土民俗和本土文化的传承、推进与发展。</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徐世利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上海滑稽戏和说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徐世利师承滑稽泰斗小刘春山先生,老先生在世时,一直叮嘱他:一定要把《一百零八将》传承下来,弘扬光大。疫情期间,徐世利对原《一百零八将》的唱词作了调整,在曲调上除了保留原来的“夜夜游”,又发展了“节节高”、“八段锦”、“金铃塔调”等,还在音乐上做了新的处理。72岁高龄的徐世利,与时俱进地学习了上海说唱伴奏音乐的制作,自费购买各种器材进行电脑曲艺的编程工作,还用刚学会的音乐MIDI制作技术完成了演唱。为了提高《一百零八将》的亮度和力度,他又把原来的音调提高了半度。</p><p class="ql-block"> 上海说唱《新一百零八将》在线上推出后获得广泛关注。曲艺名家刘敏听到作品后动情表示:“这个时代,舞台表演形式更为丰富和多元,对传统艺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曲艺和戏曲都很陌生。徐世利能沉下心来把上海说唱《一百零八将》整理修改,配上新的伴奏音乐来添砖加瓦,更是难能可贵。希望他把上海说唱事业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下去,生根开花”。</p> 徐世利的好友 <p class="ql-block">【图一】1986年,上海首届通俗歌曲创作演唱比赛的座谈会的照片。右四:徐世利,右三:姜春阳,左四:侯小声。35岁时的徐世利老师英俊潇洒,头发浓密乌黑。</p> <p class="ql-block">【图二】徐世利老师与部分获奖作者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三: 沈传薪(《红衫树》作曲)</p><p class="ql-block">左四:姜春阳(歌曲《江姐》作曲)</p><p class="ql-block">右一:侯小声(歌曲《上海谣》作曲)</p><p class="ql-block">右三:王酩(《难忘今宵》作曲)</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二:胡积英(《月亮走,我也走》作曲)</p><p class="ql-block">左三:刘诗召(《军港之夜》作曲)</p><p class="ql-block">右一:徐世利(上海儿童说唱创始人)</p> 写在结尾 <p class="ql-block">  徐世利老师是上海滑稽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上海说唱传承人。他所创立的上海市红领巾说唱团培养了很多上海说唱的好苗子,也让上海说唱这门本土曲艺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疫情爆发的那段时期,他居家挥笔创作了上海说唱《同命同运同根生》,还与曲艺名家刘敏共同创作和表演说唱《上海上海更娇美》等作品,率先发起网上直播和线上教唱的公益性活动。</p><p class="ql-block"> 徐世利老师说:“我希望红领巾说唱团的团员能在所有小朋友中一马当先,带领大家掀起一个学讲上海闲话、学唱上海说唱的热潮,让上海说唱后继有人,为传承和弘扬上海文化增光添彩!”这便是徐世利最大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演唱会上我见到了我的好友、也是徐世利的老友——著名作曲家侯小声老师,他激动地表示: 曲艺类中的上海说唱、音乐类中的上海民歌,这是上海本土传统声音艺术中的两翼。如何让上海方言在语言、音乐上有更多研究、创作、表演的队伍与作品,以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承,是业内人士的责任。愿有机会与徐世利等朋友共商共建共享!也愿有识之士共同关注!(完)</p> 演出节目表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姓名:缔造未来 年龄:退休多年</b></p><p class="ql-block"><b>职业:教育工作 擅长:儿童文化</b></p> 读者留言